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7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44篇
内科学   73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74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血管内超声(IVUS)指导下支架膨胀不全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分析同时行术前和术后IVUS检查的102例患者(102个罪犯病变),包括临床特征、造影资料和IVUS数据;支架膨胀率定义为100×最小支架横截面积/参考管腔面积,以中位数分成两组:支架膨胀相对不良组[(66.2±8.8)%]和支架膨胀相对良好组[(88.9±8.0)%],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比较两组患者血管病变特征,分析支架膨胀不良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支架膨胀不良组有更多的造影下钙化病变(37.3%vs17.7%,P<0.05)和IVUS下钙化病变(76.5%vs56.9%,P<0.05),更大的最大钙化角度[85毅(26毅,120毅)vs28°(0°,102毅),P<0.05],更长的病变长度[(38.5±10.1)mmvs(30.1±11.4)mm,P<0.01)],更小的最小支架内面积[(6.0±1.9)mm2vs(7.7±2.2)mm2,P<0.01]。多变量回归分析发现最大钙化角度(OR=1.21,95%CI:1.02~1.44,P<0.05)和病变长度(OR1.51,95%CI1.12~2.04,P<0.01)是支架膨胀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预测支架膨胀不良的截点,最大钙化角度是80°,AUC0.643(P<0.01);而病变长度截点是32mm,AUC0.715(P<0.01)。结论尽管有非顺应性后扩球囊辅助扩张,IVUS下支架膨胀不全并不少见,浅表钙化最大角度和病变长度是支架膨胀不全的重要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72.
目的:研究本心脏中心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植入后电风暴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分析和比较因I级预防和II级预防接受ICD治疗的患者的基础疾病特征、室性心律失常、电风暴事件及电风暴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共植入ICD 231例,随访(30.2±23.5)个月。I级预防98例,II级预防133例。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发生率22.9%(53/231);其中I级预防组中发生率7.1%(7/98),显著低于II级预防组34.6%(46/133)(P<0.01)。共20例(8.7%)发生电风暴,发生在II级预防组中19例(14.3%),12例(60.0%)经历≥2次电风暴事件,即电风暴再发。83.3%(10/12)电风暴再发者在第1次事件后的1年内再发电风暴。左心室射血分数30%~40%(OR 4.861,95%CI 1.483~15.932,P<0.01)和II级预防患者(OR 10.211,95%CI 1.304~79.942,P<0.01)是电风暴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电风暴在ICD患者群中的发生率并不少见,电风暴再发多见于初发后1年内。明显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和II级预防者电风暴再发危险性增大。  相似文献   
73.
周浩  黄伟剑  计光  张怀勤 《浙江医学》2011,33(6):840-842
目的 观察加倍负荷剂量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因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入院,并接受急诊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患者98例,分为观察组(加倍负荷剂量替罗非班+PCI)48例和对照组(常规负荷剂量替罗非班+PCI)50例.观察两组PCI术前、术后TIMI血流情况、术后心电图ST段回落指数、术后30d射血分数(EF)、30d主要心血管事件(心绞痛、再次心肌梗死和死亡)及出血、血小板减少症、输血等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PCI术前梗死相关血管各级TIMI血流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PCI术后即刻达TIMI 3级血流比例(95.8%)高于对照组(78.0%)(P<0.05),PCI术后30min达TIMI 3级血流比例(97.9%)高于对照组(86.0%)(P<0.05),术后心电图ST段回落指数(75.0%)高于对照组(57.0%)(P<0.05).观察组30d心脏EF(44.2%)高于对照组(37.0%)(P<0.05),30d内主要心血管事件(心绞痛、再次心肌梗死和死亡)的发生率(4.2%)低于对照组(14.0%)(P<0.05).两组出血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加倍负荷剂量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直接PCI治疗中可改善术后TIMI血流,降低心血管事件,且不增加出血的风险.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内源性H2松弛素(H2RLX)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表达以及与NYHA分级的关系,研究其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预测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2年12月住院患者140例,慢性心力衰竭组109例,对照组31例。2组患者均予入院第1天清晨平卧、静息状态下抽取静脉血以检测LDL-胆固醇、血红蛋白、空腹血糖、肌酐清除率、脑钠肽(BNP)等,用ELISA法检测血H2RLX、I型胶原的表达量,心脏超声评估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1慢性心力衰竭组血浆H2RLX水平[0.604(0.419~0.743)pg/m L],与对照组[0.390(0.355~0.425)pg/m L]比较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NYHA分级越高,慢性心力衰竭组H2RLX和I型胶原升高趋势越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H2RLX与I型胶原呈显著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885,P<0.001);4H2RLX水平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半年内心血管事件预后有预测作用。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中H2RLX表达升高,其可能参与心室纤维化过程;血浆H2RLX水平有助于慢性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评估,并对心血管事件的预后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75.
