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6篇
中国医学   10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治疗腰关节骨关节病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沪  孟和 《中国骨伤》1998,11(4):47-48
  相似文献   
22.
颈椎病MRI的表现与非手术治疗疗效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颈椎病Mill表现与非手术治疗疗效的关系。方法:对36例非手术治疗的颈椎病患者进行Mill检查及治疗前后JOA评分,分析颈椎病Mill的表现与非手术治疗近期疗效的关系。结果1单纯颈椎椎间盘膨出和/或突出16例,治疗前JOA评分平均(11.6±4.3)分,治疗后评分平均(16.6±0.7)分,治疗优良率100%(16/16)。合并颈椎椎管狭窄及脊髓受压、变性20例,治疗前JOA评分平均(12.7±1.9)分,治疗后评分平均(16.4±1.1)分,治疗优良率100%(20/20)。结论:非手术治疗对单纯颈椎椎间盘突出或膨出及合并颈椎椎管狭窄及脊髓受压、变性的颈椎病均有较好的近期疗效,颈椎病的Mill表现与非手术治疗的疗效无明显关联,说明颈椎椎管内的机械压迫因素不是造成颈椎病临床症状、体征的主要因素。因此,颈椎病MRI表现不能成为选择治疗方法的主要依据,而应以临床症状、体征作为选择治疗方法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手法、针刀、激光照射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应用手法、针刀、激光照射腰椎管狭窄症46例,治疗前后采用JOA评分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分析该治疗方案对腰椎管狭窄症的近期疗效。结果:治疗前JOA评分(总分29分)平均值11.85±4.58,VAS评分平均值8.57±1.20;治疗后1周JOA评分平均值17.13±4.83,VAS评分平均值5.48±1.72;治疗后2周JOA评分平均值20.24±4.90,VAS评分平均值3.70±1.52;治疗后3周JOA评分平均值21.63±4.55,VAS评分平均值3.17±1.48;治疗后2个月JOA评分平均值21.87±4.53,VAS评分平均值2.20±0.83。治疗后1、2、3周及2个月的JOA评分与治疗前的JOA评分相比都有明显提高(P〈0.001)。治疗后1、2、3周及2个月的VAS评分与治疗前的VAS评分相比有明显降低(P〈0.001)。治疗后2个月治疗优良率78.3%,有效率91.3%。结论:手法、针刀、激光照射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具有较好的近期疗效;这种非手术治疗方法并未改变腰椎管的大小,但临床症状、体征却明显改善,说明腰椎管狭窄症的症状、体征主要不是由于机械压迫引起,而是由于腰椎失稳、局部软组织痉挛、血运障碍等因素造成。  相似文献   
24.
隐神经卡压综合征临床并不少见 ,但由于对其重视不够而常常被漏诊。我们自 1994年 2月至今共以手法按摩为主或配合局部封闭治疗本病患者 2 4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2 4例 ,男 16例 ,女 8例 ;年龄 18~ 5 6岁 ,平均 43 2岁 ;左侧 10例 ,右侧 15例 (1例为双侧发病 )。病程最短 2周 ,最长 1年 6个月 ,平均 9 2周。病因膝部内侧有轻微外伤史者 8例 ,膝关节前内侧入路手术后 2例 ,感受寒湿者 12例 ,2例无明显诱因。1 2 症状及体征 全部患者有膝内侧及小腿内上方的疼痛 ,长时间行走或站立过久后疼痛加重 ,休…  相似文献   
25.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X线影像学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王庆甫  黄沪 《中国骨伤》2000,13(6):348-349
为了详细了解膝骨性关节炎的病理进程,应仔细分析X线片,从影像学角度评价膝关节的退变。1 临床资料根据《矫形外科学》对本病的定义[1],本组病例除外继发性膝骨性关节炎,共90例、150个膝关节。其中女性66例,男性24例;年龄35~76岁。双侧发病者60例,单侧发病30例,其中左膝16例,右膝14例,共150个膝关节;发病时间最短者一周,最长者21年。2 X线影像学资料90例150膝均拍摄膝关节正、侧、轴位X线片,观察测量有关数据。21 膝关节正位片(1)股骨角:股骨下端关节面连线与股骨下段轴线所成外侧夹角,正常值为75°~85°[3](如图1所示),小于75°为…  相似文献   
26.
