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2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20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5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91篇
内科学   31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32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75篇
综合类   144篇
预防医学   3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50篇
  1篇
中国医学   36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目的:分析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临床规范治疗对于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在东南大学附属江阴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6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根据治疗情况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0例)孕妇拒绝胰岛素治疗及其他规范治疗(但已充分告知其风险),只采用自行饮食及运动调整;观察组(30例)采用临床规...  相似文献   
142.
乙型肝炎病毒前S1蛋白的检测与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前S1蛋白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32例乙型肝炎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分别检测前S1蛋白、HBV血清标志物和HBV DNA。结果:232例乙型肝炎患者中前S1蛋白与HBV DNA两种方法检出率的符合率为83.3%,两者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HBV DNA阳性的患者中,前S1蛋白的检出率高于HBsAg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0例HBsAg(-)血清未检出前S1蛋白和HBV DNA。结论:前S1蛋白与HBV DNA的一致性较好,在反映乙型肝炎病毒复制情况方面比HBeAg更敏感,可作为临床上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诊断、治疗、预后的一项理想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43.
目的:观察海洋药物提取剂藻酸双酯钠对血红素所致神经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方法:实验于1999-01/2000-01在河南医科大学药理实验室完成。体外培养大鼠胚胎皮质神经细胞,血红素组加入100mg/L血红素建立神经细胞血红素损伤模型;正常对照组不加血红素,其余处理同血红素组。藻酸双酯钠组在血红素处理前后24h及处理过程中加入50,100,150mg/L藻酸双酯钠。采用噻唑蓝微量自动比色测定细胞死亡数;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损伤神经细胞的吸光度值;测定乳酸脱氢酶漏出量、丙二醛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Fura-2负载,以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细胞内游离钙的变化;以碘化丙啶染色,流式细胞仪定量分析细胞凋亡百分率。 结果:①噻唑蓝测定显示50,100,150mg/L藻酸双酯钠均可显著减少细胞死亡数;血红素组神经细胞乳酸脱氢酶漏出量高于正常对照组f分别为(1025.20&;#177;125.86),(383.41&;#177;53.34)kat/g],50,100,150mg/L藻酸双酯钠组乳酸脱氢酶漏出量低于血红素组[分别为(843.50&;#177;25.67),(740.15&;#177;79.02)。(551.44&;#177;83.02)。(1025.20&;#177;125.86)μkat/g]。②血红素组丙二醛含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显著增加[分别为(14.9&;#177;1.1),(5.1&;#177;0.6)μmol/g],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降低[分别为(9.50&;#177;0.08),(31.17&;#177;2.83)μkat/g;50,100,150mg/L藻酸双酯钠组丙二醛含量与血红素组比较均显著降低[分别为(11.62&;#177;0.50),(10.70&;#177;0.37),(8.76&;#177;0.78),(14.9&;#177;1.1)μmol/g]、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升高[分别为(16.00&;#177;1.67),(22.00&;#177;1.00),(24.50&;#177;0.83),(9.50&;#177;0.08)μkat/g]。③神经细胞损伤后血红素组[Ca^2+]i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579&;#177;39),(145&;#177;35)nmol/L,50,100,150mg/L藻酸双酯钠组[Ca^2+]i含量低于血红素组[分别为(432&;#177;40),(376&;#177;47),(302&;#177;64),(579&;#177;39)nmol/L],抑制率分别为23%,35%,48%。④50,100,150mg/L藻酸双酯钠组神经细胞平均凋亡率低于血红素组[分别为(25.3&;#177;5.3)%,(15.2&;#177;4.1)%,(8.9&;#177;3.1)%,(36.8&;#177;6.5)%]。 结论:藻酸双酯钠对血红素所致神经细胞损伤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藻酸双酯钠降低[Ca^2+]i累积及抗过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44.
高远  王在震  李刚 《中国药事》2002,16(12):769-769,774
阿奇霉素是半合成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体外试验证明阿奇霉素对临床上多种常见的致病菌有抗菌作用 ,对绝大多数革兰氏阴性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 <1μg·ml- 1[1] 。本文回顾了 2 0 0 1年 7~ 12月 ,在我院使用阿奇霉素氯化钠注射液治疗的 5 4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 ,对其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了观察 ,本文为开放试验 ,未设对照组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病例选择入选的 5 4例患者均为住院病人 ,其中男性 2 6例、女性 2 8例 ,年龄 2 4~ 87岁 ,平均年龄 65 2岁。肺部感染者 9例 ,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 )伴感染 2 2例 ,支气管扩…  相似文献   
145.
