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4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提高组织胚胎学实验教学的效果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我们通过建立网络课程平台,合理适当应用教具,开放实验室,拓展第二课堂等教学方式,以促进实验与理论教学的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2.
背景:体内实验证实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能有效保护庆大霉素致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损伤,但对体外培养细胞的作用如何不多见。目的:在建立庆大霉素肾毒性体外细胞模型的基础上,观察不同浓度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庆大霉素肾毒性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酶加网筛方法分离纯化昆明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调整细胞浓度为1×108 L-1,将细胞悬液移入96孔细胞培养板,分组培养:空白对照组:正常培养;庆大霉素组: 10,30,50 µL/孔 (即400,1 200,2 000 U/孔)记为G1、G2、G3;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20,50,80 µL/孔(即90,225,360 ng/孔)记为B1、B2、B3;庆大霉素加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干预组:先加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2 h后,再加庆大霉素12 h培养,分9个剂量组,即G1B1、G1B2、G1B3、G2B1、G2B2、G2B3、G3B1、G3B2、G3B3,每组4复孔。观察细胞形态及数量变化。结果与结论:庆大霉素对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损伤呈剂量依赖性,中、高浓度组的上皮细胞皱缩,变圆,肿胀,贴壁差,内部胞质破坏严重,结构紊乱,低浓度组细胞数量改变不明显,并且开始有成纤维细胞出现;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各组细胞饱满、折光性强,数量明显增多,50 µL/孔浓度以上效果显著,与80 µL/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庆大霉素加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干预组中低浓度庆大霉素组细胞未见明显损害,细胞数量反而增多,中浓度庆大霉素组损害的细胞崩解减少、细胞皱缩和贴壁差的程度有所减轻,高浓度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干预后细胞形态良好,但高浓度庆大霉素所致细胞肿胀、坏死损伤任何浓度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干预都无法改善。50 µL/孔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中、低浓度庆大霉素所致肾毒性有拮抗作用,对高浓度庆大霉素所致肾毒性无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组织学是高等医学院校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是后续临床课程的必要基础,学好组织学至关重要,其教学水平的高低也直接关系到医学生的培养质量.组织学属于微观形态学科,内容相对枯燥乏味,结构过于抽象,名词繁多,前学后忘.随着现代医学教育的发展,传统的以“教师、课堂、课本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已不能满足现代医学教育发展的要求.因此,提高组织学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医学院校面临的重要教学改革问题之一.本文就如何优化组织学教学方法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4.
背景:关于消化外套膜组织获得的细胞悬液是否能在体外有效地扩增形成珍珠囊以及最终形成珍珠仍存在争议,且这方面研究不多.目的:建立一套有效的马氏珠母贝外套膜组织细胞体外分离及培养的技术和方法,同时探讨体外形成具有完整结构和分泌功能的珍珠囊并最终生成优质珍珠的最佳方法.设计、时间及地点:单一样本观察,于2008-08/12在广西中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完成.材料:贝龄1.0~2.0岁马氏珠母贝由广西北海市营盘珍珠实业有限公司提供,自配改进的海水贝类平衡盐溶液(MWBSS);自制珍珠贝血清和珍珠贝体液;角质细胞生长因子为美国Sigma公司产品.方法:使用2.5 g/L胰蛋白酶消化马氏珠母贝外套膜组织,收获的细胞使用M199(含体积分数10%胎牛血清)培养基进行培养,并在其中加入10 μg/L的角质细胞生长因子、10%自制的珍珠贝体液和贝血清,持续培养30 d.主要观察指标:细胞生长特性和生长状态.结果:体外培养的珍珠外套膜上皮细胞增殖迅速,分泌功能旺盛,肌肉细胞增殖能力强,并最终能包裹外套膜上皮细胞,形成结构较完整、分泌能力较强的珍珠囊.结论:使用改进的培养技术和培养体系中添加角质细胞生长因子在体外培养珍珠外套膜组织细胞,可获得生长状态和分泌功能均较好的珍珠囊.  相似文献   
15.
16.
中医院校对外中医专业组织胚胎学理论课教学模式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双语教学(bilingual education)是为了适应我国高等教育与国际接轨、迎接新世纪挑战和教育改革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从2003年,我院开始招收对外中医专业学生,学制为六年,该专业的学生入学成绩特别是英语成绩都比较高,入学后除了接受高强度英语训练(包括听、说、读、写、译)以及中医专业英语学习外,还要接受医学基础课和临床课的中英文教学的训练。  相似文献   
17.
组织胚胎学是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之一,属自然科学范畴,纵观医学及其他学科的迅速发展,在组织胚胎学教学中融入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是现代医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培养未来合格医学人才的迫切需要。本文浅谈几点如何将医学人文教育融入组织胚胎学教学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8.
背景:关于胰腺干细胞在胰腺组织中的分布情况,以及如何有效的将其分离、体外优化培养,目前仍有一定的困难。目的:从新生昆明小鼠胰腺组织中分离出胰腺干细胞,在体外条件下培养观察其形态学和生物学特征,并进行初步鉴定。方法:取新生SPF级昆明小鼠的胰腺组织,使用Ⅴ型胶原酶消化,采用Percoll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使胰腺组织内、外分泌部细胞分离,分布在3个不同的密度界面;收集各界面的细胞,以无血清、添加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表皮细胞生长因子的DMEM培养基培养。结果与结论:通过细胞形态学和细胞生长特性的观察,结合双硫腙染色证实:采用Percoll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第一、二密度界面的细胞来源于胰腺内分泌部;第三密度界面细胞来源于胰腺外分泌部。分别从胰腺内、外分泌部获取胰腺组织细胞,在体外培养观察发现均存在一类大、圆、单个核的细胞,呈集落样附壁生长,具有较活跃的分裂增殖能力,碱性磷酸酶染色阳性,表达胰腺干细胞的特异性标志巢蛋白,即为胰腺干细胞;随着体外培养时间的延长,分别表达PDX-1和CK-19,呈现向胰腺内分泌部细胞和外分泌部细胞分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艾滋病抗病毒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接受抗病毒治疗的农村籍AIDS/HIV患者的治疗情况。通过70例患者的年龄、性别和其他资料进行情况的对比,根据观察治疗的第0、3、6、9、12、18个月患者的CD 4+T淋巴细胞和临床中的一些事项,进行系统的分析,了解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效果。结果通过对患者进行服用抗病毒药物后结果显示,患者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贫血、白细胞减少、肝功能损伤、胃肠道反应、过敏等,主要发生在用药的第1个月,按照医嘱行为服药6个月后很多艾滋病患者的CD 4+T细胞有非常明显的提升,这说明药物提高了患者自身的免疫力,抑制了病毒的复制。结论艾滋病患者只要有很好的依从性,按时用药可以大大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和生活质量,在对各方面提高的同时,还需要加强治疗期间对不良反应的理解和认识,并做好积极的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