目的:观察青年颈椎失衡综合征中医整脊治疗前后X线变化,论证中医整脊手法对早期青年颈椎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3月至2011年2月,从北京中医药大学在校大学生中筛选出187例青年颈椎失衡综合症患者,年龄19~22岁,平均21岁。完全随机分为整脊组94例,男40例,女54例;牵引组93例,男42例,女51例。分别给予整脊和牵引治疗3周,每周3次。第3周治疗后,收集X线资料,比较治疗前后X线资料。结果:①整脊组治疗前曲度异常57例、棘突位置改变45例、角位移44例、椎体滑移15例、Ruth Jackson线交点前屈改变70例、后伸改变47例;治疗后曲度异常35例、棘突位置改变24例、角位移18例、椎体滑移3例、Ruth Jackson线交点前屈改变41例、后伸改变33例;X线测量指标:颈椎曲度由治疗前(7.070±4.629)°改善至治疗后(7.660±4.156)°、角位移由治疗前(13.790±2.590)°改善至治疗后(11.050±2.560)°、椎体滑移由治疗前(3.770±0.350)mm改善至治疗后(3.160±0.485)mm。整脊组治疗改善以椎体滑移及角位移变化明显,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牵引组治疗前曲度异常60例、棘突位置改变39例、角位移39例、椎体滑移15例、Ruth Jackson线交点前屈改变70例、后伸改变47例;治疗后牵引组曲度异常50例、棘突位置改变29例、角位移17例、椎体滑移3例、Ruth Jackson线交点前屈改变41例、后伸改变33例;X线测量指标:颈椎曲度由治疗前(5.590±4.639)°改善至治疗后(5.990±4.330)°、角位移由治疗前(13.360±2.064)°改善至治疗后(11.210±1.872)°、椎体滑移由治疗前(3.790±0.339)mm改善至治疗后(3.480±0.332)mm。牵引组治疗改善以椎体滑移及角位移变化明显,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①青年颈椎失衡综合征病名能反映青年颈椎问题病理变化。②X线上颈椎应力点、角位移、椎体滑移、曲度变直、棘突位置改变证实青年颈椎失稳是青年颈椎失衡后的主要影像学表现。③中医整脊手法和牵引均是治疗青年颈椎失衡综合征的有效方法。④青年颈椎失衡综合征是颈椎病的早期表现,是可逆的。  相似文献   
27.
为了适应新时期医学教育的特点,培养高层次、实用型人才的需求,强化骨伤科研究生在校期间的临床技能训练,提高学生临床技能操作水平,根据我院实际情况,参照外院经验,经过调研与摸索,制定了临床技能培养规划,编写了能考核的指标体系。对基本操作技术等做了较为明确的规定。并在临床教学中加以实践。通过教学手段的改进、带教队伍的遴选、加强教学管理和监督、开展带教教师的评价、开展教学示范查房、学生多参与临床、严格临床教学考核等措施,学生临床技能有明显提高,临床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8.
目的:观察激光穴位照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止痛效果。方法:30例患者,男13例,女17例;年龄34~79岁,平均51岁;病程5~224天,平均41天;中央型8例,后外侧性型16例,混合型6例;均有腰部疼痛,同时伴有下肢疼痛23例。给予半导体激光穴位照射治疗,2周后观察其止痛效果和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前疼痛评分5.80±1.96,治疗后2.76±1.54,差异显著(P〈0.05);优8例,良11例,可5例,差6例,优良率为63.3%,有效率为80%;无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结论:激光穴位照射对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腰腿部疼痛是有效的,对腰部功能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29.
头痛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每个人在一生中几乎都会因不同的疾病而出现过头痛,给人们带来很大的痛苦,特别是顽固性头痛,常使病人寝食难安,严重影响其工作与生活。 引起头痛的疾病很多,颈椎病则是其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随着年龄的增长,颈椎逐渐发生退行性改变,加上长期的慢性劳损或急性损伤,使颈椎间隙狭窄,颈椎间关节韧带松驰,颈椎失稳,颈椎间的异常活动增加,刺激颈椎骨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