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6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201篇
特种医学   19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6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检测血管紧张素Ⅱ 1型受体(angiotensin Ⅱ type 1 receptor,AT1)在人胰腺癌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0例胰腺癌及癌旁组织中AT1的表达.结果 AT1在胰腺癌及癌旁组织中均有表达,其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6.7%(17/30)、13.3%(4/30).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表达强度也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 AT1对维持人胰腺癌的生长发挥重要作用,选择性AT1拮抗剂对胰腺癌可能是一种有用的预防和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92.
目的 探讨肠易激综合征 (IBS)患者回盲部 (ICJ)肥大细胞 (MC)、P物质 (SP)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有无变化及其在IBS中的可能作用和临床意义。方法 黏膜标本取自 2 0名正常人和 31例IBS患者回盲部 ,应用特殊组化染色法 (甲苯胺蓝改良染色法 )和免疫组化染色法分别对MC和SP免疫反应性神经纤维进行染色 ,并应用彩色病理图像分析软件及免疫组化分析软件进行分析 ;电镜观察MC与神经纤维的关系。结果 IBS患者回盲部MC明显增多 (P <0 .0 1 ) ,SP免疫反应阳性纤维表达增强(P <0 .0 1 ) ,两者密切相关 (r =0 .646 7,P <0 .0 1 ) ;SP免疫反应阳性纤维与MC靠近或毗邻 ,神经纤维属无髓纤维。结论 MC与SP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关系密切 ,MC、SP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及其相互作用在IBS的病理生理中具有重要意义 ,并为研究神经内分泌与免疫调节的双向交流提供了形态学基础。  相似文献   
93.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Ⅱ(angioensinⅡ,AngⅡ)的2种主要受体亚型AT1和AT2在胰腺星状细胞(pancreatic stellate cells,PSCs)上的表达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其表达的调控机制。方法分离培养大鼠PSCs,采用Northern blot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正常和活化细胞的AT1和AT2受体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正常和纤维化胰腺组织及肾脏组织为阳性表达对照。结果新鲜分离的PSCs 不表达AT1和AT2,培养活化的PSCs仅表达AT1而不表达AT2,表明AT1为活化PSCs上的惟一Ang Ⅱ受体。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培养的PSCs,AngⅡ可下调AT1表达,提示AngⅡ对PSCs作用为一负反馈方式。结论活化的PSCs表达有AT1受体。而不表达AT2受体,提示PSCs是Ang Ⅱ作用的重要靶细胞并通过AT1受体介导。Ang Ⅱ可下调AT1表达,这种负反馈调节方式可能是细胞自身防御的一种反应。  相似文献   
94.
背景:食管内脏高敏感性是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最重要的病理生理特征之一,但引起食管内脏感觉过敏的确切机制仍不甚清楚。目的:通过测定NERD患者食管对机械扩张刺激和对酸刺激的敏感性变化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在食管下括约肌(LES)局部组织中的表达,探讨食管感知阈值与LES局部黏膜CGRP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Synectics内脏刺激器/电子气压泵行食管气囊扩张术以检测食管对机械扩张刺激的敏感性;采用食管酸灌注试验(betastein test)检测食管对酸的敏感性;采用免疫组化法和罔像分析技术观察LES局部组织中CGRP的表达。结果:根据对酸刺激和(或)机械扩张刺激的感知过敏,NERD患者可分为感知过敏组(21例)和感知正常组(10例)。感知过敏组患者食管对气囊扩张刺激的初始感知闽值和最大耐受疼痛阈值较感知正常组和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感觉过敏组LES黏膜中CGRP阳性纤维数和平均吸光度(A)值较感知正常组和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LES局部组织中CGRP阳性产物A值与食管初始感知阈值和最大耐受疼痛阈值呈直线负相关(r分别为-0.68和-0.79.P〈0.03)。结论:多数NERD患者存在对食管机械扩张刺激和(或)对食管酸刺激感知过敏;感知过敏的NERD患者其LES局部黏膜中CGRP表达增加,提示LES肽能神经的改变可能与食管内脏高敏感性有关。  相似文献   
95.
