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01篇
  免费   269篇
  国内免费   182篇
耳鼻咽喉   25篇
儿科学   48篇
妇产科学   20篇
基础医学   277篇
口腔科学   29篇
临床医学   737篇
内科学   362篇
皮肤病学   83篇
神经病学   92篇
特种医学   279篇
外国民族医学   7篇
外科学   384篇
综合类   1496篇
预防医学   682篇
眼科学   71篇
药学   738篇
  9篇
中国医学   667篇
肿瘤学   146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119篇
  2022年   112篇
  2021年   104篇
  2020年   122篇
  2019年   137篇
  2018年   145篇
  2017年   87篇
  2016年   109篇
  2015年   126篇
  2014年   297篇
  2013年   183篇
  2012年   258篇
  2011年   266篇
  2010年   290篇
  2009年   309篇
  2008年   285篇
  2007年   329篇
  2006年   277篇
  2005年   277篇
  2004年   258篇
  2003年   186篇
  2002年   131篇
  2001年   131篇
  2000年   135篇
  1999年   184篇
  1998年   180篇
  1997年   150篇
  1996年   172篇
  1995年   118篇
  1994年   99篇
  1993年   84篇
  1992年   81篇
  1991年   90篇
  1990年   46篇
  1989年   69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6篇
  1978年   3篇
  1965年   2篇
  1963年   3篇
  1961年   3篇
  195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尿石症是泌尿外科常见病及多发病。随着泌尿外科腔内技术的飞跃发展,90%以上的上尿路结石可采用输尿管镜(UL)或经皮肾镜(PCNL)进行手术治疗[1],腔内碎石术与传统开放手术比较,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但腔内碎石术术后并发的尿源性脓毒血症并不少见[2]。据文献[3‐4]报道,腔内碎石术后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 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SIRS)及重症感染性休克的比率分别为11.2%~22%,0.3%~4.7%。如何降低甚至避免腔内碎石术导致尿源性脓毒血症及感染性休克的发生,是近年来泌尿外科医师极为关注的问题。国内外文献[4‐6]报道,术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术中减少手术碎石时间等,均能降低术后发生尿源性脓毒血症及重度感染性休克的发生率,但术后仍有相当一部分患者无法避免。本文将腔内碎石术后并发尿脓毒血症的预防及处理方法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92.
993.
目的:探讨牙全瓷贴面粘接的护理配合及效果。方法选择60例需行牙瓷贴面粘接的患者,术前做好医患沟通并加强心理护理;术中配合医生完成贴面的试戴、粘接;术后配合医生进行医学数码摄影以及修复后健康宣教及定期回访。结果60例患者随访1~3年,58例瓷贴面粘接效果理想,患者满意,2例因患者原因发生瓷面脱落。结论瓷贴面的护理配合尤为重要,完善细致的护理配合使得粘接效果好,患者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994.
995.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 OP)是骨吸收大于骨形成的骨代谢疾病,随着全球老龄化加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安全。续断作为传统补肾中药在防治OP方面具有广阔潜力,有关研究表明续断通过多靶点、多途径调控相关信号通路防治OP。最新药理学研究证明续断提取物木通皂苷D等成分可通过调控有关信号通路和促炎因子干预碱性磷酸酶、骨保护蛋白、骨钙素等蛋白因子表达,作用于成骨细胞、破骨细胞以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有效防治OP。通过检索续断提取物防治OP的基础研究发现,续断提取物木通皂苷D、熊果酸、多糖类可以通过Wnt/β-catenin、MAPK、PI3K/AKT、BMP-Smads信号通路促骨形成,通过OPG/RANKL/RANK、雌激素信号通路抑制骨吸收防治OP。笔者就续断提取物调控不同信号通路,促进成骨细胞增殖,抑制破骨细胞分化,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定向分化作一综述,为今后中医药防治OP的基础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索结直肠癌NRAS基因突变的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14例江南大学附属医院2014年3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石蜡包埋组织标本,采用扩增受阻突变体系检测上述标本的NRAS基因第二、三、四外显子的突变情况,结合临床病理参数分析该项检测的意义。结果:214例结直肠癌患者中有8例NRAS基因发生突变,NRAS基因突变率3.74%。第二、三外显子均突变四例,尚未发现第四号外显子的突变。NRAS突变状况在不同的性别、分化程度、组织学类型和淋巴结转移情况中尚未观察到明显差异。结直肠癌患者中NRAS基因的突变状况与其免疫表型ALK、Ki67、CAM5.2、Her-2无明显相关性。结论:结直肠癌NRAS基因的突变较低,主要为第二、三外显子的突变。NRAS基因的突变状况与性别、年龄、分化程度、免疫表型的相关性有待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997.
