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14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20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百草枯致兔眼损伤的病理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百草枯致[损伤的病理]变,为构建相应动物模型奠定基础。方法将20只普通级健康成年白色新西兰家兔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每组4只。每只家兔左眼结膜囊内滴入百草枯原液100μl后立即将其眼睑轻轻闭合,使药液分别保留30 s(30 s组)、1 h(1 h组)、4 h(4 h组)、8 h(8 h组)和24 h(24 h组);右眼结膜囊内滴入生理盐水100μl作为对照。接触百草枯原液达规定时间后,以生理盐水分别冲洗双眼5 min。应用裂隙灯和角膜荧光素染色技术观察眼结膜、虹膜和角膜的损伤情况并进行评分,记录眼损伤累加最高积分和损伤完全恢复时间。实验第21天处死动物,取角膜组织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 30 s组家兔出现轻至中度结膜刺激症状,未见角膜、虹膜损伤,实验第2天眼损伤累加最高积分达峰,为(14.0±2.3)分,眼损伤完全恢复时间为(9.5±0.6)d,角膜组织切片未见明显病理改变。1 h组家兔出现中至重度结膜刺激症状,虹膜无损伤,角膜有局灶性损伤,染毒后(5.5±1.9)d眼损伤累加最高积分达峰,为(47.5±8.5)分,高于30 s组(P<0.05),眼损伤完全恢复时间为(13.5±2.4)d,组织切片见角膜受损部位上皮扁平细胞层缺失。4 h组、8 h组和24 h组家兔除了出现重度结膜刺激症状外,均出现角膜和虹膜损伤,损伤程度随着接触百草枯原液时间的延长而加重,眼损伤累加最高积分分别在染毒后(6.2±1.0)、(7.7±1.0)和(7.2±2.1)d达峰,分别为(67.5±10.5)、(79.5±9.7)和(80.0±9.5)分,均高于30 s组和1 h组(均P<0.05),3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 h组中有2只家兔分别在实验第12、19天眼损伤完全恢复,另2只和8 h组、24 h组的全部家兔至实验第21天眼损伤未完全恢复。组织病理学观察显示4 h组家兔角膜上皮细胞部分脱落,呈虫蚀样改变;8 h组角膜上皮扁平细胞和棘状细胞脱落,仅存柱状基底细胞,部分深达角膜基质层,角膜基质纤维板层结构紊乱,可见肉芽组织和角膜新生血管;24 h组角膜上皮完全剥脱,仅存基质层、内弹力层和内皮细胞层。结论眼接触百草枯原液30 s即可导致结膜损伤,接触1 h可致角膜损伤,接触时间≥4 h可造成角膜混浊、角膜损伤瘢痕愈合等难以恢复的眼损伤。家兔眼接触百草枯原液≥4 h出现的眼损伤可作为百草枯致眼损伤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42.
目的 进一步认识流行性腮腺炎并发脑膜脑炎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95例流行性腮腺炎并发脑膜脑炎病例资料,总结和分析临床特点.结果 学龄前及学龄儿童为主要发病对象;头痛、呕吐、发热、精神萎靡,脑膜刺激征为主要表现;脑脊液检查与其他病毒性脑膜脑炎相似.结论 本病无特殊药物治疗,主要以积极抗病毒及对症处理为主,预后大多良好.  相似文献   
43.
目的 验证中毒事件病因判定模型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发生的一起乌头属植物中毒事件病因判定中的作用. 方法 中毒事件病因判定模型的要点是根据现场、病例和实验研究结果进行综合判定.接到中毒事件报告后,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专业人员迅速赶往现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了解中毒患者临床情况,采集中毒患者的血液、呕吐物样本及可疑有毒植物新鲜样本,国家CDC组织相关专业机构进行可疑有毒植物的形态学鉴定、DNA分子鉴定和毒素检验,并按照中毒病因判定模型,综合3方面的结果进行病因判定,指导临床诊断和救治. 结果 2010年5月30日,新疆塔城地区某县某矿业金属有限公司13名员工食用在附近山上采集的“野芹菜”后15 ~ 30 min内陆续出现口唇及四肢麻木、全身乏力、恶心、呕吐等症状,立即被送往当地医院,运送途中死亡4人,9人送到医院进行抢救,其中2人抢救无效均于中毒后4h左右死亡.可疑有毒植物新鲜样本形态学鉴定确认为毛茛科乌头属植物.1例呕吐物样品和3例血液样品中检测出乌头碱,血液样品中乌头碱含量分别为0.17、0.25和0.48μg/L.DNA分子鉴定结果显示现场采集的可疑有毒植物新鲜叶片与乌头属植物属于同一类.综合上述结果,明确该起事件为误采误食乌头属植物茎叶所致突发中毒事件. 结论 中毒事件病因判定模型在中毒事件病因判定中可起到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4.
