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11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5篇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N-乙酰半胱氨酸对COPD大鼠Clara细胞及CC16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抗氧化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干预对大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模型Clara细胞数量及其分泌蛋白CC16表达的影响。方法:单纯熏香烟法建立Wistar大鼠COPD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PD组和NAC干预组,每组10只。应用透射电镜观察COPD大鼠肺组织Clara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Clara细胞数量。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和血清中CC16含量。RT-PCR法检测肺组织中CC16mRNA的含量。结果:COPD组大鼠终末细支气管上皮Clara细胞占上皮细胞的百分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NAC干预组明显高于COPD组(P<0.01)。COPD组大鼠BALF和血清中CC16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NAC干预组明显高于COPD组(P<0.05)。COPD组大鼠肺组织中CC16 mRNA的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和NAC干预组(均P<0.01)。结论:COPD大鼠的气道炎症可导致Clara细胞数量及CC16的合成及分泌量减少,抗氧化剂NAC可通过促进CC16的合成和分泌抑制气道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82.
目的: 研究全蝎尾部多肽粗提物(peptide extract from scorpion tail,PEST)与蜈蚣头部多肽粗提物(peptide extract from centipede head, PECH)对肝癌细胞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合成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超滤法提取PEST与PECH。选取肝癌HepAD38和HepG2细胞,将其分组:对照组,用含10%胎牛血清的培养基培养;PEST组,不同浓度PEST(0.125、0.250、0.500和1.000 mg/mL)处理;PECH组,不同浓度PECH(0.125、0.250、0.500和1.000 mg/mL)处理;阳性对照组,拉米夫定或恩替卡韦或四环素处理。MTT法检测细胞活力,qRT PCR检测HepAD38细胞上清液HBV DNA含量。另取HepAD38细胞,分为PEST组(1 mg/mL PEST处理)、PECH组(1 mg/mL PECH处理)、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HBsAg和HBeAg含量,qRT PCR检测HBV X、S、preC、P mRNA表达量,蛋白印迹法检测HBV核心蛋白(HBV core protein,HBc)表达。结果:PEST或PECH处理的肝癌细胞HepG2和HepAD38细胞活力均在70%以上;与对照组相比,PEST组(0.250、0.500和1.000 mg/mL)和PECH组(0.125、0.500和1.000 mg/mL)HBV DNA拷贝数明显降低(P均<0.05);与对照组相比,PEST组和PECH组HBsAg和HBeAg含量明显降低(P均<0.05),HBV P mRNA相对表达明显降低(P均<0.05),PEST组HBc表达几乎无差异,而PECH组HBc表达减少。结论:PEST和PECH在HepAD38细胞株中表现出抗HBV作用,可能与其抑制HBV P mRNA合成有关。  相似文献   
83.
索拉非尼治疗肾癌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病例1:男,48岁,于2006年7月出现血尿、腰痛,B超发现左肾占位,双肾CT检查拟诊左肾癌。即行左肾癌根治术,术后病理:肾透明细胞癌。9月予干扰素α-1b 100万U,隔日1次,肌肉注射(肌注),1个月后改为300万U。至2007年6月停药。患者每3~4个月定期复查,未见复发、转移,无不  相似文献   
84.
目的:观察伊立替康联合卡培他滨二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38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予以伊立替康200mg/m^2,第1天,口服卡培他滨1000mg/m^2一日两次,联用14天,每21天重复,至少治疗2周期。结果:本组患者有效率7.9%(3/38),疾病控制率55.3%(21/38),其中部分缓解(PR)3例,稳定(SD)18例,进展(PD)17例。中位进展时间(TTP)及中位总生存期分别为4月和11月,临床疗效是影响TTP及OS的主要预后因素。3度以上不良反应主要为中性粒细胞减少(18.4%)及腹泻(10.5%)。结论:伊立替康联合卡培他滨二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具有良好的疗效与耐受性。  相似文献   
85.
BACKGROUND: Experiments have demonstrated that biological membranes can be used to reconstruct the tendon sheath and inhibit exogenous healing of the tendon. Therefore, these membranes provide a good bed for tendon gliding and reduce tendon adhesion.  相似文献   
86.
