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82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目的探讨复杂膝关节畸形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的可行性和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0-01—2008-12行TKA的20例(26膝)复杂膝关节畸形伴严重功能障碍患者,经过充分术前准备后,针对不同畸形特点采用不同的截骨矫形方式,并进行相应挛缩软组织松解。内翻畸形以调整胫骨截骨矫正为主,外翻以调整股骨截骨矫正为主,屈曲行调整股骨远端及胫骨后倾截骨,术后加以系统的康复训练。结果本组术后获得1~5年随访,平均矫正内翻畸形15°,外翻畸形10°,屈曲畸形35°。末次随访HSS评分平均(86.5±8.6)分,较术前平均(36.2±15.4)分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812,P〈0.05)。结论复杂膝关节畸形患者行TKA需重视术前评估,并依据膝关节骨质畸形、软组织形成等病理特点,选择针对性的手术方式及系统性的康复训练,最终可获得一个畸形矫正、稳定无痛、功能良好的膝关节。  相似文献   
42.
目的观察吻合血管的腓骨移植修复儿童长骨肿瘤切除后骨缺损的疗效。方法自1994~2009年治疗儿童长骨肿瘤切除后的骨缺损23例,肿瘤段切除或肿瘤刮除后,采用带吻合血管腓骨移植修复骨缺损,切取腓骨长度为6~14cm,平均长度11cm。术后定期随访,根据影像学检查、Enneking评分结果评定疗效。结果术后23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4年,平均19个月。Enneking评分26~30分17例,21~25分6例,X线片示术后2~4个月内骨性愈合,移植的腓骨均有不同程度增粗,肿瘤无复发。结论吻合血管的腓骨移植是修复儿童长骨肿瘤切除后大段骨缺损的良好方法 。  相似文献   
43.
目的:分析创伤后慢性骨髓炎致病菌分布和耐药性特点,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05例创伤后骨髓炎患者资料,统计感染组织微生物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结果:105例患者共培养出致病菌23种,112株。其中革兰阳性菌占47.32%,检出率较高的有金黄色葡萄球菌19株(16.96%),表皮葡萄球菌11株(9.82%),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9株(8.04%),粪肠球菌6株(5.36%),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敏感性最高。革兰阴性菌占52.68%,检出率较高的有铜绿假单胞菌15株(13.39%),阴沟肠杆菌13株(11.61%),大肠埃希菌10株(8.93%),肺炎克雷伯菌5株(4.46%),革兰阴性细菌对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敏感性最高。结论:创伤后慢性骨髓炎致病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是占比最高的两种细菌,万古霉素和美罗培南分别是针对革兰阳性和阴性菌的高敏感抗生素。  相似文献   
44.
目的 探讨后踝上皮瓣的解剖特点,总结后踝上皮瓣治疗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经验,为后踝上皮瓣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2012年8—10月收集8侧新鲜成人下肢标本,股动脉灌注红色乳胶,解剖观察胫后动脉在小腿下段内侧的皮穿支及其营养腓肠神经、腓肠外侧皮神经的情况;观察腘窝外侧皮动脉穿出部位、走行、分布及与胫后动脉踝上穿支吻合情况,测量腘窝外侧皮动脉长度及直径。回顾性分析2007年2月—2012年6月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全军创伤骨科中心采用后踝上皮瓣移植修复的15例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1例,女4例;年龄18~49 岁,平均33岁;创面位于小腿下1/3段3例,足踝部7例,足底负重区5例。15例患者均采用后踝上皮瓣移植修复;术后观察患者皮瓣成活情况,创面完全愈合后1个月,有骨折者骨折临床愈合后3个月采用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评分系统评定踝关节功能。结果 8侧下肢标本观察示,胫后动脉在小腿下段发出2~4支肌间隙皮动脉,均有分支向外上方走行,供应腓肠神经及腓肠外侧皮神经,并与腘窝外侧皮动脉间有确定的吻合支;均见腘窝外侧皮动脉,起于股骨内外髁连线上方(1.8±0.47)cm处,于腘窝后正中线外侧(1.1±0.14)cm处穿出深筋膜并沿腓肠肌外侧头表面下行;腘窝外侧皮动脉均与腓肠外侧皮神经伴行,腘窝外侧皮动脉全长(14.21±3.89)cm、直径(1.23±0.24)mm。临床应用后踝上皮瓣移植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15例,移植皮瓣全部成活13例,2例远端部分坏死。12例患者获随访6~18个月,平均11个月。患者皮瓣质地及外观良好,术后踝关节功能优8例,良4例。结论 后踝上皮瓣血管蒂位置相对隐蔽,外伤后不易损伤,且修复范围大,成活率高,是治疗足踝部软组织大面积缺损的一种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45.
