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210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9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0篇
药学   7篇
  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检测醛固酮作用后早期(6h)及远期(1月)豚鼠耳蜗水通道及离子通道蛋白基因与蛋白质的表达改变情况。方法使用RT-PCR方法检测醛固酮腹腔注射后6h豚鼠耳蜗中Na-K ATP酶β1、β3亚单位及钠离子通道蛋白仅亚单位(ENaCα Subunit)基因表达的改变情况: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检测醛固酮作用后1月耳蜗水通道蛋白1(AQP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醛固酮作用后早期,在豚鼠耳蜗中Na-KATP酶β1、β3亚单位的表达情况无明显改变,钠离子通道蛋白仅亚单位则出现明显上调(P〈0.05);远期则出现AQP1表达的下调(P〈0.05)。结论醛固酮在豚鼠耳蜗中可能通过基因组作用方式发挥作用.并且醛固酮引起膜迷路积水可能是由于其对离子浓度的改变所引起的。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脑脊液鼻漏的各种手术进路及各种修补材料特点,选取最佳的手术径路及修补材料。方法:回顾性分析1983年3月-2001年6月间收治的54例持续性脑脊液鼻漏经各种入路进行修补治愈的临床资料。结果:鼻内镜成功率最高(93.3%),前颅窝入路最低(20.0%),颅外法与颅内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带血管蒂帽状腱膜瓣及阔筋膜常用于术中修补瘘口。结论:鼻内镜入路是最佳入路,对颅底较大缺损的修补可采用额鼻联合入路及带血管蒂帽状腱膜瓣修补缺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径路及修补材料。  相似文献   
23.
面神经减压手术中面神经定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根据颞骨解剖与面神经减压手术体会探讨手术中定位面神经的简便方法.方法 应用30例颞骨标本(包括新鲜标本6例)模拟面神经减压手术;23例外伤性面瘫临床病例行面神经减压手术.观察面神经与外半规管等周围结构的关系.结果 砧骨短突的末端作一平行于外半规管的延长线,再以外半规管中后1/3部位于二腹肌嵴前端作一延长线,两线交点即为面神经锥段所在.锥段向下与二腹肌嵴前端连线可以定位面神经垂直段.前庭窗上缘与匙突根部上缘连线为面神经水平段骨管的下缘,膝状神经节位于其延长线上匙突前约2~3 mm.沿膝状神经节向内后可定位面神经迷路段.面隐窝外侧气房可以帮助定位面神经与面神经隐窝.结论 利用面神经和周围结构的关系,掌握面神经的走向有利于我们在术中准确和快速定位面神经.  相似文献   
24.
颈静脉孔区肿瘤(jugular foramen tumor,JFT)位于颅底深部,肿瘤毗邻解剂位置复杂,手术显露困难,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以及术中正确的处理是该区肿瘤手术成功的关键.手术入路的选择取决于病变性质、生长范围、受累结构、患者的功能状态及术者个人的经验.一般有3种手术入路:侧方经颞骨乳突部入路;后方经颅后窝入路;前方经颞骨鼓部人路.这3种入路同时衍生出一些改良的入路.术中注意保护重要的颅神经和颈内动脉,术中结扎颈外动脉,控制乙状窦、颈内静脉和岩下窦及尽量将肿瘤整块切除可减少出血.  相似文献   
25.
人工耳蜗植入对耳鸣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人工耳蜗植入前、后耳鸣的变化情况,为耳鸣诊治寻找新的途径.方法对10例行人工耳蜗植入的语后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人工耳蜗植入前9例患者有双侧耳鸣,1例患者无耳鸣.植入后4例患者双侧耳鸣均消失,2例患者植入后同侧耳鸣消失对侧耳鸣如植入前,1例患者植入后同侧耳鸣消失对侧耳鸣明显减弱,1例术后7天开始同侧耳鸣开机后耳鸣停止,2例双侧耳鸣仍如植入前.结论人工耳蜗植入可缓解、抑制大部分患者的耳鸣,亦有例外,提示耳鸣可能存在多种发生机制,单纯因耳鸣实施人工耳蜗植入仍缺乏充分依据.  相似文献   
26.
