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4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9篇
耳鼻咽喉   4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9篇
内科学   2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119篇
预防医学   27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48篇
  1篇
中国医学   146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21.
湿邪作为中医外感和内伤的重要致病因素,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诸多症状与多湿环境、多湿体质、湿邪阻遏气机、湿邪困脾、脾肾阳虚等密切相关,故充分了解其病机关键,掌握核心治法是治疗该病的重点。以"湿邪致病"为理论引导,经过大量文献梳理及反复临床实践,从中医病因病机及西医生理病理机制方面揭示湿邪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内在联系,以"温肾健脾调枢法"为基本治则,以期更有针对性地为临床诊疗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22.
目的建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大鼠模型,从大鼠一般情况、大便性状、腹壁撤退反射(abdominalwithdrawalreflex,AWR)评分及组织病理学观察温肾健脾法干预IBS—D的效果。方法72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温肾健脾方高、中、低剂量组和对照组共6组,每组12只。参照AL—ChaerED造模方法成功建立IBS—D大鼠模型,造模结束后,治疗组分别予温肾健脾方免煎剂高、中、低剂量灌胃治疗,对照组予四神丸方免煎剂灌胃,模型组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给药2周。观察用药前后大鼠一般情况、大便性状、大鼠AWR及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治疗后各组大鼠一般情况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温肾健脾方高、中剂量组大鼠的改善情况优于温肾健脾方低剂量组和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各组大鼠体重相对增长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模型组及温肾健脾方低剂量组比较,温肾健脾方高、中剂量组和对照组大鼠在4h内排便粒数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温肾健脾方高、中剂量组大鼠4h内粪便Brist01分级评分、平均稀便级和粪便干湿比重均低于对照组和温肾健脾方低剂量组(P〈0.05)。在球囊扩张的容量为1.5mL时,温肾健脾方高、中剂量组AWR评分低于对照组和温肾健脾方低剂量组(P〈0.05);各组大鼠组织标本大体观与病理学观察均未见器质性改变。结论此批模型大鼠进行内脏高敏感性IBS—D研究可靠;温肾健脾法能减少IBS-D大鼠排便粒数、降低Brist01分级评分、平均稀便级和粪便干湿比重,在一定程度能降低大鼠内脏高敏感性。  相似文献   
423.
目的:探讨微小RNA?448(miR?448)对口腔鳞癌细胞增殖调控作用,筛选并验证相关靶基因。方法:RT?qPCR检测miR?448在人口腔鳞癌临床标本中表达;miR?448抑制物转染口腔鳞癌细胞系Cal?27细胞,MTT实验研究miR?448抑制物对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细胞划痕实验检测miR?448抑制物对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3种基因预测软件筛选出miR?448的可能下游靶基因,实验验证miR?448对靶基因的调控作用。结果:RT?qPCR分析发现miR?448在15对OSCC组织内表达显著升高。与对照组相比,转染miR?448抑制物后,Cal?27细胞增殖及迁移能力明显下降;Western blot、RT?qPCR结果显示SPARCL1基因的表达量升高;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确定miR?448与SPARCL1基因在3′ UTR区存在位点结合。结论:miR?448在人口腔鳞癌临床标本中呈高表达。miR?448与SPARCL1?3′ UTR的结合,下调 SPARCL1的表达,在口腔鳞癌细胞中发挥癌基因的作用,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与迁移。  相似文献   
424.