胰腺细针穿刺标本中粘蛋白MUC1、MUC5AC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胰腺细针穿刺标本中粘蛋白MUC1、MUC5AC的临床意义。方法对54例胰腺占位病变的EUS-FNA活检标本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粘蛋白MUC1、MUC5AC表达,根据临床综合判断的诊断,与细胞学和组织学检查结果比较,评价其诊断价值。结果54例患者最后确诊为胰腺癌38例,胰腺良性肿瘤6例,慢性胰腺炎10例。细胞学和组织学的诊断敏感性分别为31.6%和47.4%。MUC1、MUC5AC、MUC1 MUC5AC在胰腺癌EUS-FNA标本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1.6%、84.2%和76.3%,显著高于胰腺良性疾病的25%、43.8%和6.3%的表达(P<0.01)。细胞学和组织学检查结合MUC1和MUC5AC的检测诊断胰腺癌的敏感性可提高到84.2%,特异性达100%。结论检测胰腺FNA标本中粘蛋白MUC1、MUC5AC的表达有助于提高对胰腺癌的诊断。  相似文献   
96.
目的 检测β-连环蛋白(β -catenin)在胰腺正常导管(NP)、胰腺上皮内瘤变(PanINs)、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 IPMNs)及胰腺导管腺癌(PDAC)中的表达水平,分析其在胰腺癌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正常胰腺组织12例、IPMN 52例(IPMA 20例,IPMB 13例,IPMC 19例)、PanINs118灶(PanIN-1 73灶,PanIN-2 29灶,PanIN-3 16灶)、PDAC 50例,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β-catenin在上述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在胰腺癌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患者术后生存期的关系.结果 NP中β-catenin主要表达于细胞膜,表达量为(4.38±2.11)分;PanINs、PDAC和IPMN的β-catenin膜表达明显降低或缺失,PanIN-1、PanIN-2、PanIN-3、PDAC、IPMA、IPMB、IPMC的膜表达量分别为(5.22±2.21)、(2.24 ±2.31)、(1.44±1.37)、(2.71 ±2.08)、(4.85±2.28)、(4.15±2.51)、(2.68±2.75)分.PanIN-1的胞质表达率为12.3% (9/73),胞核表达率为0;PanIN-2为34.5% (10/29)和3.4% (1/29);PanIN-3为43.8% (7/16)和12.5% (2/16);PDAC为44.0% (22/50)和10.0%( 5/50).在由PanINs至PDAC的进展过程中β-catenin膜表达逐渐降低,而胞质、胞核异位表达率逐渐升高.β-catenin膜表达与肿瘤大小、神经浸润、淋巴转移有关(P<0.05);胞质异位表达率与肿瘤大小有关(P<0.05);胞核异位表达率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有关(P<0.01);胞膜、胞质表达均与患者的术后生存期显著相关(P<0.05).结论 Wnt/β-catenin通路异常活化导致的β-catenin膜表达减弱及异位表达率增加是PDAC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并促进PDAC的恶性生长与转移,β-catenin的表达与PDAC患者的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97.
目的 比较3种血细胞DNA提取方法(进口试剂盒、国产试剂盒和改良苯酚抽提方法)对新鲜血细胞及冻血细胞DNA的提取效率及差异。 方法 收集20例胰腺癌患者5 mL外周血标本,经低速离心获得血细胞沉淀后分装,根据保存方式分为新鲜血细胞和冻血细胞。新鲜血细胞不经冻存,在12 h内迅速抽提DNA;冻血细胞在-40℃保存72 h后,室温解冻后抽提DNA。抽提方法分别采用进口试剂盒(Qiagen公司)、国产试剂盒(天根生化科技有限公司)和改良苯酚方法。琼脂糖电泳检测DNA片段的完整性,核酸蛋白检测仪测定DNA纯度和浓度,计算不同抽提方法的DNA得率。 结果 在获得的DNA完整性方面,改良苯酚方法抽提的基因组DNA断裂和降解较少,而进口和国产试剂盒抽提的DNA均有一定程度的降解小片段。在获得DNA的纯度方面,部分冻存血细胞无论应用进口试剂盒、国产试剂盒和改良苯酚方法,均表现出一定的污染杂峰。在DNA得率方面,无论新鲜血细胞和冻存血细胞,均是进口试剂盒得率最高,其次为国产试剂盒;冻血细胞的改良苯酚法DNA得率与国产试剂盒相当,新鲜血细胞的改良苯酚法DNA得率最低。在耗时和成本分析中,试剂盒较快但成本较高。 结论 改良苯酚抽提法可获得较进口和国产试剂盒片段更长、更完整的基因组DNA,虽然在得率和耗时方面稍逊色,但其成本较低,可推荐用于大规模、分批次、低成本冻存血细胞的基因组DNA抽提。  相似文献   
98.