目的 探讨肿瘤继发性舌咽神经痛的致病机理和外科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3年1月-2002年6月收治的3例桥小脑角肿瘤继发性舌咽神经痛的临床和病理组织学资料。结果 3例患者均为女性,分别为桥小脑角的舌咽神经鞘膜瘤、微小血管瘤样脑膜瘤和脉络丛乳头状瘤。主要临床表现是咽部和舌根部疼痛或伴有耳深部疼痛。1例行肿瘤切除及舌咽神经切断术,另2例行肿瘤切除、舌咽神经切断及迷走神经1-2支感觉支切断术,3例均取得满意疗效。3例术后出现轻度声嘶。随访平均2.3年,3例肿瘤及疼痛均无复发。结论 桥小脑角肿瘤是引起舌咽神经痛的原因之一。切除肿瘤同时行舌咽神经根及迷走神经1-2支感觉支切断是治疗肿瘤继发性舌咽神经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脑脊液鼻漏修补术失败的原因及再次手术成功的经验。方法回顾分析1983年5月~2000年11月收治的19例脑脊液鼻漏修补术失败再手术的病例资料。其中修补手术术后10 d内即发现仍有脑脊液鼻漏的12例,1个月后再次出现脑脊液漏的7例,分别采用鼻外筛窦入路、额鼻联合入路、鼻内镜入路再行手术修补。结果19例中再次手术1次修补术成功的18例,进行2次手术成功的1例,随访5~17年无复发。结论选择合适的手术径路及修补材料,准确的漏口定位和正确的漏口处理及修补方法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8.
侵及前中颅底的眶面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附1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FH)的发病特点、诊断、治疗和预后等问题。方法:通过介绍1例侵及前中颅底MFH病人的处理过程,阐述了各个重要环节的手术要点和注意事项。通过对文献的回顾,进一步认识MFH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详细的影像学检查是术前准备和手术彻底切除的关键,本例手术顺利,术后一期愈合,无并发症发生。术后放疗60Gy,半年后随访无复发。结论:MFH是发生于间叶组织的肉瘤。病理诊断是本病的唯一可靠的诊断方法。手术切除是治疗本病的首选方法,彻底切除肿瘤并配合放射治疗是防止肿瘤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29.
人工耳蜗植入后聋儿听力培建效果的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对语前聋儿音植入人工耳蜗后的听力培建历程作出评价。方法:应用(婴幼儿)听觉意义整合量表(MAIS或IT-MAIS)对22名植入Nucleus24型人工耳蜗的语前聋儿童的听力培建效果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得分与使用时间作曲线拟合。结果:患儿蝗MAIS得分在术后3-6个月即可达到较高水平,大龄聋儿畸快于低龄聋儿;问卷涉及的“对耳蜗装置的接纳、对声音的察知、声音意义的建立”这三个导面,得分依次递减。结论:人工耳蜗是(极)重芳语前聋儿童培建听力的可靠手段,培建的过程遵循听觉发展的一般规律,大龄儿童快于低龄儿童。MAIS问卷对于评价听力培建效果、指导家庭康复训练都有一定的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30.
目的 探讨内耳道内神经走行及相互吻合关系.方法 在手术显微镜下对30例成人颞骨标本进行显微解剖学研究,观察神经走行、面神经与前庭神经之间的吻合及耳蜗神经与前庭神经之间的吻合.结果 (1)30例颞骨标本中,37%(11例)的面神经在内耳道内一直在前上位置;63%(19例)的面神经从内耳道底至内耳道口过程中均有围绕前庭神经纵轴不同程度的向前下旋转,旋转范围大致在30°~90°之间,旋转的方向与耳蜗旋转的方向相同. (2)30例标本中,17%(5例)的标本没有发现前庭神经与面神经吻合支;83%(25例)的面神经与前庭神经之间存在吻合支,并且形态和数目存在差异.67%(16例)的吻合支在接近内耳道口部位;33%(8例)的吻合支在接近内耳道底的外1/3的内耳道内.吻合支直径不等,约在0.5~1 mm之间.(3)30例标本中,80%(24例)存在前庭耳蜗神经吻合支.在内耳道外1/3部位.13例标本中可明显看到一些刷状的神经纤维束直接进入球囊,15例在内耳道外1/3段有横行的吻合支,2例标本可以看到有多个吻合支,部分为两种形式共存.仅在内耳道中段有吻合支者1例;20%(6例)的标本未见有明显的前庭耳蜗神经吻合.结论 在内耳道内,神经走行关系及神经之间的吻合均存在着个体差异.熟悉这些关系有助于手术中保护神经功能,以及探讨面神经、前庭及耳蜗疾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