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1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7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6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研究人下鼻甲微血管内皮细胞的体外培养方法,为鼻腔、鼻窦相关疾病的研究提供实验基础。方法:采用手术中获得的人下鼻甲边缘黏膜及黏膜下组织,机械分离和酶解消化微血管内皮细胞,在体外条件下进行培养。分别行细胞形态学观察、细胞生长曲线的测定和培养细胞免疫荧光鉴定。结果:体外培养条件下得到人下鼻甲微血管内皮细胞,经细胞形态学观察、细胞生长曲线测定及免疫荧光鉴定证实为血管内皮细胞。结论:本研究获得的体外培养人下鼻甲微血管内皮细胞,可为鼻腔过敏性疾病和炎症性疾病的微血管病理改变及药物对鼻腔下鼻甲微血管功能影响等研究提供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62.
63.
目的 观察非血缘脐血移植对儿童急性白血病的治疗效果,从其移植并发症、长期造血及免疫重建等方面了解脐血作为干细胞来源的移植效果。方法 2例均为难治复发的急性白血病患儿,行人自细胞抗原一个位点不相合的无关脐血移植。予处理,例1采用马利兰,环磷酰胺2 氟达拉滨方案;例2用全身照射 马法兰 抗胸腺球蛋白,移植物抗宿主疾病的预防用环胞菌素A 骁悉或甲泼尼松。移植后联合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及促红细胞生成素以加速造血重建。结果 例1于 26天粒系植入, 21天出现Ⅱ度移植物抗宿主病,加用甲泼尼松治疗后控制, 120天血小板植入,于 30天人自细胞抗原配型示为供者型,随访1.5年,患者各项检查正常,未发生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疾病。例2于 27天粒系植入, 73天血小板植入,于 137天血型转为B型, 48天发生Ⅳ度肠道移植物抗宿主病,用CD25单抗治疗后控制。结论 脐血移植适合我国国情且对儿童高危白血病较为适宜,但移植后移植物抗宿主病并未明显减弱,移植前有必要进行人白细胞抗原基因分型。移植后血小板的植入延迟仍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4.
65.
以前的实验证明,胎肌液(FME)可以在体外培养中保护CFU-GM活力,减轻细胞毒药物与物理损伤对其抑制作用。FME中具有这种保护效应的成分不明,本实验证明该成分是耐酸、耐碱、耐DNA酶的,但85℃和胰蛋白酶均可使之灭活,初步认为该成分可能是蛋白质。通过透析膜的透析处理,FME的保护效应可部分地降低而非完全消失,这一现象的意义尚不明。  相似文献   
66.
目的建立小鼠侵袭性肺曲霉菌病(IPA)的动物模型。方法将90只小鼠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于接种前4天和接种前1天腹腔注射环磷酰胺200 mg/kg,通过鼻腔吸入浓度为1×1011/L烟曲霉菌孢子悬液40μl。非环磷酰胺对照组:除以0.9%氯化钠注射液(NS)代替环磷酰胺外,其余操作同模型组。环磷酰胺对照组:以NS代替烟曲霉菌滴鼻,其余操作同模型组。空白对照组:用NS代替环磷酰胺行腹腔注射,以NS代替烟曲霉菌孢子,其余操作同模型组。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组:在模型组基础上,接种真菌孢子1天后皮下注射G-CSF 20μg kg-1 d-1。通过肺组织病理、肺组织真菌培养和血清半乳甘露聚糖测定(GM试验)等确定肺侵袭性曲霉菌病模型是否构建成功。结果肺曲霉菌培养、血清GM试验和病理切片等结果均表明,模型组和G-CSF组均发生了IPA,其余各组均无IPA发生。结论成功建立了小鼠肺曲霉菌模型。  相似文献   
67.
目的:观察被照射的小细胞肺癌细胞系在外照射前后其总RNA(核糖核酸)、MDR1 mRNA(多药耐药基因的信使核糖核酸)、药物敏感性和放射敏感性的变化,从而探讨多药耐药基因是否还有其他未被揭示的新作用。方法:采用GWGP80型远距离60Co治疗机对进入指数生长期的NCI-H446小细胞肺癌细胞系进行分次外照射。用Trizol分别提取未照射细胞(S-cell,Sc)和已完成全部外照射剂量的NCI-H446细胞(R-cell,Rc)的总RNA。采用RT-PCR(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来确定两组细胞MDR1 mRNA表达的高低。通过加入丝裂霉素和逆转剂维拉帕米后的干扰来分别观察外照射前后NCI-H446细胞系存活率的变化。然后对Sc和Rc再给予不同剂量的外照射,1周后计算它们各自的集落形成率(PE)和存活率(S)。结果:在相同细胞数和相同体积的条件下,未照射组和照射组细胞总RNA的浓度分别为25.9 mg/L和16.6 mg/L;未照射组细胞其MDR1 cDNA(多药耐药基因的逆转录脱氧核糖核酸)/β-actin cDNA为1.078,照射组为1.338。在相同浓度的化疗药丝裂霉素的干扰下,照射组细胞的存活率均明显高于未照射组(P〈0.01);再加入逆转剂维拉帕米后,两组细胞的存活率则变化不大(P〉0.05)。在分别给予2 Gy和4 Gy的外照射后,照射组细胞的存活率(S)分别为(79.67±34.48)%和(23.73±8.62)%,而未照射组的分别为(51.24±11.88)%和(19.40±5.59)%,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疗药以外的损伤因素也可以使多药耐药基因表达增强,而这些损伤因素所引起的多药耐药基因的高表达均可以使细胞对后来的其他损伤因素产生耐受。因此,多药耐药基因应改称耐多种损伤基因似乎更能体现其内涵。  相似文献   
68.
