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33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62篇
预防医学   39篇
药学   22篇
中国医学   18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了解广西省基本消除疟疾后媒介按蚊地理分布、种群密度及叮人率,为制订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广西省东、西、南、北、中历史上发现较多、按蚊种类疟疾流行较严重的居民点作为调查重点,应用人舍、牛棚通宵全诱捕法、帐内捕蚊法、人工诱捕法3种方法对传疟媒介进行调查,每县至少调查2~3个点。结果在广西省14个县进行按蚊种群调查,共捕获按蚊7种3610只,其中在牛棚共捕获按蚊3025只,构成比为中华按蚊占98.84%、嗜人按蚊占0.50%、日月潭按蚊占0.03%,多斑、嵌斑、可赫、美彩按蚊分别占0.21%、0.17%、0.13%、0.10%;在人舍共捕获按蚊585只,仅捕获中华按蚊一种蚊种。在全州、上思、天峨县开展室外人诱按蚊密度调查,中华按蚊密度为54.37只/顶,嵌斑按蚊密度为0.03只/顶;开展叮人率调查,7月中华按蚊叮人率最高,为49.75只/(人。夜)。所有市县均未捕获微小按蚊。结论中华按蚊为目前广西省主要传疟蚊种,嗜人、日月潭按蚊数量大幅减少,微小按蚊不再是广西省主要传疟媒介。  相似文献   
22.
目的分析全州县33年以来流动人口中疟疾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当地进一步防治疟疾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收集全县各医疗单位历年流动人口疟疾病历资料及疟疾病例个案调查资料,采用Excel 2003版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全州县33年以来在流动人口中血检人数共15 854例,发现疟疾病例共3 014例,血检平均阳性率为19.01%,人群年均发病率为13.07/10万。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流动人口的疟疾病例全部在国内疟疾流行区感染的间日疟。本世纪以来流动人口的疟疾感染病例数量在逐步减少,但全部病例属于在非洲和东南亚国家所感染,并多数病例为恶性疟。结论尽管广西全州县流动人口中曾经出现过较多的疟疾病例,但未出现对当地居民的感染及危重、死亡病例。  相似文献   
23.
24.
目前,治疗中重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已经基本解决。为了适应小型核武器致伤的实际情况,有必要把研究的重点转移到极重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治疗上来。然而,在现有综合对症治疗条件下,极重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犬(雄性成年家犬,体重16—20kg,~(60)Coγ线一次全身均匀照射,照射率为50—60γ/分)的救活率还不高(600rad照射活存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综合排班模式在消化内科病房优质护理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10月~2011年3月病房采用传统排班模式;2011年4~9月病房采用APN连续性排班与弹性排班相结合的综合排班模式。观察、比较实施两种排班模式后,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呼叫铃声频率、查房次数及交接班次数情况。结果:实施综合排班模式后,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呼叫铃声频率明显优于传统排班模式(P<0.05),护士每日跟主治医生查房次数及交接班次数均明显优于传统排班模式(P<0.01)。结论:在消化内科病房中实施综合排班模式更具优越性,可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26.
目的 分析2011–201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疟疾疫情,探讨有针对性的防控策略。方法 收集2011–201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疟疾监测数据,对疟疾病例个案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虫种、病例三间分布、感染来源及病例报告主体等信息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1–201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共报告疟疾病例2 944例,其中本地感染病例1例(0.03%),输入性病例2 943例(99.97%)。实验室确诊疟原虫阳性病例2 933例(99.63%),恶性疟2 166例(73.86%)、卵形疟388例(13.23%)、间日疟276例(9.41%)、三日疟40例(1.36%)、混合感染62例(2.11%);临床诊断病例11例(0.37%)。病例分布于全区14个地级市中的91个县(市、区),病例数最多的为南宁市,有2 515例(占85.43%)。病例来源于非洲29个国家(94.67%)、东南亚7个国家(5.10%)、南美洲1个国家(0.07%)、南亚2个国家(0.07%)和国内(0.10%);其中非洲区域以来自加纳为主,为1 947例(66.13%);东南亚以来自缅甸为主,为75例(2.55%)。病例主要以青壮年男性为主,男性为2 889例(98.13%),20~49岁2 583例(87.74%);病例所从事职业主要以淘金/挖矿为主(2 561例,占86.99%);病例各月均有分布,其中6月份病例数最多,为665例(22.59%),无明显季节分布。病例报告主体中,疾控机构报告1 431例(48.61%),医疗机构报告1 511例(51.3%),检验检疫机构报告2例(0.07%)。全区报告6例输入性疟疾死亡病例,无输入性继发病例发生。结论 广西壮族自治区本地疟疾疫情已经得到有效控制,但境外输入性疟疾防控形势严峻;加强对出国务工人群监测和管理是巩固消除疟疾成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27.
