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5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6篇
  1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81.
心力衰竭是各种器质性心脏病的终末阶段,病死率随着病情的加重而升高,5年病死率可高达50%。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常见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的上升,心力衰竭患病率正在逐步升高。研究发现,心力衰竭患者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极高,且50%~70%的心力衰竭患者死于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即室速和室颤。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健康管理在乳腺癌患者手术后身体与心理恢复方面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她们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则在治疗整个过程中实施健康管理,然后通过对比的方式来分析健康管理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的影响。结果对照组的40例患者中,由于没有按医嘱及时复诊,使得9例患者的患侧上肢在手术之后出现了机体机能障碍,3例患者出现了侧皮下积液问题,18例患者的机体功能有轻微下降的情况,6例患者出现侧肩关节功能受限问题。而观察组由于建立了健康档案并且在出院以后坚持依时回院复诊,因此没有出现以上状况,只有2例患者由于没有坚持做乳腺康复操而出现了患肢比另一侧肿胀的问题。观察组患者的切口不适、心理障碍、正确锻炼以及瘢痕增生等情况都比对照组要好,术后的生活质量总评分也比对照组要高。结论健康管理可以通过教学以及指导的方式为患者提供相关的心理辅导,用健康的心态正视自己的疾病,从而帮助乳腺癌患者克服心理压力。观察组患者在健康管理的影响下变得更加积极,在服药、佩戴义乳矫形以及做乳腺康复操方面都比对照组坚持得更好,也因此取得了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3.
盐酸多巴酚丁胺为无色的澄清液体,具有增强心肌收缩力和增加搏出量,使心排血量增加,对心肌产生正性肌力作用,可使冠状动脉血流、肾血流量、尿量及心肌耗氧量增加。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又名舒普深等,其性状为白色粉末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本品是复方制剂的抗生素,其成分为头孢哌酮和舒巴坦钠组成,为第三代头孢菌素,被临床广泛应用。目前我科使  相似文献   
84.
目的 基于有限元分析的方法,观察不同厚度、不同孔隙率、不同杆径单胞结构填充的钛网在垂直外力作用时的应力和位移分布,为颌骨缺损时引导骨再生的个性化钛网设计提供生物力学依据。方法 分别以31-32缺失和33-37缺失的两位患者的下颌骨作为小尺寸钛网(S型)和大尺寸钛网(L型)的研究载体,分别重建颌骨模型,设计不同厚度、孔隙率及杆径的钛网,构建三维有限元模型,通过有限元方法分析钛网承力情况下的应力和位移分布。结果 随着钛网厚度的增加,钛网的应力和位移呈现下降趋势;随着钛网孔隙率的增加,钛网的应力和位移呈现上升趋势;随着钛网杆径的增加,钛网的应力和位移呈现不同趋势,其中S型钛网呈现下降趋势,而L型钛网无明显变化。结论 钛网厚度在0.4 mm及以上时,所有钛网的应力值均在安全等效应力范围内,考虑到钛网过厚会对黏膜产生刺激,0.4 mm厚度钛网更适合临床需要;S型的孔隙率在55%及以下,L型孔隙率在55%~68%时,应力值在安全等效应力范围内,提高钛网孔隙率可以提供更充足的血液通道给黏膜,降低黏膜缺血萎缩与开裂的风险,L型钛网应尽量选择68%孔隙率,S型钛网选择55%孔隙率;S型钛网杆径在0.7 ...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体外授精(IVF)超促排卵过程中超生理剂量的雌、孕激素对着床期整合素αvβ3、骨桥蛋白(OPN)表达的影响,从而推测IVF超促排卵所致的高雌、孕激素对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方法:2012年5月~2013年10月于该中心行IVF的33例因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或过高孕酮水平取消新鲜周期胚胎移植的不孕症妇女为研究组,根据h CG日雌孕激素水平将研究对象分为3组:高E2组(E2≥5 210 pg/ml、P<1.05 ng/ml);高P组(P≥1.05 ng/ml、E2<5 210 pg/ml);高E2并高P组(P≥1.05 ng/ml、E2≥5 210p g/ml),于取卵后7~8天用宫腔负压吸管(Pipelle管)取内膜组织。对照组为11例正常妇女,于超声监测排卵后7~8天同法取内膜,采用免疫组化SP法和组织学积分H-score法对整合素αvβ3、OPN,在种植窗期子宫内膜中的表达进行定位和半定量分析,比较不同雌孕激素水平在着床期对整合素αvβ3、OPN表达的影响,从而推测IVF超促排卵中高雌、孕激素对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结果:种植窗期高E2组、高P组、高E2并高P组患者与对照组比较整合素αvβ3、OPN的表达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仅仅依靠整合素αvβ3、OPN这两项指标的表达来推测子宫内膜的容受性是不可靠的。  相似文献   
86.
