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34篇 |
免费 | 37篇 |
国内免费 | 30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2篇 |
妇产科学 | 5篇 |
基础医学 | 29篇 |
口腔科学 | 7篇 |
临床医学 | 156篇 |
内科学 | 55篇 |
神经病学 | 18篇 |
特种医学 | 20篇 |
外科学 | 81篇 |
综合类 | 218篇 |
预防医学 | 90篇 |
眼科学 | 12篇 |
药学 | 117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63篇 |
肿瘤学 | 2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23篇 |
2022年 | 22篇 |
2021年 | 29篇 |
2020年 | 31篇 |
2019年 | 25篇 |
2018年 | 18篇 |
2017年 | 20篇 |
2016年 | 22篇 |
2015年 | 28篇 |
2014年 | 41篇 |
2013年 | 55篇 |
2012年 | 82篇 |
2011年 | 56篇 |
2010年 | 55篇 |
2009年 | 58篇 |
2008年 | 85篇 |
2007年 | 64篇 |
2006年 | 37篇 |
2005年 | 47篇 |
2004年 | 25篇 |
2003年 | 20篇 |
2002年 | 16篇 |
2001年 | 8篇 |
2000年 | 9篇 |
1999年 | 5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6篇 |
1995年 | 3篇 |
1985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目的 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对急性肺损伤(ALI)患者血清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表达及凝血系统功能的影响.方法 ALI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予以治疗原发病、机械通气、激素治疗、抗感染、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20 mL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共3 d.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3 d后测定血清PAF、血栓素B_2(TXB_2)和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参数及血气分析.比较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清PAF、TXB_2和PT、APTT、FIB、血小板参数及血气分析变化.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氧合均改善,PAF和TXB_2下降,PT、APTT延长,FIB下降,血小板参数改善(均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氧合显著改善,PAF和TXB_2显著下降,PT、APTT显著延长,FIB显著升高,血小板参数显著改善(P<0.01或P<0.05).但两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丹参能减少ALI患者PAF的表达,改善ALI患者高凝状态和氧合,为临床早期治疗ALI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2.
目的 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急性肺损伤(ALI)大鼠肺水通道蛋白1(AQP1)表达的影响及在肺水肿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40只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AngⅡ受体阻滞剂预处理组及治疗组,每组10只.采用失血性休克-内毒素二次打击建立大鼠ALI模型.预处理组静脉注射脂多糖(LPS)前30 min注射AngⅡ受体阻滞剂30 μg/kg,注射LPS后30 min注射30 μg/kg生理盐水;治疗组注射LPS前30 min注射30 μg/kg生理盐水,注射LPS后30 min再注射AngⅡ受体阻滞剂30 μg/kg;模型组注射LPS前、后均给予30 μg/kg生理盐水.制模后6 h处死大鼠,取下腔静脉血,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取肺组织,计算湿/干重(W/D)比值,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肺组织AngⅡ表达,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测定AQP1 mRNA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ALI大鼠血清TNF-α水平及肺组织W/D比值、AngⅡ表达明显增加,AQP1 mRNA表达明显减少.预处理组及治疗组血清TNF-α水平(μg/L)较模型组明显减少(4.79±0.24、5.55±0.36比6.34±0.31,均P<0.05),肺组织W/D比值减小(4.34±0.23、4.85±0.20比5.41±0.26,均P<0.05),AQP1 mRNA表达明显增加(0.854±0.067、0.727±0.081比0.358±0.071,均P<0.05);而AngⅡ表达(ng/g)有所降低(172.19±15.82、202.82±20.47比245.88±26.3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QP1 mRNA表达与AngⅡ表达和肺组织W/D比值均呈负相关(r1=-0.782,r2=-0.726,均P<0.05).结论 ALI时AngⅡ可能直接或通过炎症介质下调肺脏AQP1 mRNA表达,为肺水肿形成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3.
