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1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8篇
耳鼻咽喉   1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6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58篇
内科学   33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3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138篇
预防医学   34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47篇
  1篇
中国医学   64篇
肿瘤学   2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81.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是机体进化过程中高度保守的内分泌网络,参与人体多种生理功能,该系统主要由肾素、血管紧张素原(AGT)、血管紧张素(血管紧张素Ⅰ、血管紧张素Ⅱ)、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组成。其中血管紧张素Ⅱ起着核心的作用。很多实验已证明血管紧张素Ⅱ在肺动脉高压中起重要作用。在缺氧性肺动脉高压早期,血管紧张素Ⅱ主要通过增加[Ca2 ]i,增强血管壁平滑肌的收缩;进一步发现血管紧张素Ⅱ可促进血管平滑肌生长,导致血管壁重建。本文仅就血管紧张素Ⅱ引起缺氧性肺动脉高压机制的进展情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82.
目的:分析2例急性红白血病伴复杂染色体核型的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例急性红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骨髓细胞彩色图像及骨髓病理、免疫分型、染色体检查结果.结果:2例患者均以全血细胞减少就诊,并根据骨髓细胞彩色图像及骨髓病理、免疫分型、染色体检查结果明确诊断为急性红白血病.病例1的染色体:47,XY,+1,del(6) (q21),add(7)(p15),add(20)(q12).病例2的染色体:62~65,XY,+1,+2,+2,+3,+3,+4,+6,+8,+10,+11,der(11)t(1;11)(q21;p15),+14,+15,+16,+17,+18,+18,+19,+20,+20,+21,+21,+22,+mar1.病例1给予DA、CAG、HHT方案化疗,均未缓解,3个月病死.病例2给予DA、CAG方案化疗,未缓解,2个月后家属要求出院,患者在家中病死.结论:急性红白血病患者的预后与其染色体核型密切相关,患者对化疗反应差,耐药率、死亡率高,预后极差,年轻的患者应尽早行骨髓移植.  相似文献   
483.
本研究从茯苓残渣中提取得到茯苓碱溶性多糖,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X-射线粉末衍射法(XRD)、差示扫描量热法分析(DSC)等方法对茯苓碱溶性多糖进行了结构表征,采用电子扫描显微镜(SEM)考察了茯苓碱溶性多糖和乙基纤维素(EC)的物理形貌,并重点考察休止角、松密度、振实密度、卡尔指数、颗粒间孔隙率、内聚力指数、豪斯纳比等指标,绘制粉末物理指纹图谱,采用多元分析法进行粉体学性能评价。采用直接压片法,分别使用茯苓碱溶性多糖和EC为不溶性骨架材料,制备双氯芬酸钠缓释片,评价缓释片的基本性能,考察体外释药行为,并研究其释放机制。结果表明,茯苓碱溶性多糖是一种呈光滑片状结构的半结晶聚合物,堆积性、可压性均强于EC;体外释放实验表明,茯苓碱溶性多糖缓释性能强于EC,其所制备的缓释片释药行为符合Higuchi模型,释放过程中片剂内部形成了孔隙结构,释放方式为孔道扩散释药。该研究结果对新型缓释材料的开发和资源的合理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84.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颈部脓肿穿刺置管引流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0年6月收治的46例颈部脓肿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分为超声组(25例)与传统组(21例),对比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术前与术后的疼痛程度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超声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拔管时间、体温恢复时间及术后VAS评分均优于传统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分别为12.90、9.98、13.84、13.42、5.37、5.27,P 均<0.05)。超声组所有患者均治疗成功,术后无并发症,传统组3例(14.29%)术后创面感染,1例(4.76%)术后创面出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2,P <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颈部穿刺置管引流术具有创伤小、疼痛感低、并发症少等优点,在临床上具有推广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