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2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22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5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86篇
内科学   98篇
皮肤病学   13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9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219篇
预防医学   62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73篇
中国医学   62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6篇
  1978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高血压病又名特发性高血压,是重要的心脏血管疾病之一。兹就哈尔滨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自1950年3月迄1957年3月,计七年间收容入院治疗之高血压病患者209例加以分析报告。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血标本室温放置时间对血小板聚集的检验结果影响。方法随机采集126例门诊体检健康志愿者静脉血标本,枸橼酸钠抗凝,离心分离富含血小板血浆(PRP)和贫血小板血浆(PPP),采用血浆比浊法,分别在不同的时间点测血小板聚集率。结果标本室温放置1.5~24h,10μmol/L二磷酸腺苷(ADP)诱导血小板聚集率为(75.0±11.O)%~(28.7±11.5)%(F=244.84,P〈0.01),0.5mmol/L和1.0mmol/L花生四烯酸(AA)诱导血小板聚集率分另q为(83.2±8.7)%~(6.7±1O.4)%(F=71.09,P〈0.01),(84.6±8.5)%~(11.2±16.7)%(F=101.90,P〈0.01),都随时间延长而降低;pH值为(7.78±0.07)~(8.43±0.09),随时间延长而增大。结论标本室温放置时间对ADP和AA诱导血小板聚集有明显的影响。10μmol/LADP和0.5mmol/LAA诱导血小板聚集,标本检测需在4h内完成,血小板聚集率随时间延长而降低可能与标本老化、pH过高有关。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探讨普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切KI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3 146例普外科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146例外科手术患者有152例发生切口感染,感染率为4.84%.结论 外科手术患者易发生切口感染,针对各种相关因素采取相应预防措施可减少切口感染.  相似文献   
104.
降低介入诊疗过程中患者接受辐射剂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采用平板大C介入诊疗时降低患者所接受辐射剂量的方法与技术.方法 采用平板大C自身所具有的辐射监测功能记录辐射剂量率.研究者依次改变水模、球管、平板探测器之间的距离,并采用不同的曝光模式,测量并记录相对应的剂量率.将平板倾斜不同角度和改变视野(FOV)大小,测量并记录不同曝光模式所产生的剂量率.结果 当水模与球...  相似文献   
105.
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下广东省农村卫生人才的需求专题调研记录和收集的原始材料为依据,对云浮市农村卫生站的现况进行了较为详尽的研究分析,指出卫生站在数量设置、人员配备和服务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06.
王福成    齐平  蒋剑军  黄永  杨晓玲 《现代预防医学》2020,(13):2310-2313
目的 针对铜陵市天桥社区居民体检数据中多因素、有效样本有限的情况,挖掘与分析高血压影响因素与因素间的交互效应,为高血压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7年该社区801例体检数据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森林方法,筛选出重要性评分较大的特征,代入logistic完全二次回归模型,逐步回归分析影响因素及因素间的交互效应。结果 随机森林模型准确率83.67%,特征重要性前10项为年龄、糖尿病、锻炼频率、体质指数、总胆固醇、吸烟情况、饮酒情况、中心性肥胖、甘油三酯、血尿素氨。Logistic完全二次回归模型准确率84.17%,输出2条主效应、8条二次交互效应。主效应中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特征有年龄、锻炼频率,二次交互效应中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特征有年龄、糖尿病、体质指数、总胆固醇、吸烟情况、饮酒情况、甘油三酯、血尿素氨。结论 随机森林与logistic完全二次回归模型相结合,解决了经典方法难以从多因素、样本有限的数据中挖掘交互效应的问题,获得高血压影响因素与因素间的交互效应,为高血压干预提供有益的指导。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探讨胃旁路术与袖状胃切除十二指肠空肠旁路术(SADJB-SG)对25≤体质量指数<27.5(低体质量指数)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2015年8月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甲乳糖尿病外科31例低体质量指数的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其中17例行胃旁路术,14例行SADJB-SG,分析其术后1年物理、糖代谢及胰岛功能指标变化.结果 31例低体质量指数的2型糖尿病患者术后随访1年:胃旁路术组术后体质量、体质量指数、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C肽、空腹胰岛素、餐后2h胰岛素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SADJB-SG组术后体质量、体质量指数、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空腹胰岛素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两组比较,术后体质量、体质量指数、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C肽、餐后2 hC肽、餐后2h胰岛素等代谢指标改善程度均未见明显差异(P>0.05).SADJB-SG术后胃肠吻合口炎、倾倒综合征较胃旁路术减少.结论 SADJB-SG治疗低体质量指数的2型糖尿病疗效与胃旁路术基本类似,但SADJB-SG胃肠吻合口炎、倾倒综合征的发生率低,可能更适合低体质量指数的2型糖尿病患者,更多研究需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108.
目的评价鼻内镜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效果与并发症。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鼻窦炎-鼻息肉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即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鼻内镜术,实验组采用传统手术法,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结果经过调查对照组的治疗效果低于实验组,两组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呈现为P0.05的差异性。结论在鼻窦炎-鼻息肉治疗过程中,采用鼻内镜术治疗法,能够加快康复速度,提升治疗舒适度,预防并发症问题,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9.
股骨干骨折并发脂肪栓塞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股骨干骨骨折后脂肪栓塞综合征(EES)的诊断治疗方法。方法 1989—1998年收治的股骨干骨折病人212例,对并发EES的8例病人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结果进行描述。结果 184例单股骨骨折病人发生EES4例28例双股骨骨折病人发生EES4例,发生率分别为2.2%和16.7%,统计学处理P<0.05。结论 EES更好发于双股骨骨折病人;骨折的早期开放复位固定可降低EES的发生率,而骨折髓内钉固定有增加EES发生的危险:呼吸支持和循环维持是治疗EES的关键,早期大剂量激素应用有肯定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0.
目的:评估核医学在亚急性甲状腺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13例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的有关检查结果进行了分析,所有患者均进行TT3、TT4、TSH及TGA、TMA的血清学检测,同时进行甲状腺吸^131I功能测定和甲状腺显像检查。结果:亚甲炎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血清激素水平的改变,60%以上患者发病之初TT3、TT4升高,95.5%的甲状腺吸^131I率降低,典型特征的分离现象为65%A,甲状腺旬异常的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