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653篇 |
免费 | 144篇 |
国内免费 | 103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12篇 |
妇产科学 | 48篇 |
基础医学 | 125篇 |
口腔科学 | 15篇 |
临床医学 | 317篇 |
内科学 | 172篇 |
皮肤病学 | 16篇 |
神经病学 | 47篇 |
特种医学 | 56篇 |
外科学 | 180篇 |
综合类 | 768篇 |
预防医学 | 297篇 |
眼科学 | 19篇 |
药学 | 459篇 |
3篇 | |
中国医学 | 289篇 |
肿瘤学 | 7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3篇 |
2023年 | 61篇 |
2022年 | 65篇 |
2021年 | 84篇 |
2020年 | 65篇 |
2019年 | 62篇 |
2018年 | 77篇 |
2017年 | 38篇 |
2016年 | 43篇 |
2015年 | 52篇 |
2014年 | 131篇 |
2013年 | 124篇 |
2012年 | 145篇 |
2011年 | 152篇 |
2010年 | 166篇 |
2009年 | 145篇 |
2008年 | 136篇 |
2007年 | 136篇 |
2006年 | 125篇 |
2005年 | 108篇 |
2004年 | 124篇 |
2003年 | 106篇 |
2002年 | 74篇 |
2001年 | 67篇 |
2000年 | 69篇 |
1999年 | 44篇 |
1998年 | 43篇 |
1997年 | 58篇 |
1996年 | 34篇 |
1995年 | 52篇 |
1994年 | 45篇 |
1993年 | 28篇 |
1992年 | 28篇 |
1991年 | 18篇 |
1990年 | 15篇 |
1989年 | 22篇 |
1988年 | 17篇 |
1987年 | 19篇 |
1986年 | 24篇 |
1985年 | 11篇 |
1984年 | 21篇 |
1983年 | 10篇 |
1982年 | 14篇 |
1981年 | 6篇 |
1980年 | 3篇 |
1979年 | 2篇 |
1978年 | 2篇 |
1964年 | 1篇 |
1957年 | 2篇 |
195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9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1.
目的 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临床护士心理弹性与共情疲劳的相关性。方法 检索美国科学引文索引网络版数据库(Web of Science)、世界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Ovid电子期刊全文数据库、EBSCO护理学全文学术期刊(CINAHL)、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和维普全文电子期刊,检索时限为2001年1月—2021年10月,查找关于临床护士心理弹性与共情疲劳相关性的文献。由2名研究人员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独立筛选、评价文献。提取资料后,使用RevMan 5.2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计纳入4项研究,文献质量中等。Meta分析结果显示,护士心理弹性与共情疲劳合并相关系数为-0.22,亚组分析显示,ICU护士心理弹性与共情疲劳水平相关系数高于全院护士。结论 临床护士的心理弹性水平越高,其共情疲劳的程度越低,ICU护士心理弹性与共情疲劳水平相关性更高。建议护理管理者加大对于临床护士心理弹性建立的支持,减少共情疲劳对临床护士工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以人胚心肌、脐带组织、羊膜组织和脐带动脉为靶组织,观察CNE-1、CNE-2Z及其单克隆株H5、F1、B4和F7共6株鼻咽癌细胞的侵袭特征。结果表明,癌组织在侵袭过程中,除具有粘附、溶解破坏及运动功能外,还须有分裂增生能力及以某种未知机制克服靶组织阻力的能力。本文首次使用脐带组织作为肿瘤侵袭实验的靶组织并描述了其优点。此外还初步筛选出侵袭能力较强的H5和较弱的B4细胞株。 相似文献
13.
14.
15.
目的 探究多学科协作联合PDCA管理在重症MDRO院内感染防控中的应用。方法 筛选我院2020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165例重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比较观察组(84例,多学科协作联合PDCA管理)和对照组(81例,常规院内感染防控管理)的感染防控效果。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抗菌药物使用率、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多重耐药菌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94.05%)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82.72%);观察组(97.62%)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88.89%);观察组医护人员的各项MDRO感染管理认知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重症MDRO院内感染防控中,应用多学科协作联合PDCA管理模式,可有效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可作为医院防控MDRO感染的良好机制推行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IAP)的流行病学、临床特点、病原学检查及预后。方法 :根据中国卫生部IAP临床诊断标准。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冠状病毒IgG。分析本组 (8例 )病例特点 ,患者均有密切接触史 ,潜伏期 1~10天 ;均发热 ,且热型多不规则。胸片特点 :本组肺部均出现片状或斑片状炎症阴影。常规予广谱抗生素、利巴韦林抗病毒以及免疫球蛋白、生物反应调节剂胸腺肽等治疗无效 ,予甲基强的松龙治疗有效。结果 :本组均符合IAP临床诊断标准。 7例存活者于半个月~ 2个月内肺部炎症阴影均完全吸收。 1例死于呼吸衰竭。住院时间 14~ 4 4天 ,平均 (2 8 9± 13 7)天。 3例抗冠状病毒IgG阳性 ,且恢复期的抗体滴度比急性期增高 4倍以上。结论 :IAP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疾病。本组以近距离传播为主 ,具有家族局部爆发流行的特点。以发热为主要表现 ,热程多在 14天左右 ,重症者可长达 30多天。该疾病侵犯多个肺叶 ,及肺部以外的其他器官。激素可以促使肺部炎症的吸收。病原体是冠状病毒 相似文献
17.
18.
19.
樊天云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14):130-131
为了掌握我市孕产妇死亡情况,分析构成死亡的主要原因和相关因素, 现将我市近5年来孕产妇死亡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 找出造成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因素,有针对性的制定预防干预措施,有效降低孕产妇病死率.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