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9篇 |
免费 | 3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3篇 |
临床医学 | 21篇 |
内科学 | 2篇 |
特种医学 | 25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2篇 |
综合类 | 10篇 |
眼科学 | 1篇 |
药学 | 1篇 |
中国医学 | 3篇 |
肿瘤学 | 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1篇 |
2021年 | 1篇 |
2019年 | 3篇 |
2018年 | 4篇 |
2015年 | 1篇 |
2013年 | 5篇 |
2012年 | 6篇 |
2011年 | 3篇 |
2010年 | 3篇 |
2009年 | 4篇 |
2008年 | 7篇 |
2007年 | 8篇 |
2006年 | 7篇 |
2005年 | 2篇 |
2002年 | 1篇 |
2001年 | 3篇 |
2000年 | 3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3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观察泽漆对钉螺软体组织糖原的影响,以探讨其灭螺机制。方法采用系统分离法分离泽漆极性部位,按照WHO推荐的"杀螺剂实验室终筛方法"中浸泡方法进行浸杀灭螺试验;蒽酮比色法测定经泽漆乙醇提取物处理后钉螺软体组织的糖原含量变化。结果钉螺经泽漆乙醇提取物400、800 mg/L作用48 h,钉螺死亡率分别为50.43%、77.50%;作用96 h,钉螺死亡率均达100%。钉螺体内糖原含量随药物浓度的增大而逐步降低,800 mg/L时糖原下降最明显,较对照组含量下降69.49%。结论泽漆乙醇提取物能够显著降低钉螺体内的糖原含量,具有较好的灭螺效果。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脑动、静脉增强曲线最高值及增强峰值对cT灌注参数及其图像信噪比(SNR)的影响。方法17例患者行多层螺旋CT(MSCT)脑灌注扫描后经灌注软件后处理,每一病例处理6次,生成不同的动、静脉增强曲线。记录每次生成的动、静脉曲线最高值和增强峰值及同侧脑白质、灰质感兴趣区(ROI)内灌注参数,即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表面通透性(PS)的平均值,并由参数平均值除以相应标准差,计算相应SNR。应用SPSS10.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及配对t检验。结果(1)白质平均SNRcbf,为1.6±0.36,灰质为3.01±1.14;白质平均SNRcbv为2.47±0.66,灰质为3.68±1.12;白质平均SNRmtt为1.54±0.33,灰质为2.53±0.84;白质平均SNRps为0.50±0.16,灰质为0.62±0.21。动、静脉曲线最高值及增强峰值与白质和灰质平均SNRcbf、SNRcav及SNRmtt值(r值介于0.332~0.922,P值均〈0.01),以及静脉曲线最高值与白质平均SNRps值(r=0.256,P〈0.05)之间呈正相关;动脉曲线最高值、增强峰值及静脉增强峰值与白质和灰质平均SNRps值,以及静脉曲线最高值与灰质平均SNRps值之间无明显相关性(r值介于-0.058~0.210,P值均〉0.05)。(2)高、低静脉组之间平均CBF、CBV及PS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介于3.830~5.337,P值均〈0.01);高、低静脉组之间平均MTT值(白质t=-0.277,灰质t=0.329,P值均〉0.05)及高、低动脉组之间所有灌注参数平均值(t值介于-0.987~1.197,P值均〉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动、静脉曲线最高值及增强峰值对脑CT灌注图像SNR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静脉曲线最高值及增强峰值对灌注参数平均值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图像后处理时应该将动、静脉曲线调高以提高灌注参数的准确性及图像SNR。 相似文献
63.
碘油CT对肝癌诊断及判定栓塞效果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碘油CT对肝癌诊断及判定栓塞效果的价值中国医科大学高思佳近年来,由于影像诊断的迅速进展,使小肝癌的发现逐渐增多。由于外科技术的提高,手术死亡率明显降低,早期诊断的病例已能获得根治的机会。尽管如此,在日本适于手术切除的病例也只有30%[1]。对于绝大多...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在胶质瘤术前分级中的作用及价值.方法对25例胶质瘤患者(低级星形细胞瘤11例,高级星形细胞瘤14例)术前行CT灌注检查,分析CBF、CBV及PS图,测量肿瘤实质部分的CBF、CBV及PS的绝对值及相对值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胶质瘤的CBF值、CBV值及PS值均较正常脑组织升高,低级星形细胞瘤病变区的rCBF 1.41±0.16,rCBV 2.31±0.28,rPS 6.67±2.88;高级星形细胞瘤病变区的rCBF 4.96±2.17,rCBV 4.69±1.98,rPS 19.19±9.19.二者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CBV值P<0.05,CBF值及PS值P<0.01.肿瘤病变区CBF值、CBV值与PS值之间统计学处理均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822、0.753、0.657,P≤0.001.结论 CT灌注成像对胶质瘤术前分级有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5.