感染性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中西医结合诊治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感染性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多脏衰(MSOF)的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法,以提高本症抢救成功率。方法:对急性感染并发MODS/MSOF住院患者225例,进行原发疾病、并发症等的西医诊断和证型的中医辩证诊断,据此在全面西医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中药以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并进行临床观察和中药治疗作用的机理研究。结果:止于1998年底共救治感染性MODS患者225例,抢救成功161例,死亡64例,病死率28.4%;其中MSOF140例,死亡58例,病死率为41.4%,应用美国KnausWA教授MSOF诊断标准,本组符合者106例,抢救成功52例,死亡54例,死病率为50.9%。结论: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 治疗本综衙,疗效显著提高, 在于中药可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血液流变学、甲襞微循环障碍;影响细胞因子、炎症介质水平,从而减轻全身性炎症反应,并可减轻胃肠运动功能的受抑制状态、肠道菌群失调及防治肠道细菌、内毒素移位;抗氧化保护细胞作用。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枢椎软骨基质融合程度对齿突骨折类型的影响。方法:基于正常成人颈椎CT图像建立枢椎精细三维有限元模型。在齿突寰齿关节面上施加前后方向载荷,通过分别降低枢椎松质骨软骨基质融合部位的弹性模量以模拟该部位松质骨不同融合程度,分析枢椎齿突在两种不同约束条件下的应力、应变分布情况,以及枢椎发生骨折的可能类型。结果:两种约束条件下,枢椎有限元计算预测结果发现枢椎软骨基质的融合程度对枢椎高应力集中带分布无明显影响,最大von Mises等效应力值改变亦不明显。结论:枢椎体内软骨基质融合程度对齿突骨折类型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痤疮丙酸杆菌(P.acnes)对小胶质细胞产生TNF-α、IL-1β的影响,明确外伤后细菌性致死性肉芽肿(FBGT)致病菌P.acnes临床株、标准株刺激机体产生细胞因子的差别.方法:采用ELISA法、RT-PCR的方法观察标准株、临床株对小胶质细胞产生TNF-α和IL-1β的影响.结果:(1)P.acnes临床株和标准株均可促进小胶质细胞产生TNF-α和IL-1β,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标准株较临床株有较强的刺激小胶质细胞产生 TNF-α的能力;(2)临床株和标准株均能促小胶质细胞进产生IL-1β,二者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但产生IL-1β的能力大于TNF-α.结论:P.acnes均可促进小胶质细胞产生TNF-α、IL-1β,但其能力不同,说明P.acnes刺激机体早期免疫应答水平不同.  相似文献   
1000.
65例骨髓组织病理定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骨髓组织病理学定量分析在血液病中的作用。方法:对59例病患者及6例题 骨髓组织切片进行了造血组织、脂肪组织及骨小梁等病理学定量分析;Masson三色染色和Gomori网状纤维染色观察。结果:与其他血液病及正常人骨髓相比,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人骨髓的造血组织数及造血面积明显减少,脂肪组织数及脂及组织面积明显增多,骨小梁数及骨小梁面积明显减少。Masson胶原纤维在血液病中均有不同程度的阳性,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