<正>实验室能力建设是疾控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包括实验室检验人员的数量和质量、检测能力、检测仪器设备配置、实验室环境条件和实验室质量管理等内容。本文对广西壮族自治区当前实验室能力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主要障碍和相关的对策  相似文献   
28.
广西曾是我国历史上四大高疟区之一,也曾是恶性疟和间日疟严重流行区。建国前部分地区居民脾肿率3%~58%,疟原虫阳性率7.1%~84.9%,年病例数在500万以上。1952—1958年全广西发病人数12.5万~54万,发病率68.08/万~103.88/万。1954年成立广西自治区卫生防疫站,1958年成立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各地市县卫生防疫站设置寄生虫病防治科(组),疟疾防治得以全面开展。1980年起发热病人血检成为发现传染源主要技术手段,血检覆盖至村屯,覆盖率不低于95%,当年全广西发病率降至4.76/万。1990年至1999年,广西报告病例11 557例,本地病例5 735例,发病率降至不足万分之一(1999年,0.95/万);2000年广西继续实施基本消灭疟疾及巩固成果策略,至2008年109个市县均达到部颁基本消灭疟疾标准,2000—2009报告病例2 122例,本地病例289例,病例数较上个10年下降81.64%,内源性病例下降94.96%。2010年《中国消除疟疾行动计划(2010—2020年)》实施以来,在自治区各级党政及卫生计生等有关部门领导下,防治工作得以加强。针对以输入性病例为主且逐年快速增长特点,主要加强了三个方面的措施,一是广泛开展涉疟临床医生诊疗培训,同时巩固市、县、乡疟原虫镜检能力;二是开展全民健康教育,侧重外出务工人员较多的地区,提高民众对疟疾了解,改善就医依从性;三是对返乡人员全员筛查,掌握一人,筛查一人,随访一人,早发现早治疗。2010—2015年,除2012年出现1例内源性病例外,其余2 068例为输入性,发病率继续控制在1/10万以下,期间在2013年广西上林县出现输入性聚集性疫情暴发,经精心组织,科学防治,实现了无二代和死亡病例发生。至2016年1月,全广西所有县均已通过消除考核。  相似文献   
29.
目的 分析马山县1950-2014年疟疾流行情况及防治历程,评价其防控效果,为巩固已取得的成果和全面消除疟疾考核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马山县历年疟疾疫情报告资料、防治方案、流动人口疟疾监测等资料建立数据库,采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经过60余年的反复防治,马山县疟疾防控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发病率从1954年的3 518.73/10万降至1996年的0.06/10万,1989年至今没有发现本地新感染病例和输入性继发病例,分别于1996年和2014年经考核达到基本消灭疟疾标准和国家消除疟疾标准.结论 马山县已连续20多年无本地疟疾病例报告.但境外输入性疟疾一定时间将持续存在.因此,要进一步加强对外出非洲和东南亚地区务工人员疟疾监测力度,及时发现和有效治疗输入性疟疾,继续巩固防治成果.  相似文献   
30.
目的 探讨高频喷射通气(HFJV)对海水淹溺肺水肿(PE-SWD)兔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细胞色素氧化酶(CYTO)、动脉血氧分压(PaO2 )和血氧饱和度(SO2 )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复制兔PE-SWD模型,用细胞化学和图像定量分析法测定兔肺CYTO 活性,血气分析仪测定PaO2 和SO2。结果 通气组CYTO 活性、PaO2 和SO2 比未通气组有明显升高(P< 0.01 或P< 0.05),但未恢复到海水淹溺前水平。结论 HFJV 改善肺泡通气功能,提高PaO2 和SO2 ,改善低氧血症,恢复CYTO活性,减轻细胞水肿,减轻或延缓肺不张,改善肺换气功能。同时,CYTO活性的恢复,又有利于肺换气功能和通气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