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32篇
  免费   187篇
  国内免费   76篇
耳鼻咽喉   73篇
儿科学   36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133篇
口腔科学   56篇
临床医学   554篇
内科学   225篇
皮肤病学   14篇
神经病学   51篇
特种医学   339篇
外科学   140篇
综合类   669篇
预防医学   295篇
眼科学   52篇
药学   224篇
  3篇
中国医学   289篇
肿瘤学   34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85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83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76篇
  2014年   155篇
  2013年   143篇
  2012年   173篇
  2011年   196篇
  2010年   190篇
  2009年   189篇
  2008年   162篇
  2007年   166篇
  2006年   147篇
  2005年   121篇
  2004年   151篇
  2003年   115篇
  2002年   96篇
  2001年   94篇
  2000年   88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992.
目的调查目前慢性鼻窦炎(CRS)鼻窦CT报告对临床诊疗关注的鼻窦病变和解剖变异(或异常)的描述情况,并对描述较少的病变和解剖变异(或异常)进行总结分析,提高报告质量。方法于2020年3月在全国范围内对书写鼻窦CT报告医师通过电子问卷调查鼻窦CT报告描述鼻腔鼻窦病变和解剖变异(或异常)的情况,并比较分析不同级别医院、职称、工作年限、亚专业以及不同学历的医师对这些病变和解剖变异(或异常)描述的情况。结果共获有效问卷6525份。分别有97.7%、97.7%和92.8%报告医师在报告中描述鼻窦腔内黏膜增厚、鼻甲肥大或鼻中隔偏曲、鼻窦内占位性病变,居前三位;仅35.0%、26.9%和22.5%报告医师在报告中描述额隐窝狭窄或密度增高影、圆孔或翼管骨质缺损以及筛前/后动脉管位置,居后三位。对于描述较少的易导致手术并发症或术后复发的解剖变异(或异常),三级医院、头颈部放射专业、高级职称和工作30年以上医师在报告中对这些描述比例显著高于其他医师(P<0.05)。结论CRS鼻窦CT报告对鼻窦内病变描述较好,而对部分易造成手术并发症或术后复发的解剖变异(或异常)关注较少,需采取相应措施提高报告质量。  相似文献   
993.
目的为构建羊口疮病毒F1L和B2L基因真核表达质粒,同时验证其在MDBK细胞中的表达。方法本试验以pVAX1为真核表达载体,在前期构建的克隆质粒pMD18-T-B2L和pMD18-T-F1L基础上,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VAX1-F1L和pVAX1-B2L,对其分别进行双酶切和测序鉴定,将鉴定正确的真核表达质粒pVAX1-F1L和pVAX1-B2L转染至MDBK细胞,采用RT-PCR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检测目的基因表达。结果双酶切鉴定和序列测定表明真核表达质粒pVAX1-F1L和pVAX1-B2L构建成功,RT-PCR和IFA同时验证目的基因在MDBK细胞浆中能瞬时表达。结论本试验构建成功的真核表达质粒为下一步羊口疮病毒核酸疫苗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分期Fowler-Stephens(F-S)的实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6月至2009年5月分期F-S手术治疗的26例腹腔内高位隐睾患儿的临床资料.26例患儿年龄1岁6个月至10岁,平均54个月.左侧11例,右侧15例.F-S一期手术在腹腔镜下完成,二期手术经腹股沟开放手术完成,两期手术间隔时间6个月,平均随访时间29.6个月.手术前后检查睾丸位置,超声测量睾丸大小,将患睾术前术后体积与健睾比较.结果 26例患儿睾丸均无张力降入阴囊内,术后16例获随访,其中1例睾丸萎缩,15例术后不同时段(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4年、>4年)彩超血流信号无异常,对应时段患睾与健睾体积之比分别为0.77、0.57、0.73、0.72、0.66,而术前相应的患睾与健睾体积之比分别为0.65、0.54、0.63、0.47、0.47.显示术后不同时段患睾与健睾平均体积之比较术前变大.二期术后6个月至1年获得集中随访9例,患睾术前体积0.297 mL,术后为0.603 mL,经配对t检验,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经腹腔镜探查证实睾丸位于腹腔内、无萎缩、精索血管长度不足以保证将睾丸无张力降至阴囊内理想位置者,可采用分期F-S手术,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995.