病历摘要患者男,18岁。因发热、黄疸16个月于2010年11月19日入院。患者于2009年7月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40.2℃,热型无明显规律,并出现进行性加重的皮肤巩膜黄染。2009年10月19日到当地医院就诊,经临床和实验室检查考虑自身免疫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炎化)、胆囊炎等给予多种保肝药物+抗生素+激素(强的松20 mg/d)治疗50 d出院。出院后仍有发热,体温波动在38℃左右,肝脏进行性肿大,于2010年8月6日就  相似文献   
69.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inhibitory effect of Yifei Huoxue Granule (益肺活血颗粒,YFHXG) on the hypoxia-induced proliferation of rat pulmonary artery smooth muscle cells(PASMCs) and its mechanism of decreasing pulmonary arterial pressure.Methods:Twenty male Sprague-Dawley(SD)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four groups:saline,and 0.66,3.30 and 16.50 g/kg of YFHXG groups,the saline and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YFHXG were given twice daily for 7 days,respectively.Serum-pharmacology method was used in the preparation of YFHXG serum.Tissue block anchorage was employed in the primary culture of rat PASMCs.The PASMC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normoxia group,hypoxia group,and hypoxia+YFHXG group (0.66,3.30 and 16.50 g/kg doses of YFHXG-treated serum groups,exposed to hypoxic condition).PASMCs in normoxia and hypoxia group were cultured with saline serum,hypoxia+YFHXG groups were cultured with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YFHXG serum.Cell viability was assessed with 3-(4,5-dimethylthiazol-2-yl)-2,5- diphenyltetrazolium bromide(MTT) assay.Cell cycle was analyzed using flow cytometry.In addition,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alpha(HIF-1α) protein expression was evaluated by immunocytochemistry analysis,the concentration of intracellular 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 and Ca2+ were determined by laser scanning confocal microscopy(LSCM).Results:MTT assay and flow cytometry showed that hypoxia could directly activate the proliferation of PASMCs,while YFHXG dose-dependently inhibited hypoxia-induced proliferation of rat PASMCs.Immunocytochemistry showed that hypoxia enhanced HIF-1αprotein expression,and LSCM showed that hypoxia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tracellular ROS and Ca2+,while YFHXG decreased the expression of HIF- 1αand attenuated the hypoxia-induced increase in intracellular concentration of ROS and Ca2+.Conclusions: YFHXG could inhibit hypoxia-induced proliferation of rat PASMCs,which may decrease pulmonary arterial pressure and vascular remodeling.The anti-hypoxia effect of YFHXG may be explained by its regulation of HIF-1α expression and of the levels of intracellular ROS and Ca2+.  相似文献   
70.
本研究观察rhTPO有无促进骨髓纤维化的作用。用改良Dexter培养法进行体外不同浓度rhTPO作用下的基质细胞培养,在培养的不同时间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用细胞化学方法观察细胞ALP、PAS、AS—DNCE及纤维染色的变化,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纤维连接蛋白,及层黏蛋白和Ⅳ型胶原的变化,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抗原。结果表明:rhTPO可刺激基质细胞增殖,且随浓度增加而增高;细胞增殖活性随浓度增加而增强,但不随作用时间延长而增加;培养第3天,各组细胞明显贴壁,细胞呈椭圆形,第7天可见散在分布的梭形细胞,第12—14天,细胞排列呈一定的方向性,似漩涡状,细胞为长梭形,70%-80%的瓶底被细胞覆盖。第16—18天细胞覆盖达90%以上,细胞形态均为螺旋状排列的长梭形,类似成纤维细胞形态,瑞氏-姬姆萨染色显微镜下观察主要为成纤维细胞,还有极小部分巨噬细胞,内皮细胞和脂肪细胞,对照组与实验组之间无明显差异。培养14—42天的贴壁细胞,PAS显示为阳性,ALP染色和氯醋酸AS—D萘酚酯酶染色显示为弱阳性,对照组与实验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用Masson氏三色和Gomori染色法染色,胶原纤维和网状纤维显示均为阴性;纤维连接蛋白,层黏蛋白和Ⅳ型胶原染色在对照组与实验纽均显示为阳性,但实验组阳性均似稍强,这种阳性并没有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增强;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到随着培养时间延长,细胞表面的绒毛、纤维从无到有,细胞从单层到多层,并逐渐出现新生成的纤维细胞,但对照组与实验各组之间未见明显差异;rhTPO对CD34、CD45、CD105、CD106、CD166的表达无明显影响。结论:rhTPO不影响基质细胞的组织化学特性,纤维染色和扫描电镜观察也未发现有促进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