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7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疏肝利胆和清热通下法治疗急性胆道感染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探讨降低胆道感染病人血清总胆汁酸值,减少胆汁酸的急、慢性毒性作用的方法。方法:根据中医学“六腑以通为用”学说,采用疏肝利胆、清热通下法治疗107例胆道感染病人,同时进行APACHE-Ⅱ评分和血清总胆汁酸值测定,与64例常规西医治疗病人比较分析。结果:1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组和手术治疗组的血清总胆汁酸值降低幅度大,降低速度快,与对应的常规西医治疗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2经治疗后4组的APACHE-Ⅱ评分均随总胆汁酸值下降而显著降低(P<005)。3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并发症的发生率较常规西医治疗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1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有效地降低血清总胆汁酸,减轻胆汁酸的急、慢性毒性作用,减少并发症发生率。2再次证实血清总胆汁酸值对外科疾病严重程度的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52.
目的评价药物球囊在冠状动脉(冠脉)腔内成形术中治疗小血管病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连续入选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航天中心医院心脏医学部住院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拟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的患者38例,患者随机分为药物球囊(DCB)治疗组和切割球囊(CBA)治疗组,DCB组应用药物球囊扩张治疗靶病变,CBA组应用切割球囊治疗靶病变,分析比较两组术中即刻效果及远期预后。结果术前两组间临床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术中两组间均无冠状动脉穿孔、心包填塞、急性血栓事件发生;两组病变血管最小内径(MLD)在术前及术后即刻均无显著差异,随访造影的MLD在DCB组明显优于CBA组(P0.05);随访期间无死亡、非致死性心梗、血运重建病例。结论在冠脉小血管病变治疗中,药物球囊与切割球囊治疗相比,即刻效果相似,但远期疗效药物球囊更优。  相似文献   
53.
目的:分析MRI对硬膜窦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方法:7例硬膜窦血栓形成,行MRI检查,其中2例用短反转恢复,1例用FLAIR序列,3例作增强检查,5例作流体衰减反转恢复。结果:左横窦2例,右横窦栓塞3例,上矢状窦1例,脑肿胀4例,静脉性脑栓塞2例,脑血肿1例。增强检查,脑皮质及皮质静脉增强2例。结论:MRI对硬膜窦血栓形成的诊断有独特的价值,既有硬膜窦流空信号消失和硬膜窦狭窄、闭塞等直接征象,又有脑肿胀、静脉性脑梗死、脑血肿等间接征象。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CT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诊断、分度和判定疗效的价值。方法:112例临床怀疑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患儿全部行CT扫描,46例经治疗后复查;有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临床表现未行CT检查的患儿9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根据CT表现将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分为轻中重三度,其中重度9例(8%),中度52例(46%),轻度45例(40%),CT表现正常的有6例(5%),CT指导下治疗的患儿预后不良者约4%;对照组3个月后随访复查,预后不良者出现率较高,为9%。讨论:CT对于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明确诊断、判断病变范围和程度、指导临床分度和治疗、估计预后均有重要作用,是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辅助检查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55.
高炬 《中外医疗》2009,28(28):151-151
目的探讨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超声表现及诊断。方法对经手术及DSA-MRI证实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超声图像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超声诊断门静脉海绵样变具重要临床价值。结论超声诊断门静脉海绵样变性准确率高,特异性高。  相似文献   
56.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下沉功能社区,以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与枫林街道团建共建开展“中医在身边,健康在枫林”科普服务实践为例,对“中医药健康科普课程进功能社区”的实践情况开展全周期、全过程的追踪研究。在此基础上,探索构建中医药科普课程“精准设计—巡讲推进—线上线下联动”的健康传播模式,为功能社区中医药科普课程的设计与推进提供新思路,增强医院作为区域医疗中心的健康传播辐射影响力,有利于全民健康素养的提升和健康理念的塑造,助力“健康中国”的实现。  相似文献   
57.
通里攻下法对急性胆道感染肝功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通里攻下法对急性胆道感染的肝功能影响。方法 :用 SD大鼠制成急性胆道感染模型 ,分成A组 (模型组 )、B组 (中药治疗组 )、C组 (抗生素治疗组 )、D组 (胆总管结扎组 )、E组 (假手术组 ) ,于手术第 3天取血 ,做肝功能检测。结果 :A组的 AL T、TB、DB明显高于其他各组 ,E组最低 ,B、C两组处于 A、E两组之间。结论 :通里攻下法对急性胆道感染的肝功能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8.
例1.杨某某,男,24岁。初诊于1986年3月5日。患者1985年1月结婚,洞房花烛即阴茎不举,自此忧愁焦虑,时时叹息,心烦不安。其妻越是埋怨,同房越是不能成功,甚至其妻怀疑他有外遇。患者四处求医诊治,医者皆用益肾助阳药物而无效。检查:阴茎大小正常,睾丸5cm×3cm×2.5cm。现在症:阴茎不举,或有时举而不坚,不能进入阴道。精神抑郁,胸闷痞满,喜欠伸,时欲太息,呕逆,两胁胀痛,性情烦躁,纳差,腹胀,舌质淡红、苔薄,脉弦细。  相似文献   
59.
目的了解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与破坏性、冲动控制及品行障碍(DICCD)在情绪反应中可能存在的神经心理缺陷 的特征。方法选择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5)ADHD诊断标准的6~16 岁患儿20 名,ADHD共病 DICCD患儿20名,DICCD患儿20名以及年龄、性别、智力匹配的健康儿童(HC)20名作为对象,选择Golden Stroop 测验和情绪 Stroop测验对反应抑制和情绪反应进行评估,组间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事后分析使用SNK-q检验同质性亚组进行配对比 较。结果在Golden Stroop测验中,错误次数(P=0.003)和反应时间(P=0.044)干扰得分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Post Hoc 分析ADHD组的干扰得分显著高于其余三组。在情绪Stroop测验中,平均反应时间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事后分析ADHD共病DICCD组正性词-色一致平均反应时间低于ADHD组而高于DICCD组,疾病组均高于HC组;ADHD共 病DICCD与DICCD组正性词-色不一致、负性词-色一致平均反应时间显著低于ADHD组且高于HC组;DICCD组负性词-色 不一致平均反应时间显著低于ADHD组与ADHD共病DICCD组且高于HC组。结论ADHD的反应抑制缺陷和异常情绪反应 均表现为ADHD的核心症状。偏向性情绪刺激可能对于存在冷漠无情特征的DICCD的反应抑制功能具有的负面作用,尤其在 处理负性情绪时问题更为突出,而ADHD与DICCD共病更倾向于DICCD的情绪反应特质。  相似文献   
60.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急性脑梗死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急性脑梗死,尤其是超早期脑梗死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应用磁共振弥散成像技术对64例急性脑梗死的患者进行扫描,并根据发病时间进行分组比较及分析。结果:磁共振弥散成像在全部急性期患者中均显示出梗死灶,而T2WI只显示了46例患者且发病时间均>6h。其梗死面积显示:在24h内磁共振弥散成像大于T2WI。结论:磁共振弥散成像较常规T2WI能更早地发现脑缺血的改变,为超早期脑梗死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并可动态观察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