目的 探讨口服活性炭和甘露醇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的毒物清除作用.方法 2004年1月至2009年12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1例重症AOPP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活性炭吸附毒物和甘露醇导泻治疗组,n=21)和对照组(未用活性炭吸附毒物和甘露醇导泻治疗组,n=20).两组患者均进行AOPP急救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阿托品化时间、抢救成功率和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 试验组阿托品化时间、抢救成功率和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3.60±1.6)h vs.(17.5±13.4)h;(4.1±1.45)d vs.(8.00±2.13)d;100% vs.(70.0±4.7)]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活性炭和甘露醇联合应用较传统洗胃法更能有效清除进入体内的有机磷农药,且能缩短患者阿托品化时间和住院时间,进一步提高AOPP的抢救成功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44.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是神经系统特异性蛋白质,主要存在于神经元胞浆中,神经元损伤时NSE逸出,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脊液和外周血液,测定血清NSE含量可以了解神经元损伤程度.心搏骤停患者经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后25%~50%能够恢复自主循环,但出院率只有2%~14%,主要是因顽固性脑损伤[1].本研究通过观察心肺复苏后患者血清NSE含量变化,在临床上早期评估心搏骤停后脑损伤情况. 相似文献
145.
目的:探讨扩散加权成像(DWI)表现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在宫颈癌分期、放化疗短期疗效预测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对68例治疗前的宫颈癌患者,行常规MRI及DWI检查,将常规MRI分期、常规MRI结合DWI分期与病理分期进行对照,比较两种方法对宫颈癌分期准确性的差异。测量宫颈癌各期的ADC值,分析ADC值与宫颈癌分期的相关性。对38例行放化疗的宫颈癌患者进行追踪复查,将疗效分为完全缓解组(CR)组和部分缓解组(PR)组,比较两组患者放化疗前的ADC值的差异。结果(1)常规MRI序列漏诊1例Ib期,常规MRI结合DWI检出全部病例,常规MRI对IIa期分期符合率85%,而与DWI联合应用符合率达95%,但两种方法无统计学意义。(2)对宫颈癌各期的ADC值进行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宫颈癌的分期与ADC值无相关性。(3)38例行放化疗的宫颈癌患者,25例CR组治疗前ADC均值1.02×10-3 mm2/s,13例PR组治疗前ADC均值1.14×10-3 mm2/s,采用t检验法比较两组ADC值,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CR组ADC值低于PR组。结论常规MRI序列联合DWI对于宫颈癌的检出及分期更准确,ADC值对放化疗短期疗效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46.
咯血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在乡村卫生所或社区卫生站工作中,接诊咯血病人应首先明确病因,并分析病情的的严重程度,现场积 相似文献
147.
肠黏膜的分泌旺盛与吸收障碍、肠蠕动加快,致排便频率增加,粪质稀薄,含有异常成分者,称为腹泻。腹泻的发生大多数由肠黏膜分泌增加、肠蠕动过快与肠吸收障碍引起。 相似文献
148.
犬粪便棘球绦虫抗原的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法建立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检测犬粪便棘球绦虫虫体抗原的方法并评价其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实验犬12只,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用活化绵羊源原头蚴(G1型)作人工感染;感染后08周内收集粪便,56 d宰杀实验犬,收集成虫;制备成虫抗原和虫体代谢/分泌抗原,蛋白酶K处理抗原并分别免疫成年绵羊和新西兰白兔;绵羊抗血清用80%饱和硫酸铵沉淀、透析,兔抗血清过IgG亲和层析柱,分别获得纯化抗体;观察犬粪便在PBS液中-80 ℃冷冻3 d或在含1% Formalin 的PBS液中70 ℃80 ℃加热8 h的处理方法对检出结果的影响.运用该方法对四川省甘孜县达通玛区4个乡的580只家犬吡喹酮每6月一次驱虫前后的粪抗原进行监测.结果 试验系统的敏感性为92.3%,特异性为80%;粪抗原从感染后的第23周可检出;两种样品处理方法都可以灭活虫卵但不影响检出效果;检测方法可同时用于对细粒棘球绦虫和多房棘球绦虫感染的诊断;达通玛区家犬粪抗原阳性率从2000年的50%下降到2005年的17%.结论 检测方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推荐粪便用加热的方法处理可以灭活虫卵以防止生物污染;该方法可以在基层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9.
安眠药是临床上的常用药物,种类较多,以苯巴比妥、司可巴比妥(速可眠)、氯丙嗪、地西泮(安定)、奋乃静等最为常用。安眠药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少量服用可催眠,过量则可致中毒。若被吸收的药量超过常用量的15倍时,可因呼吸抑制而致死。 相似文献
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