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6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201篇
特种医学   19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6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急性胰腺炎相关性肺损伤时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胰腺炎(AP)是消化科常见危重症之一,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死产率达15%~25%。其中60%的死亡原因与急性胰腺炎相关性肺损伤(APALI)的病理过程密切相关。APALI胶原裂解和增加的胶原降解产物羟脯氨酸含量与肺结构改变和肺泡毛细血管渗透性密切相关.因为肺泡基底膜富含胶原Ⅳ,所以推测明胶酶可能参与了这一病理生理过程,这一推测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的基质金属蛋白酶(MMP)相关研究所证实。本实验通过研究SAP大鼠肺MMP-9,对MMP-9与APALI的发病关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检测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EUS-FNA)活检物中CEA、CA19-9常用肿瘤标志物对胰腺癌诊断的价值.方法 2004年6月至2006年1月间的65例胰腺癌患者和25例慢性胰腺炎患者行EUS-FNA,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对EUS-FNA活检物的离心上清进行CEA、CA19-9检测,并与该患者外周静脉血清中的CEA、CA19-9进行对比和分析.随后对临床可疑胰腺癌而EUS-FNA病理学检测阴性的12例的病例进行随访,观察该方法诊断胰腺癌的敏感性.结果 (1)胰腺癌患者中EUS-FNA标本中CEA和CA19-9均高于血清(P<0.01).慢性胰腺炎患者EUS-FNA标本与血清中的CEA(P=0.122)和CA19-9(P=0.035)都没有明显差别.(2)对于EUS-FNA标本,胰腺癌中的CEA、CA19-9高于慢性胰腺炎(P<0.01).对于血清标本,慢性胰腺炎与胰腺癌中的CEA没有明显差别(P=0.079),胰腺癌中的CA19-9高于慢性胰腺炎患者(P<0.01).(3)12例可疑胰腺癌随访后确诊10例为胰腺癌,2例为慢性胰腺炎.对于胰腺癌的诊断,血清CEA的敏感性为30%,血清CA19-9为70%;EUS-FNA活检物中CEA和CA19-9的预测敏感性均为90%.结论 胰腺癌EUS-FNA活检物中的CEA、CA19-9对提高胰腺癌诊断的敏感性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为提高胰腺癌的诊断率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猪作为胰胆管造影操作模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otography.ERCP)是在十二指肠镜直视下经十二指肠乳头注入造影剂作X线胰胆管造影检查,是胰腺、胆道等疾病的重要诊治手段之一。通过ERCP.可以进行乳头括约肌切开术、胆胰管取石、支架植入和狭窄扩张。此项微创技术需要经验丰富的内镜医师操作,初学者操作有一定风险.  相似文献   
14.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在重症急性胰腺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MCP- 1/ JE)在重症急性胰腺炎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以 5 %牛磺胆酸钠逆行胆胰管注射制作大鼠 SAP模型 ,检测胰腺湿 /干重比和进行胰腺组织病理学评价 ,分别采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检测胰腺组织中 MCP- 1/ JE m 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 ,造模各组胰腺湿 /干重比在12 h内明显上升 (P<0 .0 1) ,假手术组无 MCP- 1/ JE蛋白的表达 ,SAP组胰腺腺泡细胞有阳性表达 ,胰腺组织内 MCP- 1/ JE m RNA的表达显著上调 (P<0 .0 5或 P<0 .0 1) ,并且与胰腺湿 /干重比及胰腺组织损害程度呈正相关。结论  MCP- 1/ JE在 SAP早期发病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胰腺癌细胞和组织的基因不稳定性。方法 应用RAPD方法7种引物扩增4株胰腺癌细胞株BxPC-3、AsPC-1、SW1990和PaTu8988,3例手术切除胰腺癌及其癌旁组织,1例正常胰腺组织的DNA片段。结果 PaTu8988与SW1990扩增的DNA片段类型基本一致,但与BxPC-3、AsPC-1的类型不同;胰腺癌和癌旁组织扩增的DNA类型多数相同,少数存在差异,但与正常胰腺组织及胰腺癌细胞株不同。结论 胰腺癌组织中存在着基因不稳定性,这是造成肿瘤异质性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近年来的研究显示 ,血管紧张素Ⅱ 1型受体 (AT1)具有促肿瘤细胞生长和促进肿瘤血管生成作用 ,运用其拮抗剂则具有抑制肿瘤生长作用。对胰腺癌细胞中AT1mRNA和蛋白的表达进行探讨。方法 应用SW 1990、PaTu8988s和PANC 1胰腺癌细胞系。RT PCR方法检测胰腺癌细胞系中AT1mRNA的表达 ;分别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与SDS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SDS PAGE)检测胰腺癌细胞系中蛋白的表达。结果 在 3个胰腺癌细胞系中均有AT1mRNA的表达 ;AT1蛋白表达位于细胞膜和细胞质内 ;蛋白电泳也证实 3个人胰腺癌细胞系中均有相对分子质量为 4 4× 10 3 的AT1蛋白的表达。结论 AT1在胰腺癌细胞生长中似乎发挥重要作用 ,抑制AT1可能是一种有用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17.