目的分析0-36个月婴幼儿226 Hz和1000 Hz探测音声导抗结果,探讨在临床上如何选择226 Hz和/或1000 Hz探测音声导抗方法将1645例(共3290耳)0-36个月婴幼儿按听力评估结果分为两个大组:听力正常组938例(1876耳)和听力异常组707例(1414耳),按月龄分为七个小组:第一组:新生儿(≦28天)54例(108耳),其中听力正常组34例(68耳);第二组:23月龄355例(710耳),其中听力正常组149例(298耳);第三组:43月龄355例(710耳),其中听力正常组149例(298耳);第三组:46月龄537例(1074耳),其中听力正常组201例(402耳);第四组:76月龄537例(1074耳),其中听力正常组201例(402耳);第四组:79月龄236例(472耳),其中听力正常组143例(286耳);第五组:109月龄236例(472耳),其中听力正常组143例(286耳);第五组:1012月龄97例(194耳),其中听力正常组62例(124耳);第六组:1312月龄97例(194耳),其中听力正常组62例(124耳);第六组:1324月龄259例(518耳),其中听力正常组249例(498耳);第七组:2524月龄259例(518耳),其中听力正常组249例(498耳);第七组:2536月龄107例(214耳),其中听力正常组100例(200耳)。结果正常组226 Hz和1000 Hz探测音鼓室声导抗图均存在正峰,并且均以宽大的单峰型最多见,少数为双峰型.其中226 Hz单峰1403耳(74.79%),双峰290耳(15.46%);1000 Hz单峰1407耳(64.07%),双峰175耳(5.17%).第一至第五月龄组组间1000Hz与226Hz探测音声导抗正常和异常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第一至第四月龄组1000Hz组一致率(97.06%,91.95%,91.04%,81.82%)均高于226Hz组(38.24%,68.46%,66.92%,66.78%),第五月龄组226Hz组的一致率(95.16%)高于1000Hz组(58.87%)。第六至第七月龄组组间1000Hz与226Hz探测音声导抗正常和异常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226 Hz探测音鼓室声导抗测试不能准确反映O36月龄107例(214耳),其中听力正常组100例(200耳)。结果正常组226 Hz和1000 Hz探测音鼓室声导抗图均存在正峰,并且均以宽大的单峰型最多见,少数为双峰型.其中226 Hz单峰1403耳(74.79%),双峰290耳(15.46%);1000 Hz单峰1407耳(64.07%),双峰175耳(5.17%).第一至第五月龄组组间1000Hz与226Hz探测音声导抗正常和异常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第一至第四月龄组1000Hz组一致率(97.06%,91.95%,91.04%,81.82%)均高于226Hz组(38.24%,68.46%,66.92%,66.78%),第五月龄组226Hz组的一致率(95.16%)高于1000Hz组(58.87%)。第六至第七月龄组组间1000Hz与226Hz探测音声导抗正常和异常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226 Hz探测音鼓室声导抗测试不能准确反映O10月龄婴幼儿的中耳功能,1000 Hz探测音声导抗测试能更好的评估O10月龄婴幼儿的中耳功能,1000 Hz探测音声导抗测试能更好的评估O10月龄婴幼儿的中耳功能;;226 Hz探测音鼓室声导抗测试能客观反映1110月龄婴幼儿的中耳功能;;226 Hz探测音鼓室声导抗测试能客观反映1136月龄婴幼儿的中耳功能。  相似文献   
425.
426.
魏绍斌教授从事医、教、研数年,临床经验丰富,医术精湛,为成都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主任医师,崇尚古籍,善用经方、名方和前辈成方,擅长治疗慢性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月经不调、围绝经期疾病.笔者有幸随师临证,受益匪浅,现将导师临床诊治湿热瘀结型盆腔炎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27.
目的观察胸腺肽对内毒素血症大鼠模型免疫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6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内毒素组和胸腺肽组,每组20只。胸腺肽组于建模前4周开始皮下注射胸腺肽-α1,对照组和内毒素组皮下注射等计量的生理盐水。4周后内毒素组和胸腺肽组均经静脉插管注射内毒素形成内毒素血症,对照组插管后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建模成功后48小时取外周血检测T细胞亚群变化和血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及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浓度。结果胸腺肽组外周血T细胞亚群检测值明显高于内毒素组(P<0.05),血中TNF-α和IL-6浓度胸腺肽组较内毒素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胸腺肽可显著改善内毒素血症大鼠的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428.
定量唾液腺显像评价放射性碘治疗后唾液腺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分化型甲状腺癌(DTC)在首次接受不同剂量131I治疗后唾液腺功能情况。方法将40例确诊为DTC患者按照应用131I剂量不同分为两组,应用放射性核素唾液腺动态显像,对131I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唾液腺功能进行定量分析。结果低剂量组(2.96GBq)治疗后仅腮腺30min摄取率(UR30)明显受损(P〈0.05),高剂量组(5.55GBq)腮腺和颌下腺UR30、排泌分数(EF)、排泌率(ER)均明显降低,排泌时间(EP)显著延长(均P〈0.05);腮腺较颌下腺受损更重。结论首次接受131I治疗DTC患者的唾液腺功能会受损,受损程度与使用131I剂量相关。  相似文献   
429.
<正>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GERD)是胃、十二指肠的内容物反流入食管的疾病,以反酸、烧心为主要表现,有时也会伴有胸骨后灼痛、口苦、嗳气、反胃等症状,以及咳嗽、咽喉不适、咽部异物感等食管外症状[1],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工作、生活。近年针对中国社区人群的调查显示,中国人群GERD患病率约为7.69%,且呈逐年上升趋势[2]。魏师临证三十余载,善用经方及对药治疗脾胃病,经过多年的观察总结,  相似文献   
430.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临床常见病、难治病,现代医学疗效有限。“脑-肠-微生态”是脑-肠轴与肠道菌群之间双向调节的新概念,这一概念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现梳理了目前功能性消化不良与“脑-肠-微生态”之间关系的研究进展,同时针对中医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具有辨证施治、整体调理、不良反应小、可长期使用等特点,结合“药以治病,医以疗心”的治疗思路,最大程度地发挥中医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优势,可为基础研究提供参考,为临床中西医结合、病证结合方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