<正>目前,临床上每个科室都存在着很多基础药品,针对基础药品的置放,每个科室也都做了相关的管理。比如有醒目标识、固定地点、每天或每周有专人清点摆放等,但是鉴于临床工作繁忙,每天穿梭于治疗室的护士多,快节奏的工作状态中难免会发生治疗室的一些基础药品使用后混放。若管理不当,存放不妥,容易造成摆放杂乱、积压过期、忙中拿错的现象[1],以致于可能造成药品使用错误的风险。为此,我科将收纳篮应用于治疗室  相似文献   
996.
目的研究自然杀伤T细胞(NK T细胞)在慢性生殖道炎症患者精液中的表达.方法筛选40例罹患生殖道炎症患者精液标本及20例正常精液标本,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NK T细胞在患者精液中的表达.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在患者精浆检测炎性细胞因子:白介素6(IL-6),IL-17及γ-干扰素(IFN-γ).运用SPSS软件对NK T细胞百分率和精子密度、活力和存活率分析,同时对精液IL-6、IL-17以及IFN-γ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 NK T细胞在一部分慢性生殖道炎症患者中数目显著增高(n =20),而正常组则未能检测到其表达;NK T细胞数目与精子浓度、活力及存活率具有显著负相关性;在NK T细胞高表达组,NK T细胞数量与精浆IL-6、IFN-γ浓度具有显著相关性,但与精浆IL-17不具有显著相关性.结论在慢性生殖道炎症中NK T细胞增殖可伴随对精子的自身免疫反应,其通过释放IL-6、IFN-γ等影响精子质量.  相似文献   
997.
目的:观察颐脑解郁方治疗肾虚肝郁型帕金森病抑郁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的影响。方法:将60例肾虚肝郁型帕金森病抑郁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在常规抗帕金森药物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帕罗西汀片治疗,研究组再联用颐脑解郁方,干预8周后,评定两组治疗前后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总分、HAMD筛选因子评分、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评分的变化,观察治疗前后血清5-HT、NE水平的变化。 结果:研究组的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HAMD评分、UPDRS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且研究组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HAMD筛选因子评分较前均明显下降(P<0.05),且研究组的抑郁情绪、早醒、工作和兴趣、胃肠道症状等筛选因子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相较于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中5-HT、NE水平均显著上升(P<0.05),且研究组5-HT、NE的上升更为明显(P<0.05)。结论:颐脑解郁方可改善肾虚肝郁型帕金森抑郁患者的抑郁症状,其机制可能与升高5-HT、NE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外固定架固定术联合vsd负压引流技术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9月于我院就诊的60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则给予vsd负压引流外固定架固定术治疗,术后对2组患者进行随访,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结果:经过4~16个月随访后发现,观察组在创面愈合率、平均住院天数、换药频率等指标比较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外固定架固定vsd负压引流术能稳定骨折、有效封闭创面、修复时间短且愈合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99.
为分析神经梅毒的临床特征,探讨其诊断和治疗。笔者回顾性分析7例神经梅毒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结果7例患者中男4例,女3例患者血清、脑脊液RPR及TPPA均阳性。可见神经梅毒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无特异性,首诊易误诊,血清和脑脊液梅毒抗体检查阳性可确诊。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通过阻断BCL11A基因治疗重型β地中海贫血的可能性。方法对6例确诊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者,CD34+免疫磁珠分离外周血CD34+胞后培养与诱导分化成体外原代红系细胞。培养第11天时处理组电转方法将针对BCL11A的siRNA电转入细胞,对照组导入随机siRNA,继续培养3天后以实时荧光定量检测XL和L型BCL11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BCL11A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BCL11A siRNA干扰组BCL11A mRNA表达水平下降0.48倍,γ-珠蛋白基因mRNA表达水平上升1.51倍。结论 BCL11A可作为重新激活HbF治疗β-地贫的分子靶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