肿瘤相关基因Cap43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肿瘤相关基因Cap43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1999年4月~2002年8月长海医院外科手术切除胰腺癌标本和癌旁正常组织33例,诊断均由病理证实。男性22例,女性11例,年龄30~73岁,平均58.1岁。所有组织标本按肿瘤、癌旁(正常)配对。采用RT-PCR和Northern杂交方法研究Cap43 mRNA表达情况。结果 RT-PCR结果显示,Cap43在肿瘤组织中表达显著上调,其在肿瘤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的扫描值分别为4 033±1 986和2 244±1 145,有显著差异(P<0.001)。Northern杂交亦显示Cap43在肿瘤组织中表达显著上调,相同病例的RT-PCR结果与Northern杂交的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经回归分析,没有显著性差异(P>0.1)。结论 Cap43在胰腺癌组织中呈显著高表达,其有可能成为胰腺癌早期诊断的重要标志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胰腺癌细胞和组织的基因不稳定性. 方法应用RAPD方法7种引物扩增4株胰腺癌细胞株BxPC-3、AsPC-1、SW1990和PaTu8988,3例手术切除胰腺癌及其癌旁组织,1例正常胰腺组织的DNA片段.结果PaTu8988与SW1990扩增的DNA片段类型基本一致,但与BxPC-3、AsPC-1的类型不同;胰腺癌和癌旁组织扩增的DNA类型多数相同,少数存在差异,但与正常胰腺组织及胰腺癌细胞株不同.结论胰腺癌组织中存在着基因不稳定性,这是造成肿瘤异质性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克隆人胰腺癌hedgehog信号通路中PTCH基因,构建PTCH基因表达载体并诱导融合蛋白表达.方法 从人胰腺癌细胞株SW1990抽提总RNA,经R-PCR扩增出PTCH基因,经纯化、回收目的基因PTCH,将其插入表达载体PET22b,转化E.coliBL21-CodonPlusTM-RP,构建重组质粒PET22b/PTCH,IPTG诱导表达融合蛋白,免疫印迹进行鉴定.结果 从人胰腺癌细胞株SW1990克隆出长为789 bp PTCH目的片段,成功构建重组质粒PET22b/PTCH,并诱导表达目的蛋白.结论 构建重组质粒PET22b/PTCH,并表达PTCH融合蛋白,为制备PTCH多克隆抗体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20.
微波对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体外实验证明,微波输出功率80W,辐射时间2分钟,对红细胞免疫功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20例正常人静脉血微波辐射后RBC-CR_1花环率显著提高(P<0.01),RBC-IC花环率则无变化(P>0.05).肿瘤、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及肺疾病患者静脉血共80例,微波辐射后RBC-CR_1及RBC-IC花环率均明显提高.实验提示,微波的这种生物学效应为非热效应,临床上应根据不同个体选择不同的微波输出功率和辐射时间,才能充分发挥微波的生物学效应,提高患者的红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