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2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9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1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目的 评价中药复方新风胶囊是否与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的终点事件(再入院、关节外表现和手术治疗)有关。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2年6月—2022年6月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出院的1 621例AS患者的临床数据。按是否服用新风胶囊将患者分为新风胶囊组及非新风胶囊组。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方法来匹配基线数据。以随机行走模型评价规范化西药联合新风胶囊对免疫炎症指标改善情况的影响。关联规则分析新风胶囊与AS临床免疫炎症指标改善的关联度。进行多变量(包括新风胶囊、性别、年龄、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骨质疏松症、肝功能不全和慢性乙型肝炎)COX分析,确定再入院、关节外表现和手术治疗的风险。结果 最终有1 455例AS患者被纳入该研究。经过倾向性评分匹配,新风胶囊使用者的基线数据与非新风胶囊使用者的基线数据一致,每组203例。回顾性数据挖掘结果显示,新风胶囊可明显降低AS患者的临床免疫炎症指标;随机行走模型结果提示,规范化西药联合新风胶囊治疗与免疫炎症指标的改善长程关联;关联规则分析结果显示,新风胶囊与免疫炎症指标的改善呈强关联。与非新风胶囊使用者相比,新风胶囊使用者总终点事件的...  相似文献   
42.
刘健教授在治疗骨关节炎时,重视病因病机的分析,擅于辨证求因,重正虚与外感相合致病,倡导血瘀痰阻发病之因,认为骨关节炎正虚为本,外感为标,正虚以脾肾为主,脾虚湿盛又为发病之关键因素.临证辨证用药特色显著:益气健脾,调痰湿之本;渗湿健脾,除痰湿之标;补肾强骨,固本培正气;理气活血,顺气化瘀滞;清热解毒,妙治热毒痹等.  相似文献   
43.
从“治未病”思想探讨类风湿关节炎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治未病"思想的理论基础出发,结合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特点,阐述类风湿关节炎的防治中"治未病"理论的具体运用。"治未病"思想指导类风湿关节炎的防治,可有效预防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生、发展或复发,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4.
目的:应用关联规则和统计学方法分析强直性关节炎(AS)患者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其与免疫炎症代谢指标的关联。方法:整理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2012年6月至2016年12月AS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测定423例AS患者血小板参数,包括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采用SPSS21.0对患者血小板参数与炎症[血沉(ES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免疫[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G(IgG)、补体C3(C3)、补体C4(C4)、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代谢[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Apo-A1)]等实验室指标进行相关性和回归分析。并通过SPSS Clementine 11.1 软件Aprior 模块分析实验室指标与血小板参数的关系。结果:①423例AS患者中,PLT与正常参考值[(125~350)×109 L-1]相比较,升高的有220例(占52.01%),正常的有184例(占43.49%),降低的有19例(占4.49%)。PCT与正常参考值(0.108%~0.282%)相比较,升高的有242例(占57.21%),正常的有181例(占42.79%),降低的有0例。②相关性分析示:PLT与WBC、hs-CRP、IgG、C3成正相关(P<0.01或P<0.05);PLT积与WBC、hs-CRP成负相关(P<0.01或P<0.05);PLT与WBC、hs-CRP、IgG成正相关(P<0.01 或P<0.05);PDW与WBC、hs-CRP、LDL-C成负相关(P<0.01或P<0.05)。③Logistic回归分析:PLT的回归分析结果示,“WBC”、“hs-CRP”和“IgG”因素的P<0.05,B<0且OR<1;MPV的回归分析结果示:“WBC”和“C3”因素的P<0.05,B>0且OR>1;PCT的回归分析结果示:“WBC”和“hs-CRP”因素的P<0.05,B<0且OR<1;PDW的回归分析结果示:“WBC”和“TG”因素的P<0.05,B>0且OR>1。④设定最小置信度为70%,最小支持度为20%。关联规则分析结果显示,IgA&C3、WBC&ESR、C4&C3、IgA&C4、WBC&C3关联于PLT升高;其中IgA、C3组合(置信度89.062%,支持度21.122%),WBC、ESR组合(置信度88.506%,支持度28.713%),C4、C3组合(置信度88.235%,支持度22.442%),IgA、C4组合(置信度87.805%,支持度27.063%),WBC、C3组合(置信度87.629%,支持度32.013%)。WBC&ESR、IgM&IgA、IgM&C4、WBC&C3、WBC&CRP关联于PCT升高;其中WBC、ESR组合(置信度87.356%,支持度28.713%),IgM、IgA组合(置信度84.127%,支持度20.792%),IgM、C4组合(置信度84.127%,支持度20.792%),WBC、C3组合(置信度83.505%,支持度32.013%),WBC、CRP组合(置信度82.407%,支持度35.644%)。结论:AS患者血小板参数的异常改变与免疫炎症、脂质代谢均有关,且AS活动期PLT和PCT的升高与免疫反应及炎症反应关系密切,其表达失调可能参与了AS的发病。  相似文献   
45.
