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7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4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机体免疫功能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对400例COPD患者进行辨证分型,检测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白细胞介素-13、免疫球蛋白(IgG、IgA、IgM)、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果阳虚水泛、肺肾气虚CD3、CD4渐降,CD8渐升,而CD4/CD8渐降(P<0.01);痰浊阻肺证、痰热蕴肺证、痰蒙神窍证与阳虚水泛、肺肾气虚相比CD8明显降低而CD4/CD8渐高(P<0.01);IgG、IgA水平在痰浊阻肺证、痰热蕴肺、痰蒙神窍证中高于阳虚水泛、肺肾气虚(P<0.01或P<0.05);COPD各中医证型的细胞因子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差异(P<0.01或P<0.05),阳虚水泛、肺肾气虚组细胞因子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但低于痰热蕴肺、痰浊阻肺组(P<0.01)。结论细胞免疫功能检测可为COPD中医辨证的客观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红花注射液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红花注射液治疗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方法:选择90例患者,按数字随机法分成观察组45例,彩和红花注射液配合西药常规治疗,对照组45例单纯用西药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11%,两组比较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血液流变学,血气分析指标治疗前后比较,观察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红花注射液配合西药治疗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非药物治疗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情的不断恶化导致发病率和死亡率急剧上升,患者生活质量急剧下降.OPD患者的治疗应联合药物和非药物措施,以有效地缓解症状,提高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补肺片"治疗激素依赖型哮喘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补肺片治疗激素依赖型哮喘撤减激素的成功率.方法将38例激素依赖型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服补肺片治疗,对照组18例服酮替芬片治疗,每年总疗程6个月,连治3年.观察两组疗效及用药前后动脉血气分析、体液免疫和肺通气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0%,完全撤除激素15%;对照组总有效率72.22%,完全撤除激素为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治疗组动脉血气分析Pa02较治疗前上升(P<0.001),PaCO2较治疗前下降(P<0.001);治疗后治疗组体液免疫功能水平较对照组提高,IgA和C3、IgM、IgG与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分别为P<0.05~P<0.001;治疗后治疗组肺通气功能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Ve、FEV1% P<0.001,FVC P<0.05.结论补肺片替代激素治疗依赖型哮喘撤除激素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20 0 1年 1月至 2 0 0 2年 7月 ,笔者应用硝酸甘油与多巴胺联用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简称肺心病 )并发心力衰竭(简称心衰 ) 3 0例 ,取得较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60例患者均符合 1977年全国第二次肺心病专业会议制定的慢性肺心病诊断标准 [1 ] ,均为急性加重期住院患者 ,心功能 ~ 级 [2 ] 。按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 :治疗组 3 0例中 ,男 17例 ,女 13例 ;年龄 60~ 90岁 ,平均 (78.10± 7.99)岁 ;原发病 :慢性支气管炎 2 5例 ,支气管哮喘 2例 ,支气管扩张 1例 ,肺结核 2例 ;病程 8~ 4 0年 ,平均 (16.2± 5 .4 )年。对…  相似文献   
16.
慢性支气管炎(简称慢支炎)患者常因感受外邪而反复急性发作,部分因反复频繁发作导致肺气肿、肺心病。我们自1998年以来,采用补肺胶囊治疗慢支炎缓解期病人62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内源性一氧化碳 ( carbon monoxide,CO)主要由血红素氧合酶 ( heme oxygenase,HO)催化分解血红素而产生 ,在生物体内起着信使分子的作用 ,广泛参与体内的生理和病理生理过程 ,CO还是一种新型的神经递质 ,是神经科学研究的一个新的热点。1 内源性 CO的产生及其作用机制  人类和哺乳动物内源性 CO的产生途径至少有两条 ,其一是依赖 NADPH的微粒体的脂质过氧化产生的 ,但目前其机制尚不清楚 ,另一则是依赖NADPH血红素氧合酶催化血红素分解产生的。许多学者对 HO/CO系统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 ,认为这是内源性 CO主要来源 ,现已知 …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补肺防喘汤治疗肺气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肺气虚型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2组均予抗炎、祛痰、止咳及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等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自拟补肺防喘汤口服.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肺功能、血气分析结果和生存质量评分.结果 2组治疗后第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 s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血氧饱和度(SaO2)均显著升高,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患者生存质量评分显著降低,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且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补肺防喘汤治疗肺气虚型COPD稳定期患者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动脉血氧水平,防止呼吸衰竭的发生,延缓COPD病程的发展速度,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许光兰  韦艾凌  黄美杏  梁爱武  陈平  王茜  李娇 《陕西中医》2011,32(12):1575-1577
目的:初步建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证型辨证标准。方法:选择2008-06~2011-03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及附属瑞康医院住院慢阻肺患者,采用临床流行病学和医学统计学方法,研究建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证型辨证标准。从多角度实现变量筛选和证候标准的制定,为该病中医证型辨证确定较可靠的依据。结果:90多个症状条目经6种方法筛选,最后保留46个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5个证型有意义的变量。3种及以上方法都被选择"+"的可被纳入证候标准。结论:该研究所建立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证型辨证标准与中医理论和临床实际情况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生脉注射液在心肺复苏中对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应用时机。方法:健康清洁级新西兰大白兔30只,随机分为A,B,C,D,E5组。各组分别采用窒息法制成心搏骤停动物模型,进行心肺复苏。A组为常规复苏组;B,C,D和E组分别在常规复苏同时及复苏5min,10min,15min时缓慢静脉注射生脉注射液(SMI)5ml。分别在窒息前、复苏30min和复苏60min抽取静脉血,检测血清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的变化,观察各组动物自主循环恢复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自主呼吸恢复率、复苏成功率及心肌细胞的病理和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加用生脉注射液的B,C,D和E组自主循环、呼吸恢复时间明显缩短,与A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加用生脉注射液早者自主循环、呼吸恢复时间较加用晚者缩短(P<0.05或P<0.01)。自主呼吸恢复率A组66.67%,B,C和D组均为100%,E组为83.33%。复苏成功率各组均为100%;SOD活力在窒息前各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复苏过程中SOD活力逐渐下降,复苏60min时,B,C,D和E组SOD活力均高于A组(P<0.01),加用SMI早者高于加用SMI晚者(B组与C组比较P<0.05,B组与D和E组比较P<0.01)。窒息前各组动物血清MDA含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复苏60min时,加用SMI的B,C,D和E组MDA含量明显低于常规复苏组,与A组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加用SMI早者低于加SMI晚者(B组与C组比较P<0.05,B组与D和E组比较P<0.01,C组与E组比较P<0.05)。复苏后各组心肌细胞一般结构及超微结构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改变,但各组之间病变程度不同,A组病变最严重,B组病变最轻,C组、D组、E组病变依次加重,但都比A组轻。结论:加用生脉注射液辅助心肺复苏可以缩短复苏兔自主循环和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提高自主呼吸恢复率,减少血清MDA的产生,提高SOD活力,延缓SOD活力的下降,减轻复苏兔心肌细胞一般及超微结构的改变,对心肌细胞具有保护作用。生脉注射液的上述作用与应用时机有明显的关系,应用越早,其作用越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