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22篇
药学   18篇
  1篇
中国医学   3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蒋士卿教授生于中医世家,现为全国第二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河南省中医继承型高级人才,河南省名中医,博士生导师。蒋士卿教授从医30余年,一直从事恶性肿瘤的临床研究工作,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扎实的中医理论功底。一直以来,蒋教授敢于质疑与求真,30余载的医、教、研工作使其形成了独特的治病理念,应用于癌病的防治成绩斐然,硕果累累。蒋教授认为,晚期癌病患者主要为一身气血津液耗伤,五脏元真衰竭。基于此认识,蒋教授认为该病治疗应首推仲景“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之论,认为人体只有内存正气,五脏元真调和,人之阴阳方可平衡,邪不可犯。因此,在晚期癌病的治疗上,蒋教授常以峻补五脏元真为法,效景岳之理,重用厚味熟地黄培补元气,存精血而活人。  相似文献   
92.
93.
目的探讨自我效能干预应用于学龄期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康复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8年2月期间于郑州儿童医院接受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治疗80例学龄期患儿,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术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术后实施自我效能干预。观察两组生活质量及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认知问题、焦虑问题、角色转换问题、交流问题及生活质量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家属满意度(90.00%)高于对照组家属满意度(70.00%,P0.05)。结论在学龄期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患儿中实施自我效能干预可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改善患儿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4.
目的分析法洛四联症患儿术后照顾者健康教育需求.方法以郑州儿童医院2017年3月-2018年11月收治的78例法洛四联症患儿的照顾者作为观察样本.采用自拟需求调查量表对所有患儿术后照顾者的健康教育需求进行调查分析.结果通过调查发现,法洛四联症患儿术后照顾者对于生理方面知识的需求得分最高,为(2.83±0.16)分,其次为信息需求、照顾品质需求以及心理需求与社会需求.在健康教育问题中,需求最多的为"手术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为(2.71±0.32)分,高于其他问题(P<0.05).结论法洛四联症患儿术后照顾者对健康教育工作的需求主要集中在生理方面,但心理方面的需要也不应忽视,在护理中应针对照顾者的实际需求开展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以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95.
魏丹丹 《全科护理》2012,(5):426-427
从心理护理、基础护理、饮食护理、口腔护理、用药护理、机械通气、功能锻炼、健康教育等方面对青少年重症肌无力病人进行护理。  相似文献   
96.
目的 了解血流感染肺炎克雷伯菌中pLVPK毒力质粒的分布情况,分析其与荚膜血清分型及耐药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医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所有非重复血流感染的肺炎克雷伯菌96株,使用Vitek-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进行菌株鉴定及药物敏感性分析;PCR方法检测6种常见高毒力荚膜血清型、7种常见毒力基因、13种常见耐药基因及毒力质粒pLVPK相关基因,使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血流感染肺炎克雷伯菌株中携带pLVPK毒力质粒率39.6%。其中毒力质粒pLVPK阳性菌株K1荚膜血清分型率显著高毒力质粒pLVPK阴性菌株(P<0.05),而在其他非高毒力荚膜血清分型上,毒力质粒pLVPK阳性菌株显著低于毒力质粒pLVPK阴性菌株(P<0.05)。pLVPK毒力质粒阳性菌株的毒力基因携带率均显著高于pLVPK毒力质粒阴性菌株(P<0.05)。而pLVPK毒力质粒阳性菌株在耐药性则显著低于pLVPK毒力质粒阴性菌株(P<0.05),其中pLVPK毒力质粒阳性菌株对blaKPC、blaTEM、blaCTX-M、qnrB及acc(6')-Ib-cr基因的携带显著低于pLVPK毒力质粒阴性菌株(P<0.05)。结论 pLVPK毒力质粒主要集中在K1荚膜血清分型血流感染肺炎克雷伯菌株,pLVPK毒力质粒与毒力基因的携带成正相关,而pLVPK毒力质粒也直接影响了血流感染菌株的耐药性及耐药基因的携带。