免疫炎症、骨破坏和新骨形成是强直性脊柱炎3个主要的病理变化,免疫炎症则是强直性脊柱炎病理进程的核心阶段,控制免疫炎症是治疗的关键。综述强直性脊柱炎的免疫炎症反应,及健脾化湿通络法干预的研究现状,显示健脾化湿通络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既具有独特优势,亦有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46.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累及周围关节为主的多系统性炎症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国内外仍无特效治疗方法。西药治疗往往具有较大副作用和不良反应。近年来中医药治疗RA,因其具有毒副作用小、疗效确切的优势,越来越受到关注。特别是中医药内外合治RA特色显著,疗效突出,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结合相关研究报道,对中医内外合治类风湿关节炎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干燥综合征患者肺功能与血小板活化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干燥综合征患者66例设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30例设为对照组。采用肺功能仪检测患者肺功能,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血小板分化抗原CD40配体(CD40L)表达,魏氏法检测血小板(PLT),ELISA试剂盒检测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血小板α颗粒膜糖蛋白-140(GMP-140)、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的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肺功能参数明显降低,PLT、PAF、GMP-140、PDGF、CD40L水平明显升高(P<0.05);在观察组患者中,肺功能降低的40例,占所有病例的60.61%,肺功能异常率最高为75%肺活量位的最大呼气流量(FEF_(75)),其次是FEV1/FVC、50%肺活量位的最大呼气流量(FEF_(50))、25%肺活量位的最大呼气流量(FEF_(25))、呼气峰流速值(PEF)。与不伴肺功能降低的SS组比较,伴肺功能降低的观察组的PLT、PAF、PDGF水平明显升高(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SS患者FEV1/FVC与PDGF呈负相关,FEF_(25)与CD40L呈负相关(P<0.01),FEF_(50)与PAF、GMP-140呈负相关(P<0.05,P<0.01),FEF_(75)、PEF与PLT呈负相关(P<0.05,P<0.01)。结论干燥综合征患者存在肺功能降低,且肺功能降低与血小板活化及其活化产物的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8.
目的:观察新风胶囊(xinfeng capsule, XFC)对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患者炎症反应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R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甲氨蝶呤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XFC治疗,4周后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及生活质量评价量表(the short form-36 health survey, SF-36)评分,收集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样本,流式细胞术检测巨噬细胞极化标志物,Elisa检测血清炎症因子,Western blot法检测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α、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 IL)-1β、CD80、CD86、 NF-κB P65明显降低(P<0.05,P<0.01),SF-36评分、IL-4、IL-10、CD163、CD206、核转录因子κB抑制蛋白...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B类清道夫受体白细胞分化抗原36(CD36)在膝骨关节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上的表达及临床意义,以阐明其在膝骨关节炎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7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PBMC表面CD36相对荧光强度,比较2组的表达情况,采用ELISA法检测2组炎性细胞因子、氧化应激...  相似文献   
50.
目的:中药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治疗中。在本文中,我们基于真实世界研究了中药配伍背后隐含的处方模式,以探索中医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患者的用药规律。方法:本研究是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记录的草药,运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例采集系统软件调取2012年6月至2016年10月在本院风湿免疫科住院并使用内服中药的732例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患者的所用中药。频率和处方模式的关联规则使用SPSS Modeler14.2数据挖掘系统进行分析。聚类分析使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初步统计分析进行了分类:根据其药用草药的分类和用量,性、味、归经和功用。在分类的基础上,进行使用频率的计算。结果: ①其中性温和性寒的、性平的,味甘和味苦的及归脾胃经的草药使用最频繁(在选定的732个处方中);②健脾利湿药、祛风除湿药、活血化瘀药、清热药、补虚药、理气药被频繁的使用;③中药功效的关联分析显示置信度最高的三个药对为:健脾利湿药和清热药(99.24%),活血化瘀药和祛风除湿药(99.01%),健脾利湿药和理气药(98.92%);两味中药的关联分析显示,置信度最高的三个药对为:红花配伍桃仁(99.7%),薏苡仁配伍山慈菇(93.04%),薏苡仁配伍垂盆草(92.67%);④聚类分析共聚为5类,体现了处方的配伍特点:以健脾利湿为基础,同时兼顾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祛风除湿。结论:结果表明,痛风性关节炎与脾之间有密切的关系。这些处方重点为健脾利湿的中药,其可能是治疗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同时,健脾利湿药、活血化瘀药、清热药、祛风除湿药的配伍是处方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