目的 探讨应用药物洗脱支架(DES)治疗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急性闭塞病变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5年1月至2006年9月164例STEMI患者行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手术(直接PCI),并将患者分为两组.应用DES治疗STEMI急性闭塞病例79例(DES组),应用普通金属裸支架(BMS)治疗STEMI急性闭塞病例85例(BMS组,对照组).观察两组直接PCI术后即刻成功率、术后TIMI血流、心电图ST段回落情况,心绞痛改善情况,心肌损伤标志物即磷酸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峰值,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率,住院时间及出院前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DES组、对照组直接PCI术后即刻成功率分别为99.1%、98.8%,术后TIMI血流Ⅱ~Ⅲ级分别为96.2%、95.2%,术后2 h心电图ST段回落≥50%分别为67.09%、64.71%,术后心绞痛明显改善率分别为·81.01%、82.35%,CK-MB峰值分别为(16±3)h、(17±4)h,住院期间MACE发生率分别为0、1.2%,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7.2±2.7)d,(7.4±2.8)d,出院前LVEF分别为(50±9)%、(53±10)%.以上各项指标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性闭塞痛变行直接PCI治疗时置入药物洗脱支架即刻成功率高,近期临床疗效显著、安全.  相似文献   
146.
1996年 12月以来 ,我科应用液氮冷冻疗法治疗慢性增生性咽炎 ,取得满意疗效 ,现将资料完整并经随访的2 0 0例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  2 0 0例中 ,男 6 5例 ,女 135例 ,年龄 16~ 5 6岁 ,病史 3个月~ 5年。有咽痛不适 ,异物感、瘙痒感、微痛、分泌物多、干咳等。检  相似文献   
147.
目的探讨肾移植后膀胱癌的诊断治疗方法。方法2004年11月至2006年3月,共治疗肾移植后膀胱肿瘤3例,首发症状两例为无痛性肉眼血尿,1例为难治的尿路感染。单发的表浅肿瘤1例,行经尿道肿瘤电切术(TURBt)。多发2例,1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另1例行膀胱全切正位回肠膀胱术。保留膀胱的两例患者术后均定期行丝裂霉素膀胱灌注化疗。3例术后均将免疫抑制剂减量。结果行TURBt的患者术后4个月复发,再行TURBt,随访至今未见复发;行膀胱部分切除术患者至今未见复发(15个月);行膀胱全切正位回肠膀胱术患者随访至今已9个月,未见局部及远处复发。随访期间,3例患者的肾功能均正常。结论对肾移植后血尿及迁延不愈的尿路感染,除外排异后,早期的膀胱镜检查是必要的。手术是肾移植后膀胱肿瘤的主要方法,膀胱全切正位回肠膀胱术效果良好。术后将免疫抑制剂减量可行。  相似文献   
148.
目的比较雷帕霉素和紫杉醇对血管内皮细胞增生的抑制作用及细胞毒性作用。方法应用不同浓度的雷帕霉素和紫杉醇处理原代培养的家猪主动脉内皮细胞,使用5′-溴-2′-脱氧尿嘧啶核苷酸(BrdU)掺入法测定内皮细胞增生程度,利用CytoTox-One方法测定内皮细胞活力以反映药物的细胞毒性作用。结果极低浓度时,雷帕霉素和紫杉醇即能够显著抑制内皮细胞的增生而不伴有明显的毒性作用,雷帕霉素的抑制增生作用更强;高浓度时,二种药物几乎完全抑制内皮细胞的增生并伴有较强的毒性作用,紫杉醇的毒性作用更显著。结论雷帕霉素和紫杉醇在高浓度时均明显抑制内皮细胞的损伤后修复,紫杉醇的抑制作用尤为明显。而极低浓度的雷帕霉素仍可能会延迟血管损伤后再内皮化。  相似文献   
149.
目的:观察天麻素对体外培养大鼠皮层缺氧神经细胞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NR1亚基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天麻素在神经保护方面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胚胎皮层神经细胞,以缺氧无糖培养建立神经细胞损伤模型,采用不同质量浓度的天麻素(13,26,52 mg.L-1)处理细胞,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检测神经细胞NR1 mRNA的表达。结果:神经细胞缺氧损伤后,NR1 mRNA的表达显著增高;加入不同质量浓度的天麻素后均能显著降低神经细胞NR1 mRNA的表达。其中以26,52 mg.L-1的抑制作用最佳。结论:天麻素可能通过拮抗由缺氧引起的神经细胞NMDA受体NR1亚基mRNA表达的增加,发挥其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0.
目的预测初发脑梗塞住院患者出院时的步行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1991~1994年住院的初发脑梗塞患者,共360例(14例死亡),204例入院时不能行走,按出院时能否独立行走分为行走组(95例)和非行走组(109例).对发病时情况,入院后检查结果等参数进行单因素(t检验和x2检验)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中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尿失禁、大片梗塞及住院天数2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多因素分析中年龄、性别、失语、头晕、住院天数、入院时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病灶所在半球、大片、多发梗塞、血尿素氮、尿白细胞等14个因素对步行能力有显著性影响(P=0.01~0.05).结论根据初发脑梗塞患者发病及入院时的资料可以预测出院时的步行能力,并为拟定早期康复计划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