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0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38篇
内科学   9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92篇
预防医学   31篇
药学   33篇
  1篇
中国医学   21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13.
黄龙  吴杰  廖婷婷  高晓春 《现代医药卫生》2014,(8):1146-1147,1150
目的探讨在透视下与非透视下行颈内静脉长期血液透析(血透)导管置管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9年7月至2013年7月该院收治的88例尿毒症患者行颈内静脉长期血透导管置管术。前2年,42例均在导管室X射线透视定位下进行,右侧颈内静脉32例(A组),左侧颈内静脉10例(B组);后2年,46例均为非透视下进行.右侧颈内静脉34例(C组),左侧颈内静脉12例(D组),观察置管的成功率、导管首次透析血流量、尿素下降率(URR)、整体尿素清除率(Kt/v)及性价比。结果四组均能成功置管,A组、C组导管首次透析血流量及充分性均良好,但A、C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较B组置管首次透析血流量及充分性均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侧颈内静脉置管术首选非透视下进行,在节约患者医疗费用的同时减少患者及医务人员的放射性接触;左侧颈内静脉置管可优先选用透视下进行.有利于及时确定导管尖端位置并予以调整.避免透析血流量不足及透析不充分.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百令胶囊对糖尿病肾病患者慢性肾衰竭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 将糖尿病肾病慢性肾衰竭患者89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43例,给予常规治疗;百令治疗组46例,在常规治疗组的基础上加用百令胶囊,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hs-CRP、IL-6、SOD、TNF-α、Hcy的变化.选取健康对照组30例,比较其与肾衰竭组的hs-CRP、IL-6、SOD、TNF-α、Hcy的变化.结果 肾衰竭组的hs-CRP、TNF-α、IL-6、Hcy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SOD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百令治疗组治疗后的hs-CRP、TNF-α、IL-6、Hcy水平均低于治疗前,SOD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常规治疗组治疗前后的hs-CRP、IL-6、TNF-α、Hcy 、SO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肾病慢性肾衰竭患者存在微炎症反应,百令胶囊可改善氧化应激状态.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锌及锌转运体Zip13在高盐诱导的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LVDD)大鼠心肌中的表达及作用机制。方法 将36只Dahl盐敏感大鼠(Dahl salt sensitive rat,DSS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8% 氯化钠高盐饮食,n=22)和对照组(0.3%氯化钠饮食,n=14)。用Vevo 2100小动物超声仪评价各组大鼠心功能;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optical emission spectroscopy, ICP DES)测定血清和心肌组织中锌离子浓度;分别用Western blot和荧光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心肌中Zip13的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左心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LVPW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d)、左心室后壁收缩末期厚度(LVPWs)、左心室质量(LVM)以及左心室体重比(LVM/Weight)均显著升高(P<0.05)。心肌组织中锌离子浓度明显升高,而血清中锌离子浓度明显降低(P<0.05);模型组心肌组织中Zip13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 LVDD大鼠出现了心肌锌离子浓度升高的锌稳态失衡,同时Zip13蛋白和mRNA表达均上调,提示Zip13可能参与了调控和纠正锌稳态失衡,从而实现抑制LVDD心肌重构作用,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肝癌切除术中采用Glisson蒂血流阻断与第一肝门血流阻断的临床应用效果差异。方法:选取手术治疗的127例肝细胞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采用Glisson蒂血流阻断肝切除术者62例(Glisson组),采用第一肝门血流阻断肝切除术者65例(传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及术后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Glisson组和传统组的手术出血量、肝血流阻断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Glisson组手术时间、术后2 d引流量、住院时间均低于传统组(均P0.05);术后第1、3天两组的ALT、AST、TBIL、PT均较术前显著的升高,同时ALB较术前显著的降低(均P0.05);Glisson组患者术后第1、3天的ALT、AST、PT水平均低于传统组(均P0.05);Glisson组手术并发症率与传统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12.90%vs.18.46%,P0.05)。Glisson组与传统组1、3年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肝癌切除术中采用Glisson蒂阻断病变侧血流较第一肝门血流阻断有利于减轻手术后肝功能损害,促进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二甲双胍(MET)联合甘舒霖30R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水平及胰岛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接收的84例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时间为2021年1月-2022年7月,随机分为对照组(n=42)、观察组(n=42),均接受常规指导,基于此,对照组给予甘舒霖30R治疗,观察组进行MET联合甘舒霖30R治疗,治疗1个月;于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比较两组血糖水平[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胰岛功能[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C肽(C-P)、胰岛β细胞功能(HOMA-β)];比较两组T2DM控制达标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1个月,两组FBG、2h PG、HbAlc水平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FINS、空腹C-P、HOMA-β显著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血糖达标率为88.10%,高于对照组的69.05%,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BMI、血脂达标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MET联合甘舒霖30R应用于T2DM患者中,能够降低患者血糖水平,改善胰岛功能,提高血糖达标率,且不会明显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介绍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导向槽设计方法及其使用效果。方法 以2015年12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17例慢性硬膜下血肿为研究对象,均采用钻孔引流术治疗。依据临床常用引流硅胶管外径,设计钻孔引流导向槽,长19 cm,呈“J”形,腹侧砂轮磨除呈槽状,硅胶管可通过该槽导入颅内血肿腔。结果 手术操作成功,无操作相关并发症,术后复查头颅CT可见置管方向满意。结论 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中使用导向槽可有效降低置管难度,提高钻孔引流效率。  相似文献   
19.
丁慧  郑敏  李俊东  熊樱  唐莉  黄龙 《医学信息》2010,23(5):1235-1237
目的 探讨颈管型宫颈癌的预后及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00年1月至2003年10月38例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经临床及病理证实为颈管型宫颈癌患者的预后.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其生存率,Log-rank法检验组间差异,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预后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35岁或≥60岁、病理分化差、浸润宫颈深肌层、淋巴结转移、颈管直径>4cm、宫体受累患者的预后不良(P<0.05);Cox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淋巴结转移≥2个,临床分期≥ⅡB期,颈管直径>4cm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宫颈管直径、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是影响颈管型宫颈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行外科辅助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至2008年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31名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行外科辅助治疗的临床资料,针对手术前后临床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明确外科辅助治疗效果。所有患者均进行5年临床随访,了解术后恢复情况。结果本组资料中,172名患者行脾脏切除术,34名患者行脾脏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25名患者行门腔静脉分流术。术后患者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胆红素、谷丙转氨酶与术前相比明显改善(P0.05)。本组患者术后早期并发症79例,5例死亡,随访期间17例出现并发症。结论脾脏切除术是肝豆状核变性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但门体静脉分流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需谨慎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