成人颅脑CT低剂量平扫成像的临床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成人颅脑低剂量CT平扫的图像质量及临床价值.材料和方法:110例患者被随机分组并运用64层螺旋CT机采用非螺旋扫描方式分别行330mAs、130mAs、100mAs的颅脑平扫,对相应图像进行主观评分、噪声测量和客观评价分析.结果:130mAs和100mAs组小脑和内囊评分均低于侧裂池评分;各组间各相应解剖结构评分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各组内小脑白质噪声大于壳核和半卵圆中心噪声,随着管电流量的降低,各相应层面各解剖结构噪声随之增加(P<0.05).颅脑平扫CT图像的对比噪声比则随着管电流量的降低而减少(P<0.05),而灰质清晰度无明显变化.相对于330mAs组,130mAs组DLP减少了61%,100mAs组减少了70%.结论:130mAs颅脑平扫CT图像质量可以常规用于成人临床,患者复查可以用100mAs. 相似文献
66.
CT灌注成像技术基本原理及其在脑肿瘤研究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飞速发展,医学影像学已不满足于对病变形态学的研究,而向更深一步反映组织和器官的生理及病理性活动的功能成像领域进展.以研究血液动力学改变为目的的血流灌注成像一直是功能成像领域倍受关注的课题之一.CT灌注成像(CT perfusion imaging)因其简单、易行等优势在此领域占有重要地位.既往限于CT设备和数学模型的限制,CT灌注成像仅限于对血脑屏障完整情况下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研究[1~3].近年来,随着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CT, MSCT)的应用,数学模型的不断改进,大大提高了CT灌注成像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67.
女性结核性盆腔炎的CT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女性结核性盆腔炎的CT特征,提高其诊断水平。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经手术病理和抗结核治疗证实的盆腔结核的CT表现。结果:输卵管增粗20侧,平均直径1.0cm。输卵管管壁均增强。附件软组织包块11侧,平均约5.7cm×4.3cm,呈多房囊状增强,其间有少量实性软组织密度影。附件区软组织密度增厚14侧,密度较均匀、有增强。附件区钙化5侧。腹膜增厚20例(轻度均匀性增厚16例,结节状增厚4例)。网膜增厚21例,(网格状增厚20例,饼状增厚1例)。肠系膜异常改变17例。腹水23例,高密度(CT值>20Hu)腹水13例,包裹性腹水7例。淋巴结增大、增多12例。回盲部肠壁增厚6例。结论:输卵管增粗是女性结核性盆腔炎较常见的CT表现,诊断女性结核性盆腔炎时应仔细分析扫描范围内各组织器官的CT表现。 相似文献
68.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DWI是基于传统DWI的新技术,其原理是通过选取多个扩散敏感系数(b值)及采用双指数模型拟合,同时获得表征组织扩散和灌注的双重信息,可更全面地揭示疾病的病理生理改变。IVIM DWI已逐步应用于全身多个系统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疗效评价。本文就IVIM DWI的原理及在椎体病变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9.
64层螺旋CT脊髓血管造影诊断脊髓血管畸形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脊髓血管造影在诊断脊髓血管畸形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17例MRI及临床表现符合脊髓血管病的病人,做CT脊髓血管造影检查,其中14例于1周内做DSA检查。CT扫描方法:Toshiba Aquilion 64 Slice CT扫描机,0.5mm层厚,0.5/r,120kV,350mA,主动脉弓层面为监测平面,造影剂自动跟踪技术,CT阈值180HU。造影剂为碘海醇(370mgI/ml),注射流率6ml/s,总量80ml。从血管畸形的分型、病变范围、供血动脉、瘘口及引流静脉等方面对CT脊髓血管造影图像进行评价,并与DSA及手术结果对比。结果:17例脊髓CTA均明确显示脊髓血管的异常及病变的范围,其中1例MRI及脊髓CTA诊断为动静脉瘘,并经手术证实,但DSA却未显示出病变;除1例DSA为AVM合并AVF的病例脊髓CTA只看到了AVM未诊断出AVF外,其余病例均与DSA的分型结果一致;13例做脊髓CTA并DSA阳性结果的病例共有20根供血血管,脊髓CTA 16根诊断正确,4根未显示,并出现了2根假阳性结果;6例脊髓CTA未看到瘘口;所有病例均清楚显示了引流静脉并与DSA一致。结论:CT脊髓血管造影对脊髓血管畸形的诊断有很大价值,可作为DSA检查前的筛选检查,并对DSA有指导作用,可缩短DSA检查时间。 相似文献
70.
最大斜率法与去卷积算法在64层螺旋CT脑灌注后处理中的应用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比较常用对比剂流率(6 ml/s)下最大斜率法和去卷积算法在64层螺旋CT后处理中的差异.方法 收集32例接受64层螺旋CT头部平扫及灌注成像的患者,分别利用基于最大斜率模型和去卷积模型的灌注软件包进行后处理,在双侧皮质区绘制感兴趣区(ROI),测量CT灌注绝对参数值: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达峰时间(TTP),以患侧参数值与对侧正常参数值的比值为相对参数值.由2位有经验的神经放射医师分别根据各参数伪彩功能图结合双侧灌注参数值盲法做出诊断,以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灌注正常组应用基于两种模型的灌注软件包所得各项参数绝对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相对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侧灌注异常组应用基于两种模型的灌注软件包所得灌注异常侧MTT、CBV绝对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TP、CBF绝对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参数相对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常用注射流率(6 ml/s)下,最大斜率法会低估CBF,其所得MTT、CBV绝对值均明显大于相应去卷积算法所得值.计算相对值不仅能弥补在低注射流率下最大斜率法的不足,而且能消除由不同后处理算法本身所带来的结果差异,能更好地用于定性、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