心脏再同步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therapy,CRT)被推荐来治疗充分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后NYHA分级仍在Ⅲ级或不必卧床的Ⅳ级、窦性心律、左心室射血分数≤35%、QRS时限≥120 ms的心力衰竭患者[1]。但对CRT的反应个体间存在着显著差异[2-4],有些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显著,左室完全逆转重构,左室功能几乎正常;而有些患者临床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小剂量阿司匹林对冠心病患者的阿司匹林抵抗(AR)现象及防治措施。方法:经冠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患者130例,服用阿司匹林1天100mg,≥1周后,检测血小板聚集率(PAG)。130例随机分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两组。两组均口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组同时加用氯吡格雷,1天75mg,7天后复查PAG。满足花生四烯酸(AA)诱导的PAG≥20%、ADP诱导的PAG≥70%两项者为AR;仅满足其中一项为阿司匹林半抵抗(ASR)。结果:130例患者中AR27例(20.77%),ASR25例(19.23%),AR ASR为40.00%。氯吡格雷组加用氯吡格雷后PAG显著降低,AR、AR ASR患者显著减少(P均<0.01),AR患者显著少于阿司匹林组(P<0.05);阿司匹林组PAG、AR、ASR、AR ASR无显著变化(P均>0.05)。结论:氯吡格雷能加强抗血小板疗效,可用于防治AR。  相似文献   
77.
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是介入治疗的难点,普通球囊单纯扩张和斑块消蚀术及支架术,存在着即刻效果差、成功率低、并发症多及再狭窄率高等缺点。本院从2003年10月起应用药物涂层支架,采用Culotte或Crush技术治疗冠状动脉(冠脉)分叉病变18例,现将治疗效果及近、中期随访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发生原因、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84例安装永久起搏器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发生并发症共33例,发生率为11.6%,其中囊袋血肿10例、电极脱位10例、起搏器综合征5例、感知+起搏障碍2例、囊袋破溃2例、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2例、脑梗死2例。结论加深对起搏器常见并发症的了解、重视术前预防、术中规范熟练操作、加强术后随访,早期发现并积极处理各种并发症,可显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9.
美托洛尔对高血压血液动力学的急性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二维及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观察30例高血压病患者首次口服美托洛尔后其血液动力学的即效应。口服美托洛尔50mg后,血压、心率明显下降,血管顺应性、外周阻力增加;左心形态结构无明显改变;左室收缩功能指标FS、EF、CO、CI明显下降,左室舒张功能参数E、EI增加,A、AI、A/E、AI/AI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80.
冠状动脉心肌桥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心肌桥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1015例中的20例心肌桥,结果:左前降支肌桥19例,右冠后降支1例,狭窄程度Ⅰ级3例,Ⅱ级8例,Ⅲ9例,全部病例均有胸痛,胸闷症状,17例有心肌缺血心电图改变。经β受体阻滞剂和(或)钙离子阻滞剂治疗后患症状缓解;随访0.5-5年,无一例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心脏性猝死和急性左心功能不全。结论:冠状动脉心肌桥可导致心肌缺血,对有症状的心肌桥患应积极治疗,采用β受体阻滞剂和(或)钙离子阻滞剂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