游离腓骨复合组织移植修复胫骨及周围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目的改进切取带血管腓骨及其复合组织瓣游离移植修复胫骨缺损合并胫前及周围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方法。方法采用改进法行带血管腓骨及复合组织皮瓣的切取,术中先锯断两端腓骨,再切取带肌袖腓骨和显露腓动、静脉血管蒂。为确保游离移植腓骨的血运,腓动脉两断端均与受区胫前动脉吻合。结果术中无一例损伤腓动、静脉,切取腓骨时间为20~40分钟。术后16例移植腓骨均Ⅰ期愈合,骨愈合时间为2~3个月。随访6个月~9年3个月,14例患肢功能恢复正常,16例供腓骨侧均无踝关节不稳定发生。结论该改进法切取腓骨具有手术出血量少、解剖清晰及手术时间较常规方法明显缩短的优点。腓骨复合组织瓣移植法行植骨的同时修复胫前皮肤软组织缺损,并可对移植腓骨的血运情况进行监测。  相似文献   
46.
胫骨平台骨折与创伤性关节炎的防治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受损关节面软骨的早期修复和严重晚期创伤性关节炎关节面的重建。方法对42例胫骨平台骨折除重视骨折复位外,对部分剥脱、掀起的关节软骨予以复位并采用丝线或细钢丝抽出缝合修复,对缺如软骨裸露关节面,根据其大小、深浅分别用骨形成蛋白-纤维蛋白粘合剂(BMP-FS)复合片或附以带蒂骨膜瓣翻转修复。结果本组有9例发生创伤性关节炎包括3例严重的晚期创伤性关节炎。对此3例严重晚期创伤性关节炎采用BMP-FS覆盖,术后随访6~24个月,关节面及关节间隙恢复正常,疼痛消除,膝关节屈伸增加30°。结论BMP-FS可用于修复早期关节面软骨缺损和晚期严重创伤性关节炎关节面的重建  相似文献   
47.
脊柱椎体后部结核合并椎管内脓肿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典型的脊柱结核多累及2个以上的椎体前部, 易形成椎前和椎旁脓肿及脊柱后凸畸形。临床上仅局限在椎体后部的脊柱结核较少报道,因本病形成的椎管内脓肿可直接对相邻脊髓产生压迫,故可较早产生脊髓受累的并发症。1999年8月-2004年 7月我院共收治该类椎体结核患者28例,均早期采取外科手术治疗并取得较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48.
采用带血管腓骨移植一期修复慢性骨髓炎大段骨缺损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目的 探索慢性骨髓炎大段骨早期摘除后骨缺损的一期修复效果。方法 胫骨慢性骨髓炎并大段骨清除后,作吻合血管腓骨移植一期予以重建18例;作炎性骨段切除,采肜带血管蒂腓骨移位一期予以修复2例。结果 胫骨慢性骨髓炎在摘除在大段死骨后应用吻合血管腓骨移植或带血管腓骨移植或带血管蒂腓骨移位重建。术后3 ̄6个月见重建骨完全骨性愈合,邻近关节诸骨受累的炎症得到完全控制;修复肢体的功能与外形恢复令人满意。结论 对慢  相似文献   
49.
血管危象多见于血管损伤后行吻合手术的患者,而指骨骨折术后出现血管危象临床极为少见,现报告1例如下。 1病历摘要 男,21岁。自述4个月前工作时不慎被重物砸伤右手,当时右手小指根部掌侧皮肤裂伤、出血、疼痛、畸形伴活动受限。X线拍片示:右手小指近节指骨斜形骨折。急诊给予清创术、小指近节骨折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术后未予外固定。小夹板固定3个月后解除,发现右小指有畸形,并伴有屈伸受限,伤处有压痛伴持重物障碍。来我院要求进一步治疗。  相似文献   
50.
骨恶性肿瘤临床治疗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恶性骨肿瘤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23例原发骨组织恶性肿瘤,15例骨转移瘤,分别于术前10~15 d作全身化疗,3~7 d作化疗药物介入灌注与肿瘤血管栓塞治疗,在此基础上进行肿瘤切除重建,并于术后作一个周期全身化疗.结果原发性骨恶性肿瘤5年成活率为78.30%(18/23),转移性骨肿瘤5年成活率为52.28%(8/15).结论术前全身化疗有利于杀灭体循环血管内微小瘤栓;局部化疗药物介入灌注与肿瘤血管栓塞能最大限度杀灭肿瘤及其侵袭周边的肿瘤细胞;强调无瘤原则下切除肿瘤完成肢体重建或进行截肢术;而术后全身化疗对可能残存瘤细胞起到加强杀灭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