龙鑫  卢天虎  罗霞 《西部医学》2006,18(4):429-430
目的观察苦生素治疗慢性乙肝(CHB)的疗效。方法187例CHB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7例和对照组100例,治疗组予苦生素注射液600m g,1次/d静滴,1个月后改为苦生素胶囊2粒,3次/d口服;对照组予常规护肝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治疗组HBVDNA、HB eA g阴转率分别为47.1和29.89%;对照组为8.0和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治疗组肝功能和肝纤维指标明显改善,无论与治疗前比较或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苦生素具有抗乙肝病毒及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45.
目的 探索褶伞属青褶伞的物种鉴定,总结青褶伞中毒诊断及救治方法,为该蘑菇造成的中毒事件处理和中毒患者救治提供借鉴.方法 结合中毒案例,收集流行病学、临床诊断救治资料和可疑毒蘑菇样本,对毒蘑菇样本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并对青褶伞造成的中毒特征及救治进行梳理.结果 2名中毒患者食用了不等量的,自行采集的白色野生蘑菇;发病潜伏期约4h.主要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呈稀水样便),一名患者伴有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的升高,另一名患者呕吐少量淡红色液体,并在第2天伴有淡血性稀水便.给予足量补液、激素、保肝、青霉素抗感染等对症支持治疗,3d后全部治愈出院.毒蘑菇样本通过形态学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为青褶伞(chlorophyllum molybdites).结论 该中毒事件是一起由青褶伞引起的经口中毒,青褶伞菌为有毒蘑菇,主要引起消化道刺激性改变,病情较轻,病程短;形态学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对青褶伞的物种鉴定是识别青褶伞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6.
本文在阅读国内外鹅膏肽类毒素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鹅膏肽类毒素的种类、来源、毒性及毒作用机制、中毒表现及治疗方面做出归纳整理,以期为今后鹅膏肽类毒素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47.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胸腔置管引流并灌注中药制剂治疗恶性肿瘤所致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医院2017年4月—2020年6月收治的82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电脑盲选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45例).观察组采用鸦胆子油乳剂注射液+地塞米松,对照组采用顺铂+地塞米松...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以口服中药苓桂术甘汤为基础方随证加减并胸腔内灌注鸦胆子油乳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病理确诊的恶性胸腔积液48例,经胸腔插管引流术排尽胸液后,口服中药苓桂术甘汤为基础方并随证加减运用,每次100ml,每日3次,连服4周,同时在胸腔内注入鸦胆子油乳剂50ml、地塞米松5mg,4周后观察近期疗效、生活质量以及毒副反应。结果口服中药汤剂苓桂术甘汤加减并鸦胆子油乳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有效率为87.5%(42/48),不良反应为发热(〈38℃)1例和轻度胸痛2例。结论以口服中药汤剂苓桂术甘汤为基础方并随证加减运用,同时在胸腔内注入鸦胆子油乳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可,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毒蕈中毒防治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形式及效果,为今后的毒蕈中毒控制工作奠定基础。方法调查医务人员对毒蕈中毒防治知识、小学生对毒蕈识别知识掌握情况,研制预防毒蕈中毒健康教育媒体材料。针对医务人员发放毒蕈防治手册4000册,向小学生发放宣传折页200份。对265名医务人员及176名小学生实施面对面授课,并评价其短期干预效果。结果研制5类7种媒体材料,包括手册(全国版、云南版)、折页、幻灯片课件(专业版、科普版)、招贴画、仿真示教标本。医务人员问卷调查结果示毒蕈中毒临床分型知识知晓率为31.54%(82/260);毒蕈中毒防治知识问卷平均分为(68.02±18.00)分;医务人员最希望了解毒蕈中毒防治知识的方式为面对面授课(73.85%,192/260)。小学生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毒蕈识别知识问卷平均分为(56.73±17.23)分;小学生最希望了解毒蕈中毒预防知识的方式为网络(74.42%,128/172)。医务人员、小学生干预(授课)前后知识问卷平均分分别由(68.02±18.00)分提高到(86.55±14.17)分、(56.73±17.23)分提高到(90.45±13.2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期内预防毒蕈中毒的健康教育内容应以纠正毒蕈识别误区、加强专业人员毒蕈中毒诊疗知识培训、加强公众不随意采食野生蕈菌意识为主要内容。面对面授课等健康教育方法对毒蕈中毒防治起到一定干预作用。  相似文献   
50.
龙鑫  龚光明 《四川中医》2020,38(9):20-21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青年女性最常见的内分泌和代谢紊乱性疾病,而近一半的患者为肥胖型PCOS,其主要表现为内分泌及代谢紊乱导致肥胖,而对于肥胖型PCOS亓鲁光教授将其辨证为脾虚痰瘀证,自拟中药消脂汤健脾化痰、活血调经,达到改善脏腑功能、调节内分泌作用,最终改善肥胖型PCOS异质性的各项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