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0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37篇
眼科学   16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了解新兵人群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SV-2)感染情况。方法:采用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技术,对随机抽取某部2002、2004、2006和2008年度入伍新兵360例的超低温保存血清标本进行HSV-2IgG抗体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仅在2002年和2008年血清标本各检出1份HSV-2抗体阳性,阳性标本均来自于直接从学校入伍的新兵。结论:入伍新兵人群中单纯疱疹病毒Ⅱ型感染率极低,但也应采取加强检疫和健康教育等措施进行预防。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应用孟氏架辅助复位手术治疗Ruedi-AllgowerⅢ型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01—2017-06采用孟氏架辅助复位手术治疗的34例Ruedi-AllgowerⅢ型Pilon骨折,使用Burwell-Charnley复位评价系统评估骨折复位效果及踝关节功能AOFAS评分标准评价疗效。结果 34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5(12~18)个月。术后Burwell-Charnley评分:解剖复位29例,复位可4例,复位差1例。术后6个月踝关节功能AOFAS评分:优24例,良6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88.24%。结论术中应用孟氏架辅助复位手术治疗Ruedi-AllgowerⅢ型Pilon骨折取材简便,可操作性强,手术时间明显缩短,骨折复位程度及手术疗效明显提高,在临床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3.
俞苏蒙  叶晓波  邢云卿  高彦军  冯莉 《职业与健康》2013,(23):3159-3160,3163
目的了解入伍新兵人群沙眼衣原体(CT)IgG抗体的流行分布情况,为今后预防CT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技术,对北京军区近8年来自16个省市的364名入伍新兵血清进行CT—IgG抗体检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1--2008年入伍新兵CT—IgG阳性率为4.35%~15.56%,平均为10.71%,8年间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来自16个省市的新兵,其中江苏省(26.09%)、陕西省(26.09%)、天津市(21.74%)抗体阳性率较高,其余省市相对较低,阳性率4.35%~26.09%,平均阳性率为10.71%。入伍前工作与否,抗体阳性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别。结论健康青年人群CT抗体水平较低,人群易感性高,应加强健康教育,提高防病知识水平。  相似文献   
104.
本研究旨在了解入伍新兵人群肺炎衣原体(CP)IgG抗体的流行分布情况,为今后预防CP感染提供科学依据。采用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技术,对北京军区空军近8年来自16个省市的364名入伍新兵血清进行了CP IgG抗体检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来自16个省市8年间入伍的364名新兵,发现历年间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沿海(21.43%)与内陆(5.49%)地区间阳性检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阳性率0~47.83%,平均为13.46%。健康青年人群CP抗体水平存在显著地区差异并有散发和流行交替出现的周期性现象。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微骨折联合自体富血小板血浆治疗HeppleⅢ~Ⅳ型距骨骨软骨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采用关节镜下微骨折联合自体富血小板血浆治疗的HeppleⅢ~Ⅳ型距骨软骨损伤患者15例,其中男11例,女4例;年龄15~48,平均(34.1±2.7)岁;右足10例,左足5例。根据Hepple分型,Ⅲ型9例,Ⅳ型6例。术前及术后12个月均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美国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及MRI进行评估。结果1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3个月,平均(15.1±2.2)个月。术前AOFAS评分(54.3±8.9)分、VAS评分(7.1±2.3)分,术后12个月AOFAS评分(89.2±6.4)分、VAS评分(1.3±0.8)分,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MRI检查见距骨软骨的损伤区域较平滑,周围水肿消失。结论采用关节镜下微骨折联合自体富血小板血浆治疗HeppleⅢ~Ⅳ型距骨骨软骨损伤可以有效缓解踝关节疼痛及改善功能,明显促进损伤软骨愈合,是一种较有效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06.