cagE在胃肠疾病患者中的分布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目的:研究cagE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的不同胃肠疾病患者听 分布及其与Hp感染相关疾病的关系。方法:合成cagEU1-cagEU2和cagE3-cagE4两组引物,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扩增145株临床分离培养的Hp菌株cagE片段,结果:Hp临床菌株的cagEU1-cagEU2 PCR产物总检出率为75.9%(110/145),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复合溃疡中检出率分别为69.4%、85.4%、76.5%、75.0%,溃疡组略高于胃炎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cagE3-cagE4总检出率为42.1%(61/145),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复合溃疡中检出率分别为38.9%,47.9%,35.3%,50%,差异无显著性(P>0.05);cagE总检出率为79.3%(115/145)。结论:cagE在不同的消化道疾病患者感染的Hp中均有较高的检出率,在不同疾病中的分布无特异性,cagE尚不能单独作为与某种疾病相关的致病相关基因。  相似文献   
99.
胰腺癌患者血清十二种肿瘤标记物的变化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 探讨定量测定胰腺癌患者血清12种肿瘤标志物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蛋白芯片技术定量测定42例正常人、30例胰腺癌和16例胰腺炎患者血清12种肿瘤标志物的变化并对检测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42例正常人血清CA19-9(KU/L)、NSE(μg/L)、CEA(μg/L)、CA242(KU/L)、Ferritin(μg/L)、β-HCG(μg/L)、AFP(μg/L)、f-PSA(μg/L)、PSA(μg/L)、CA125(KU/L)、HGH(μg/L)和CA153(KU/L)的含量分别为:12.42±10.62、2.24±1.41、1.78±1.04、5.73±5.67、91.17±78.47、0.64±0.33、2.96±3.89、0.13±0.11、0.62±1.38、5.46±9.53、1.63±2.37、9.83±9.40;30例胰腺癌患者血清12种肿瘤标志物含量依次为:279.47±402.0、9.50±11.30、8.57±21.95、98.23±89.33、301.98±216.63、1.49±2.28、5.50±7.69、0.27±0.62、1,62±3.23、167.16±252.49、3.38±8.38、43.22±99.34;16例胰腺炎患者其含量依次为:53.38±86.38、12.78±28.50、1.20±0.94、22.99±51.13、343.43±308.27、3.63±11.99、5.09±3.66、0.10±1.32、0.66±0.61、98.67±212.23、1.79±1.63、4.15±2.13。该蛋白芯片测定的敏感性为70.0%,特异性为89.7%,阳性预测值为77.8%,阴性预测值为88.1%。结论 采用蛋白芯片技术同时测定患者血清中多种肿  相似文献   
100.
目的:研究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肠黏膜肥大细胞 (MC)与神经肽免疫反应阳性纤维有无变化及其在IBS中的可能作用和临床意义。方法:黏膜标本取自19例正常人、22例腹泻型IBS患者和20例便秘型IBS患者的回肠末端、回盲部、升结肠、乙状结肠,应用特殊组化染色法(甲苯胺蓝改良染色法)和免疫组化染色法分别对MC和神经肽免疫反应纤维进行染色,并应用彩色病理图像分析软件及免疫组化分析软件进行分析。在回盲部和乙状结肠各加取2块黏膜标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