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695篇
  免费   16103篇
  国内免费   10919篇
耳鼻咽喉   1727篇
儿科学   2235篇
妇产科学   1373篇
基础医学   15033篇
口腔科学   2879篇
临床医学   19956篇
内科学   19874篇
皮肤病学   1928篇
神经病学   6496篇
特种医学   6187篇
外国民族医学   68篇
外科学   16825篇
综合类   35524篇
现状与发展   49篇
一般理论   10篇
预防医学   13598篇
眼科学   3637篇
药学   17390篇
  184篇
中国医学   12592篇
肿瘤学   12152篇
  2024年   482篇
  2023年   2104篇
  2022年   4826篇
  2021年   7668篇
  2020年   6154篇
  2019年   4629篇
  2018年   5083篇
  2017年   5181篇
  2016年   4870篇
  2015年   7778篇
  2014年   9501篇
  2013年   9911篇
  2012年   14310篇
  2011年   15353篇
  2010年   11601篇
  2009年   9693篇
  2008年   10873篇
  2007年   10412篇
  2006年   9761篇
  2005年   8278篇
  2004年   5864篇
  2003年   5510篇
  2002年   4529篇
  2001年   3445篇
  2000年   2642篇
  1999年   2011篇
  1998年   1165篇
  1997年   1101篇
  1996年   871篇
  1995年   792篇
  1994年   602篇
  1993年   379篇
  1992年   401篇
  1991年   326篇
  1990年   296篇
  1989年   226篇
  1988年   196篇
  1987年   186篇
  1986年   141篇
  1985年   110篇
  1984年   57篇
  1983年   48篇
  1982年   33篇
  1981年   38篇
  1980年   20篇
  1979年   43篇
  1978年   18篇
  1977年   19篇
  1974年   22篇
  1973年   2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21.
目的探讨输尿管支架管结壳患者尿液菌群的分布特点。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3月在山东省立第三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济南市中心医院和济南市济钢医院就诊的35例输尿管支架管置入术后患者。纳入标准:年龄18~65岁;输尿管镜碎石术后留置内支架管4周。排除标准:尿液细菌培养阳性;严重肉眼血尿;近期口服抗生素;存在明显残石患者。本研究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临床研究注册号为ChiCTR1800020025),根据有无支架管结壳将患者分为结壳组23例和无结壳组12例。收集拔管当日患者尿液行细菌16s DNA检测。使用UPARSE、UCHIME和RDP calssifier等软件分析两组患者尿液菌群分布特点,明确两组患者尿液中细菌种类总数、细菌丰度,以及丰度占比较大的细菌类别,比较两组患者尿液细菌种类、数量及细菌丰度的差异,明确结壳组患者尿液中丰度占比较大的细菌菌属。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指数、置管侧别、内支架管型号及结石成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6s DNA检测结果显示,结壳组丰度占比>1%的菌属数量为11个,丰度占比>0.01%的菌属数量为74个;无结壳组丰度占比>1%的菌属数量为7个,丰度占比>0.01%的菌属数量为11个,两组丰度占比>1%的菌属数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2,P=0.000)。结壳组中菌属丰度占比前3位分别为乳杆菌属(23.1%)、拟杆菌属(18.8%)和未分级拟杆菌属(17.1%),非结壳组中菌属丰度占比前3位分别是为埃希菌-志贺菌属(32.2%)、肠球菌属(24.9%)和假单胞菌属(18.2%)。两组间差异最大的3种细菌是乳杆菌属(P=0.010),拟杆菌属(P=0.004)和未分级拟杆菌属(P=0.004)。结论支架管结壳患者尿液中细菌种类和数量都明显多于非支架管结壳患者。拟杆菌属细菌在支架管结壳患者尿液中的细菌种类丰度较大。  相似文献   
22.
23.
24.
25.
26.
目的:观察鼻腔内窥镜下行鼻腔泪囊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收治的慢性泪囊炎患者39例(40只眼),采用鼻腔内窥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进行手术治疗,术后随访3~6个月,观察术眼流脓、溢泪等情况。结果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治疗39例(40只眼)患者,治愈35例(36只眼),好转3例(3只眼),无效1例(1只眼)。治愈率90%,好转率7.5%,无效率2.5%。结论经鼻内窥镜下行鼻腔泪囊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疗效确切。具有手术简单、创伤小、出血少、无需面部切口、面部不留疤痕等优点。  相似文献   
27.
28.
29.
30.
目的 探讨剂量组学在预测肺癌根治性放疗患者放射性肺炎发生中的应用潜能。方法 回顾性收集行根治性放疗的314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放疗剂量文件、定位及随访CT图像,根据临床资料及影像学随访资料对放射性肺炎进行分级,提取全肺的剂量组学特征,构建机器学习模型。应用1000次自助抽样法(bootstrap)的最小绝对值收敛和选择算子嵌套逻辑回归(LASSO‐LR)及1000次bootstrap的赤池信息量准则(AIC)向后法筛选与放射性肺炎相关的剂量组学特征,随机按照7∶3划分为训练集及验证集,应用逻辑回归建立预测模型,并应用ROC曲线及校正曲线评价模型的性能。结果 共提取120个剂量组学特征,经LASSO‐LR降维筛选得到12个特征进入“特征池”,再经过AIC向后法筛选,最终筛选出6个剂量组学特征进行模型构建,训练集AUC为0.77(95%CI为0.65~0.87),独立验证集AUC为0.72(95%CI为0.64~0.81)。结论 利用剂量组学建立的预测模型具有预测放射性肺炎发生的潜力,但仍需继续纳入多中心数据及前瞻性数据进一步挖掘剂量组学的应用潜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