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33篇
  免费   1285篇
  国内免费   828篇
耳鼻咽喉   280篇
儿科学   193篇
妇产科学   84篇
基础医学   1038篇
口腔科学   366篇
临床医学   1619篇
内科学   1282篇
皮肤病学   171篇
神经病学   325篇
特种医学   624篇
外科学   1536篇
综合类   2957篇
现状与发展   2篇
预防医学   1356篇
眼科学   146篇
药学   1632篇
  12篇
中国医学   1211篇
肿瘤学   712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174篇
  2022年   375篇
  2021年   535篇
  2020年   440篇
  2019年   229篇
  2018年   307篇
  2017年   373篇
  2016年   314篇
  2015年   558篇
  2014年   730篇
  2013年   894篇
  2012年   1385篇
  2011年   1325篇
  2010年   1132篇
  2009年   991篇
  2008年   1049篇
  2007年   951篇
  2006年   799篇
  2005年   689篇
  2004年   522篇
  2003年   428篇
  2002年   367篇
  2001年   316篇
  2000年   280篇
  1999年   100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3年   4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腹腔镜下造口旁疝补片修补术可行性、安全性探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就所开展的腹腔镜下造口旁疝补片修补术的临床资料,进行该手术可行性和安全性的探讨。方法:自2004年9月至2006年4月,我院为10例造口旁疝病人进行了腹腔镜下补片修补术。结果:10例造口旁疝病人中9例修补成功,1例因腹腔内广泛致密粘连而中转为开腹缝合修补;手术时间平均113(45~180)min:疝环大小平均5.6(4~6)cm;术后2例出现暂时性腹胀;7例修补区域腹壁疼痛,持续2周后均明显缓解:1例出现呼吸功能减退,经使用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后缓解;5例出现浆液肿,经2~4次穿刺抽液并加压包扎后治愈,无血肿发生.也未发生与手术相关的感染。术后住院时间平均5.7(3-9)d;术后随访平均9.1(2~19)个月,未见早期复发。结论:腹腔镜造口旁疝补片修补术从技术上讲是安全、可行的,从早期的临床结果来看.效果较理想。  相似文献   
52.
经蝶窦入路手术切除垂体腺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采用经蝶窦入路手术切除垂体腺瘤的临床疗效.方法:1990年3月至2002年12月采用经蝶窦入路手术切除垂体腺瘤493例(微腺瘤93例,大腺瘤301例,巨大腺瘤99例),其中经唇下-鼻中隔入路345例,经鼻小柱-鼻中隔入路99例,经单鼻孔入路49例.结果:肿瘤全切除269例(54.6%),次全切除117例(23.7%),部分切除107例(21.7%);术后视力及视野改善者占86.7%(268/309),内分泌指标改善者占73.8%(259/351),出现并发症43例(8.7%).结论:经蝶窦手术切除垂体腺瘤是安全有效的;大型垂体腺瘤可以采用分次经蝶窦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53.
维生素C片剂和注射剂的流动注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维生素C与1,10-二氮杂菲-铁(Ⅲ)形成有色络合物在510nm处有最大吸收,利用流动注射分析测定其含量,片剂和注射剂测定结果分别与1990年版中国药典法相比较,t检验均无显著差异。该法简便,快速。  相似文献   
54.
目的 探讨热休克蛋白 (HSP) 70在大鼠胰腺移植急性排斥反应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建立大鼠全胰、十二指肠移植模型 ,用免疫组织化学及WesternBlotting法定量检测移植胰腺组织中HSP70的表达 ,并观察其与病理学检查的相关性。结果 同基因移植组移植胰腺HSP70的表达水平在术后无明显变化 (P >0 .0 5) ;异基因移植组移植胰腺HSP70的表达水平在术后第 3、5和 7d逐渐升高 (P <0 .0 1 ) ,而且与病理学评分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 (P <0 .0 1 ,r =0 .934)。结论 检测HSP70在移植胰中的表达对急性排斥反应的早期诊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55.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K~+ channels and their effects on resting membrane potential(Em) and excitability in rat bronchial smooth muscle cells (BSMCs), the components of outward K~+channel currents and the effects of K~+ channels on Em and tension in rat bronchial smooth musclewere observed by using standard whole-cell recording of patch clamp and isometric tension recordingtechniqu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under resting conditions, total outward K~+ channel currents infreshly isolated BSMCs were unaffected by ATP-sensitive K~+ channel blocker. There were two typesof K~+ currents: voltage-dependent delayed rectifier K~+ channel (Kv) and large conductance calcium-activated K~+ channel (BK_(Ca)) currents. 1 mmol/L 4-aminopyridine (4-AP, an inhibitor of Kv)caused a significant depolarization (from — 8.7±5.9mV to —25.4±3.1mV, n=18, P<0.001).In contrast, 1 mmol/L tetraethylammonium (TEA, an inhibitor of BK_(Ca)) had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Em (from —37.6±4.8 mV to —36.8±4.1 mV, n=12, P>0.05). 4  相似文献   
56.
活体胃血供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活体胃血供的特点,旨在探索中晚期胃癌的局部灌注化疗方法。方法 对36例胃溃疡患者在行胃大部切除治疗时,进行亚甲蓝染色,观察活体胃各分支动脉自然血供区域和血流阻断后血供范围的变化。结果 术中见左、右胃网膜动脉和左、右胃动脉分别为胃大、小弯近、远段相应区域提供血液,胃壁组织染色时间很短;阻断动脉血流后,染色范围扩展,染色时间延长;阻断伴行静脉后,染色范围进一步扩展,染色时间再度延长。结论 胃左动脉和胃网膜右动脉为胃血供的主要动脉,其他动脉分支为辅助性动脉;一般情况下,经动脉灌注的亚甲蓝在胃组织停留时间极短;阻断伴行静脉后,可使该染料在组织停留时间延长。推测此法可使化疗药物在胃组织中存留时间延长,从而有利于胃癌的局部化疗。  相似文献   
57.
58.
目的观察胰腺移植后胰腺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方法以6对动物猪作为实验对象,配对行胰肾联合移植(SPK),观察术后移植物细胞凋亡的形态。结果电镜检查标本可见胰腺细胞出现凋亡,观察到凋亡小体和核固缩现象,TUNEL法标记可观察到大量的凋亡细胞。结论胰腺移植早期可观察到胰腺细胞凋亡现象。  相似文献   
59.
在概述了灰色文献的起源、内涵、外延及其他特征的基础上,对各国学者对灰色文献的研究进行了比较分析,对灰色文献的自身价值和社会作用进行了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60.
阿昔洛韦片剂和胶囊在人体的生物利用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0名男性受试者按交叉实验设计口服阿昔洛韦片剂和胶囊各400 mg 后,用改良的 HPLC 测定血药浓度,计算表明阿昔洛韦胶囊口服后吸收快于片剂,峰浓度也较高,但吸收程度(AUC_(0-12h))相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