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7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17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7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25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93篇
预防医学   11篇
眼科学   12篇
药学   103篇
  1篇
中国医学   82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82.
目的观察紫外线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T淋巴细胞Fas抗原的影响。方法将30例SLE患者分为活动期组(A)和非活动期组(B),另设健康对照组(C)15人。采静脉血进行淋巴细胞分离及培养(其中一个培养板进行紫外线照射)后,用双标荧光法分析并获得CD+Fas+细胞百分数。结果在未经紫外线处理的A组Fas表达均显著高于B组(q=9.45,P<0.01)和C组(q=10.71,P<0.01)。B组及C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1.10,P>0.05);而在经紫外线处理后的A组及B组Fas表达均明显上调(P<0.01)。同时,三组之间q检验显示q值分别为17.29,9.64和7.53,P值均小于0.01,说明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SLE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在紫外线的刺激下更敏感地上调Fas抗原的表达。因此,很可能通过此途径进一步促进T淋巴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83.
目的 探讨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aRA)患者趋化因子受体CCR4在外周血CD4+T细胞的表达及其意义,并对该表达与血清重要细胞因子水平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方法流式细胞计数方法对12例aRA患者和10名健康对照者外周血CD4+T细胞表面CCR4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0及干扰素(IFN)-γ的水平并记录患者相关临床及实验室资料.分析及评价aRA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CD4+CCR4+T细胞百分数(CD4+CCR4+T%)与TNF-α、IL-10、IFN-γ的血清水平及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aRA组外周血CD4+CCR4+T%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aRA组血清TNF-α(P<0.01)、IL-10(P<0.01)及IFN-γ(P<0.01)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在检测的细胞因子中,aRA患者血清IL-10水平与CD4+CCR4+T%呈明显正相关关系(r=0.66,P<0.05).在临床指标中,CD4+CCR4+T%与aRA患者Lunsbury关节指数、血沉、C反应蛋白及血小板计数呈明显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 CCR4在CD4+T细胞趋化至病变关节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外周血CD4+CCR4+T%与血清IL-10水平密切相关;该百分数可以作为临床评价RA活动性的一个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甘遂中大戟二烯醇的HPLC定量分析方法的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方法:通过分析测量过程,确定并简化不确定度来源;利用HPLC法测定甘遂中大戟二烯醇的方法验证数据及样品代表性试验数据,通过统计学方法,量化不确定度分量;计算合成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结果与结论:用HPLC法测定甘遂中大戟二烯醇的扩展不确定度为12%。本文采用的评定方法可为HPLC法含量测定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5.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法测定血清中苯妥英钠、苯巴比妥和卡马西平的浓度。方法血清样品经乙腈沉淀蛋白后进样分析。色谱柱为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水(28∶72),流速:0.3m L·min-1,检测波长220 nm,柱温20℃。结果苯妥英钠、苯巴比妥和卡马西平的血清浓度分别在2.5~80.0,5.0~160.0,1.0~32.0μg·m L-1线性关系良好,日内、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7.28%,提取回收率为96.18%~103.89%。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测定血清中苯妥英钠、苯巴比妥和卡马西平的浓度。  相似文献   
86.
目的 客观评价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不同保守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经阴道B超明确诊断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44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35例接受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B超监测下清宫术的患者归为I组,9例患者使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B超监测下清宫术的归为Ⅱ组。结果 两种治疗方法均取得成功,无一例转手术治疗。两组患者清宫术时出血量:Ⅰ组(35±9.75)mL和Ⅱ组(252±7.56)mL,相比明显减少(P<0.05);住院天数:Ⅰ组(6±1.56)d和Ⅱ组(13±3.28)d相比明显缩短(P<0.05);清宫术前β-HCG下降比:Ⅰ组(84±5.43)%和Ⅱ组(39±6.04)%相比明显下降(P<0.05)。结论 对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患者,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可以明显减少清宫术中出血量及缩短住院天数,且β-HCG下降明显。  相似文献   
87.
目的对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术患者围术期使用带有呼吸功能训练装置的医用多功能胸带,探讨该胸带对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1月在我院行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患者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28例,对照组术后使用传统多头胸带,观察组术后使用我院研发的医用多功能胸带,观察两组患者术前1 d和术后第7 d的血氧饱和度、肺功能指标,以及术后首次下床时间、日活动总量、排气排便、肺部并发症(肺不张、肺部感染、皮下气肿)的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前肺功能指标略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7 d患者肺功能最大通气量(MVV)、用力肺活量(FVC),1秒用力呼气量(FEV1)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活动后末梢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首次下床时间和排气排便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5),日活动总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术后肺部并发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术患者围术期使用医用多功能胸带可改善患者肺功能,促进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增加活动总量,并降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8.
在通过性能验证的前提下,北京天坛医院以血浆为样本对全院正在使用的即时检验(POCT)血糖仪进行室间质量评价(EQA)一致性评价,从样本处理、检测操作等方面综合评价上报结果,有效实现全面质量控制。同时,通过评估各科室血糖仪在全院POCT血糖检测体系中所处水平,督促使用科室关注检测结果、加强培训、提高检测水平。  相似文献   
89.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丹红注射液中丹参素和原儿茶醛含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BEH ShieLd PR18色谱柱(2.1 mm ×100.0 mm,1.7μm),以甲醇-(体积分数)0.5%冰醋酸水溶液(11:89)为流动相,流速0.2 mL·min-1,检测波长279 nm,柱温30℃。结果:丹参素和原儿茶醛的峰面积与含量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r=0.9999),两种成分的回收率分别为100.03%和99.22%,RSD值分别为0.08%和0.59%,三批丹红注射液中丹参素的含量为1.4599~1.4759 g·L-1,原儿茶醛的含量为0.2290~0.2360 g·L-1。结论:所建立的丹红注射液中丹参素和原儿茶醛含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法简便、准确、快速,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了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0.
据WHO调查,手术室空气中的含菌量与切口感染率发生有关,若浮游菌总数降至180 cfu/m3以下,感染的危险性就大为降低[1].我院根据国家2002年颁布的<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规范>,筹建并于2004-01启用了洁净手术室.几年来的探讨摸索,总结了一整套规范的洁净手术室管理方法,收效显著.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