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在内皮素-1诱导的大鼠高血压中的作用。方法 5~6周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①对照组(1%氯化钠慢性灌注,n=7);②内皮素-1慢性灌注组[2.5pmol/(kg.min),n=7];③内皮素-1+奥美沙坦治疗组(0.01%食物中混入,n=7)。Western blotting检测血浆血管紧张素原和主动脉ACE与AT1受体表达。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Ⅰ和血管紧张素Ⅱ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内皮素-1慢性灌注组大鼠血压明显升高[(121±2)vs(141±2)mmHg,P<0.05)],血浆肾素活性明显增加[(3.1±0.6)vs(8.1±0.8)AngI/(mL.h),P<0.05)],血管紧张素Ⅰ[(45±8)vs(122±28)fmol/mL]及血管紧张素Ⅱ水平[(47±7)vs(94±13)fmol/mL]水平明显升高(P<0.05)。内皮素-1灌注未影响大鼠血浆血管紧张素原以及主动脉ACE和AT1受体表达。AT1受体拮抗剂奥美沙坦降低了内皮素-1慢性灌注引起的大鼠高血压。结论内皮素-1诱导的大鼠高血压与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增高相关。内皮素-1与血管紧张素Ⅱ共同作用,促进了内皮素-1慢性灌注诱导的大鼠高血压进展。  相似文献   
98.
目的比较静脉注射蔗糖铁(森铁能)与口服多糖铁复合物(力蜚能)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60例病情稳定的血液透析患者,规律透析2~3次/周。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口服组和静脉组,每组各30例,观察期24周。口服组予多糖铁复合物150 mg/d;静脉组每次透析时静脉滴注蔗糖铁100mg,累计1 000 mg后每2周给予维持量100 mg。若患者的血红蛋白(Hb)达到110 g/L或红细胞压积(Hct)达到33%以上,则将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减量以维持Hb及Hct水平。检测补铁前及补铁48、1、2、24周时患者Hb、Hct、血清铁蛋白(SF)以及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Hb、Hct、SF、TSAT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静脉组Hb、Hct、SF、TSAT上升幅度均高于口服组(P〈0.05)。治疗后静脉组rHuEPO用量较治疗前及口服组明显减少(P〈0.05)。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静脉组血清C反应蛋白高于治疗前及口服组,但仍在正常范围内。静脉组不良反应2例,口服组8例。结论静脉用蔗糖铁治疗肾性贫血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且可减少rHuEPO用量。  相似文献   
99.
目的:研究野八角果实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方法:应用硅胶、反相及半制备HPLC色谱法对野八角果实的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并用MTT法对所分离化合物进行细胞毒活性测试。结果:分离鉴定了8个化合物,包括1个新的苯丙素糖苷2,4-dihydroxy-allylbenzene-2-O-β-D-glucopyranoside(1)和7个已知的倍半萜内酯oligandruminB(2),oligandruminD(3),anisatin(4),veranisatinD(5),pseudomajucin(6),1α-hydroxy-3-deoxy-pseudoanisatin(7),8α-hydroxy-10-deoxycyclomerri-llianolide(8)。结论:化合物1,2,3,58为首次从野八角果实中分离得到,所有化合物对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株均无细胞毒活性。  相似文献   
100.
去甲斑蝥二羧酸壳聚糖络合物的制备及药理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备去甲斑蝥二羧酸壳聚糖络合物(NCTD络合物),降低去甲斑蝥素的毒性,增强抗肿瘤活性。方法:应用间歇式碱性水解得到的高脱乙酰度(DD)壳聚糖与去甲斑蝥二羧酸制备络合物,通过小鼠尾静脉、灌胃方式分别观察络合物与去甲斑蝥素的急性毒性,计算半数致死量(median lethal dose,LD_(50));建立小鼠移植性H_(22)肝癌肿瘤模型,观察NCTD络合物对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NCTD络合物能降低去甲斑蝥素的毒性;络合物的低、中、高剂量组均抑制小鼠的肿瘤生长,抑瘤率分别达26.60%、31.69%、44.38%,呈量效关系。结论:去甲斑蝥二羧酸与壳聚糖所成的络合物增加了水溶性,降低了毒性,提高了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