目的了解入伍新兵人群腮腺炎病毒(MuV)抗体阳性分布情况。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对随机抽取的2001~2008年364份入伍新兵血清样品进行MuV IgG抗体检测分析。结果 364份血清样品中,MuV抗体阳性249份,阳性率68.41%,各年度抗体阳性率为53.33%~80.44%;新兵MuV抗体阳性地区以黑龙江省(95.65%)、天津市(86.96%)、广东省(86.96%)和云南省(86.36%)较高,内蒙古自治区(34.78%)、四川省(39.13%)和山西省(47.83%)较低;新兵入伍前工作与否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入伍新兵MuV抗体阳性率较低,并呈地区性差异,建议在入伍检疫期间对新兵进行免疫接种。  相似文献   
107.
目的了解新兵人群W135群流脑IgG抗体的流行分布情况,为今后预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技术,对北京军区空军近4年来自7个省市的360名新兵血清进行了W135群流脑IgG抗体检测,统计分析其阳性率。结果发现各年间新兵血清W135群流脑IgG抗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省市阳性率为37.04%~64.44%,平均为50.83%;抗体含量为0.00~100.31μg/ml,平均(3.96±7.44)μg/ml;地区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浙江省(64.44%)、内蒙古(62.75%)和陕西省(57.50%)较高,河南省(37.04%)和北京市(40.00%)较低;入伍前工作与否,其抗体阳性检出率有差异,但没有统计学意义;差别的主要原因可能与各地区隐性感染和时间长短有关。结论入伍新兵人群W135群流脑IgG抗体阳性率地区差异显著。新兵入伍期间,应采取预防接种、健康教育等措施来预防流行性脑脊髓炎的流行。  相似文献   
108.
高彦军 《实用骨科杂志》2010,16(10):795-795,798
目的分析经皮微创应用可吸收螺钉治疗髂前上棘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我院自2006年4月至2009年2月对21例髂前上棘骨折患者给予闭合复位,透视下经皮行可吸收螺钉固定。其中男18例,女3例;年龄12~19岁,平均13.6岁。均为新鲜闭合性骨折。结果本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3年,平均16个月。切口无明显疤痕,骨折均获愈合。髋关节活动度恢复正常,按后期髂部有无疼痛和髋关节活动情况进行疗效评定,优18例,良3例,优良率100%。结论微创经皮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髂前上棘骨折,手术创伤小、安全可靠、效果满意,特别适用于青少年运动所致髂前上棘撕脱骨折。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的膀胱粘膜损伤方法对细胞移植法原位膀胱癌模型建立的影响及优缺点。方法4~6周龄裸鼠两组,每组10只。麻醉后经尿道置入膀胱静脉留置针,导尿后一组注入100ul10%胰酶保留30min,另一组注入100ul0.1mol·L^-1Hcl15s.PBS冲洗后将浓度为1×10^7L^-1L。的人膀胱癌T24细胞悬液注入两组鼠膀胱保留1~2h。另设一组5只导尿冲洗后直接注入细胞保留1~2h。定期观察裸鼠一般情况。28d后断颈处死,解剖观察膀胱成瘤及转移情况,并取膀胱及可疑肾脏行病理学检查。结果胰酶破坏组到2w有2只间断出现淡红色血尿,下腹肿块不明显。到28d后处死,肉眼2只成瘤,约占膀胱50%以上。病理检查证实成瘤2只,多局限于粘膜,未突破肌层。盐酸破坏组约12d开始出现血尿,其中4只可及下腹肿块,2只于2d死亡。到28d处死.共8只大体成瘤,2只见右肾肿大。病理检查示8只成瘤,细胞结构紊乱,未突破浆膜层,两只肾转移。未行粘膜破坏组无明显变化,也无瘤形成。结论胰酶破坏膀胱粘膜对动物损伤轻,但成瘤率低;盐酸破坏粘膜对动物损伤稍大,但成瘤率满意,在细胞移植法建立原位膀胱癌模型可明显提高成瘤率。  相似文献   
110.
踝关节骨折属于关节内骨折,而外踝骨折在踝关节扭伤中尤为常见,治疗要求解剖复位,牢固固定,早期功能锻炼。常用的治疗方法多采用切开复位钢板或张力带内固定术等,以上术式创伤大,而且需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我科自2006-08-2010-09采用闭合复位经皮钢针弹性内固定选择性治疗外踝骨折85例,效果良好,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