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22篇
  免费   338篇
  国内免费   199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148篇
妇产科学   55篇
基础医学   331篇
口腔科学   166篇
临床医学   1102篇
内科学   440篇
皮肤病学   67篇
神经病学   109篇
特种医学   197篇
外科学   198篇
综合类   1831篇
预防医学   772篇
眼科学   35篇
药学   783篇
  14篇
中国医学   778篇
肿瘤学   125篇
  2024年   57篇
  2023年   185篇
  2022年   218篇
  2021年   290篇
  2020年   190篇
  2019年   228篇
  2018年   190篇
  2017年   126篇
  2016年   162篇
  2015年   213篇
  2014年   356篇
  2013年   389篇
  2012年   477篇
  2011年   485篇
  2010年   392篇
  2009年   361篇
  2008年   361篇
  2007年   325篇
  2006年   321篇
  2005年   261篇
  2004年   246篇
  2003年   231篇
  2002年   195篇
  2001年   188篇
  2000年   112篇
  1999年   99篇
  1998年   86篇
  1997年   84篇
  1996年   65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1.1造模方法 在大鼠子宫角近输卵管处进针,向输卵管-卵巢方向注射细菌悬液0.15ml(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按2:1:1用无菌水稀释,浓度为30×10^8/ml混合菌)。  相似文献   
42.
目的分析补肾健脾壮骨方联合唑来膦酸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骨代谢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按照入排条件,对2016年12月—2018年12月在医院就诊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的患者进行筛选入组,共纳入70例患者按入组顺序随机均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使用唑来膦酸,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服用补肾健脾壮骨方汤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分别于治疗前后测定比较两组患者骨密度、骨代谢标志物水平及两组生存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29%(33/35)显著高于对照组(77.14%,27/35)(P<0.05),观察组L2-4及股骨颈BMD较治疗前有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BGP、PINP明显升高(P<0.05),β-CTX及NTX水平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BGP、PINP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β-CTX及NTX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SF-36评分表中的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健脾壮骨方联合唑来膦酸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骨代谢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43.
目的 探讨在机械瓣瓣叶表面构建图案化织构是否对机械瓣流体力学性能产生影响。方法 分别随机抽取GKS 21A、23A两种规格的双叶主动脉机械瓣,作为对照组按照ISO 5840-2:2021标准要求用脉动流测试仪测试瓣膜的平均跨瓣压差(mean transvalvular pressure,MTP)、反流百分比(regurgitation fraction,RE)、有效开口面积(effective orifice area,EOA)、能量损耗(energy loss,eLoss)等流体力学指标;然后用激光刻蚀的方法在每个瓣叶表面构建垂直于血流方向的横纹图案,再次对该实验组瓣膜进行同样的测试,记录、分析所得数据。结果 在脉动流试验中,实验组的MTP在相同流量、规格下比对照组小;GKS 21A实验组瓣膜的RE比对照组小,GKS 23A实验组瓣膜的RE比对照组大;实验组瓣膜的EOA在相同流量、规格下均比对照组大;GKS 21A实验组瓣膜的eLoss比对照组小,GKS 23A实验组瓣膜的eLoss比对照组大。结论 机械瓣瓣叶表面横纹图案会影响到瓣膜的血流动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44.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白介素-6(IL-6)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cerebral ischemic stroke, AIS)患者脑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后再狭窄的关系。方法 采取回顾性研究,选择2019年6月-2021年6月收治的115例AIS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按患者再狭窄发生情况分为两组,所有患者均接受血清Cys-C、IL-6水平检测,并行脑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治疗,分析血清Cys-C、IL-6水平与AIS患者脑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后再狭窄的关系。结果 80例AIS患者经脑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后,再狭窄17例,发生率为14.78%;再狭窄组Cys-C、IL-6高于未狭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ys-C、IL-6水平过表达可能与AIS患者脑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后再狭窄相关(OR>1,P<0.05)。结论 血清Cys-C、IL-6与AIS患者脑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后再狭窄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45.
目的 筛选制备大黄酚包合物的最佳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包封率和栽药量为指标筛选最佳工艺条件,采用HPLC法测定其含量.结果 大黄酚与β-环糊精的比例为1:4,包合温度为40℃,包合时间为30 min,搅拌速度为200 r·min-1时包封率最高.结论 大黄酚包合物制备工艺简单、方便,体外释放速度快.  相似文献   
46.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HDV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对69例经病理确诊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检测了肝内δ抗原(ABC免疫组化法)和血清δ抗体(ELISA法),结果57例肝组织有 7例检出δ抗原,39例血清中 7例检出δ抗体,无 1例 δ抗原和抗体同时阳性。HDV 标志的总检出率为20.3%(14/69)。CPH和CAH之间的HDVM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HDV感染与无HDV感染者之间,HBV复制标志无差异。HDV 感染者蛋白质代谢紊乱程度较重。发现3例肝内δ抗原和血清HB-DNA均为阳性,显示重叠HDV感染,对HBV复制未见明显抑制。  相似文献   
47.
刘丽  王森  胡丹 《现代医院》2022,(3):389-392
目的 分析某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病案脊髓疾病编码错误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方案。方法 采取随机抽取2018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500份脊髓疾病住院病案进行回顾性分析,查找错误原因。结果 临床医师疾病诊断错误率为19.2%,编码员的编码错误率为3.2%。结论 错误原因包括临床医师诊断不规范,缺乏主要诊断选择原则等病案专业知识;编码员过度依赖疾病诊断直接在诊断库中查找编码,缺乏与临床医师有效沟通。只有临床医师、治疗师、编码员多团队多专业相互协作、不断学习,才能不断提升诊断的规范性和编码的正确率。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头颈部癌肉瘤的病理学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0年5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4例头颈部癌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1例,女3例,年龄30~72岁。总结病理学特点、治疗以及随访情况。应用Kaplan-Meier法估计14例患者累积生存率。结果:所有患者病理组织学检查见恶性上...  相似文献   
49.
目的 比较严重多发伤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淋巴细胞(Th)1/Th2因子水平变化及其对医院感染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宿州医院2018年8月—2021年4月收治的135例严重多发伤患者为疾病组,另于同时间段招募128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Th1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2、γ干扰素(IFN-γ);Th2细胞因子:IL-4、IL-10。疾病组在入院48 h后检测外周血Th1/Th2细胞因子水平,按照有无发生医院感染分为感染组和未感染组,分析感染及病原体分布情况,及其Th1/Th2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分析疾病组不同部位创伤患者外周血Th1、Th2细胞因子水平;绘制ROC曲线,采用曲线下面积(AUC)评价入院48 h后外周血各项Th1/Th2细胞因子及联合预测疾病组医院感染的价值。结果 疾病组IL-2、IFN-γ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IL-4和IL-10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疾病组不同部位创伤患者Th1、Th2细胞因子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疾病组医院感染发生率为34.1%,不同感染类型患者革兰阴性...  相似文献   
50.
目的:建立可吸收支架耐疲劳测试的评价体系,为可吸收冠脉支架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提供测试手段.方法:模拟人体血管内的受力、温度和腐蚀环境,在1.2 Hz频率下,对可吸收冠脉支架进行18662400次脉动的疲劳实验,相当于植入人体6个月.实验结束后对支架的整体情况和微观形态进行观测.结果:支架在疲劳实验后,未出现移位、弯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