目的:评价BC‐5000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BC‐5000)的主要性能。方法对BC‐5000的本底及空白值、携带污染率、精密度、准确度、正确度、线性范围及其检测结果与参比仪器(XE‐2100)、人工分类的可比性进行评价。结果BC‐5000各参数的本底及空白值均合格,携带污染率均小于1%。所有参数均具有较好的批内和批间精密度,准确度及正确度验证合格。WBC、RBC、HGB、PLT具有良好的线性(r>0.990)。与XE‐2100及人工分类结果进行对比,只有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Bas%)的相关性略差(r=0.744,P>0.05)。结论BC‐5000具有良好的性能,是一款理想的小型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马齿苋提取液对急性湿疹大鼠背部皮肤组胺受体1(H1R)、蛋白酶激活受体2(PAR-2)和瞬时感受器电位受体1(TRPV1)表达的影响及其对H1R、PAR-2/ TRPV1 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SD 大鼠30 只,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马齿苋组,各组10 只。采用二硝基氯苯(DNCB)建立急性湿疹模型,正常组除外。造模成功后,各组分别给予相应药物。末次给药后对各组大鼠进行湿疹面积及严重度指数(EASI)评分。免疫组化法检测H1R、PAR-2 和TRPV1 的表达,流式细胞技术测定细胞内钙离子(Ca2+ )浓度。结果:与正常组比,模型组大鼠EASI(P<0.01)、H1R(P<0.05)和PAR-2(P<0.01)的含量、Ca2+浓度(P<0.01)显著增加,TRPV1 增加差异不明显(P>0.05)。与模型组比,马齿苋组大鼠EASI(P<0.01)、H1R(P<0.01)和PAR-2(P<0.01)的含量及Ca2+ 浓度(P<0.05)显著减少,TRPV1 减少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马齿苋可减少H1R、PAR-2 含量及降低Ca2+浓度,发挥治疗急性湿疹的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上游分子H1R、PAR-2 含量,使其下游分子TRPV1 失活,减少Ca2+内流,达到抗瘙痒的作用。  相似文献   
88.
胃癌及癌周淋巴细胞核转录因子-κB激活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胃癌及癌周浸润淋巴细胞核转录因子(NF)-κB激活状态对胃癌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EnVision两步法对41例胃癌标本进行NF-κB检测;应用CD31、CD20、CD4、CD8单克隆抗体分别检测其微血管密度(MVD)及淋巴细胞亚型;并结合随访资料进行预后分析。结果本组28例有NF-κB组成性激活(68.3%),NF-κB激活与临床病理分期有关。NF-κB激活组MVD明显高于NF-κB阴性组(P=0.002),且生存期短于NF-κB阴性组。24例(58.5%)有癌周淋巴细胞NF-κB激活;淋巴细胞NF-κB激活与病理组织学分型无明显关系;TNMⅢ、Ⅳ期胃癌多缺乏淋巴细胞NF-κB激活(P=0.046)。癌周淋巴细胞NF-κB激活组预后优于NF-κB阴性组(P=0.0001)。结论胃癌细胞NF-κB组成性激活可促进肿瘤内新生血管形成及浸润性生长,从而导致患者生存期缩短;而癌周淋巴细胞的NF-κB激活可使机体抗肿瘤免疫反应增强,是预后良好的标志。  相似文献   
89.
结肠癌K-ras突变与对西妥昔单抗耐药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结肠癌K-ras基因突变导致对西妥昔单抗耐药的可能机制。方法:通过基因测序及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筛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达阳性,同时K-ras基因呈突变型及野生型的结肠癌细胞各1株,应用细胞增殖实验(CCK8方法)、流式细胞技术(Annexin V标记),检测西妥昔单抗(C225)在体外对结肠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同时用K-ras呈野生型和突变型的结肠癌细胞株,分别建立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分成HT29-C225、HT29-NS、SW620-C225及SW620-NS组,给予西妥昔单抗(每3天注射1次,每次0.5mL,共4周)。治疗后,绘制肿瘤生长曲线,用TDT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技术(TUNEL)检测细胞凋亡,用定量PCR、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HC)及蛋白印迹(Western-blot)等技术检测移植瘤标本中EGFR信号转导通路中AKT及其磷酸化蛋白的表达。结果:体外增殖及凋亡实验显示,西妥昔单抗对不同K-ras基因型的结肠癌细胞均未能显示细胞毒作用。而体内研究发现,西妥昔单抗能明显抑制K-ras野生型结肠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但对K-ras突变型者抑制作用较差。对K-ras突变型结肠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的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西妥昔单抗治疗组裸鼠的AKT基因表达率高于对照组。IHC及Western-blot显示,西妥昔单抗治疗组与对照组间AKT蛋白的表达率无明显差异,但西妥昔单抗治疗组裸鼠的p-AKT表达率高于对照组。结论:K-ras突变状态与西妥昔单抗的疗效相关,K-ras突变型者EGFR信号通路中的衔接蛋白AKT呈自主激活状态,该基因突变可能是导致对西妥昔单抗耐药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0.
目的检测跨膜emp24结构域蛋白4(TMED4)在肝癌患者肝组织中的表达情况, 并初步探究TMED4基因对肝癌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及其相关分子机制。方法采用蛋白质印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肝癌患者癌组织、癌旁组织中TMED4的蛋白质表达水平, 并分析其表达与患者的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分别通过细胞增殖实验、Transwell实验、划痕愈合实验和裸鼠皮下成瘤实验探究过表达或敲减TMED4基因对肝癌细胞体内外增殖、迁移和愈合能力的影响;通过通路分析初步探究TMED4基因调控肝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可能分子机制。统计学方法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U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蛋白质印迹法结果显示, TMED4在肝癌组织中的蛋白质表达水平低于其对应的癌旁组织(0.52±0.29比0.83±0.2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4, P=0.02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 TMED4在肝癌组织中的蛋白质表达水平低于其对应的癌旁组织(5.46±3.37比7.58±3.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9, P<0.001)。TMED4的蛋白质表达水平与患者是否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