目的 研究变频振动训练对功能性踝关节不稳(functional ankle instability, FAI)患者下肢肌肉爆发力、平衡能力和踝关节周围肌肉功能的影响,为FAI患者的临床康复训练提供实证依据。方法 共招募26例FAI患者,并随机分为实验组(14人)和对照组(12人),实验组接受8周康复训练及振动干预,对照组仅接受8周康复训练。在训练前后测量和对比受试者患肢单腿纵跳最大功率、平均功率、最大速度和平均速度,立定跳远距离,睁、闭眼单腿站立时间,内侧腓肠肌(medial gastrocnemius, GM)、外侧腓肠肌(lateral gastrocnemius, GL)和胫骨前肌(tibialis anterior, TA)的肌肉收缩时间(tc),放松时间(tr)和径向位移(Dm)。结果 实验组受试者患肢单腿纵跳最大功率和最大速度、单腿立定跳远距离和睁、闭眼单腿站立时间均显著提高,且其增幅都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受试者 所有肌肉tc增幅均低于对照组,但tr和Dm并没有呈现规律性。结论 变频振动训练能够有效地提高FAI患者爆发力和平衡能力,促进GL、GM和TA的tc缩短,但对降低肌张力和促进肌肉放松效果尚不明确。  相似文献   
87.
88.
目的 研究放射性125 I粒子源在肌肉组织等效材料模体中的剂量分布.方法 研制肌肉组织等效模体,应用热释光剂量学方法和美国医学物理学家协会43报告工作组(AAPM TG-43)推荐的理论计算公式(理论计算法)对125 I粒子源进行二维径向的剂量分布研究.结果 在0.5cm处,TLD在0°、45°、90°、135°、180°、225°、270°、315°时测得的剂量率分布为9.61、5.72、9.33 、5.05、10.65、5.15 、10.7、5.74cGyh-1,理论计算值为3.94 cGyh-1.结论 125I粒子源的径向剂量率随距离增加快速下降.  相似文献   
89.
浙江省嘉兴地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发病状况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描述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的流行病学分布特征。方法资料来源于“中美预防出生缺陷和残疾合作项目”围产保健监测的常规报告。研究对象为浙江省嘉兴地区1995-2000年分娩的所有孕满20周的孕产妇136070名。结果共诊断妊高征15127例,总发病率为11.1%,轻、中、重度妊高征构成比依次为71.4%、22.3%和6.3%,孕中期、孕晚期和产时发病的妊高征构成比依次为42%、344%和61,4%。在分布特征方面,妊高征年均发病率呈下降趋势,即由1995年的10.7%下降至2000年的8.6%,下降了19.6%;城市、年龄(〈20岁或〉35岁)、农民、低文化程度、双(多)胎、春夏季受孕和冬春季分娩者高发。与1988年的调查相比,妊高征发病率比全国水平高18.1%,而重度的构成比较全国水平低68.8%。城乡发病率差异较小,但农村重度妊高征构成比显著高于城市。结论妊高征发病率存在分布特征,其发病率比1988年全国调查的结果高,但以轻度为主。  相似文献   
90.
目的 了解孕前体重指数(BMI)、孕期体重增加与新生儿窒息发生危险的关系.方法 数据来自"中美预防出生缺陷和残疾合作项目"中嘉兴地区的围产保健监测数据库.研究对象为1995-2000年在嘉兴地区参加婚前/孕前体检且分娩单胎活产儿孕满20周的83 030名孕产妇.运用χ2检验或趋势χ2检验比较不同BMI组或其他特征人群新生儿窒息发病率的差别,利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孕前BMI、孕期体重增加与新生儿窒息发生危险之间的关系.结果 新生儿窒息发病率为11.3%(95% CI:11.1%~11.6%).新生儿窒息发病率从BMI<18.5 kg/m2组的11.0%(95% CI:10.5%~11.5%)逐渐升至BMI≥25.0 kg/m2组的12.9%(95% CI:11.6%~14.4%),自孕期体重增加<0.3 kg/wk的12.4%(95% CI:11.9%~13.0%)逐渐降至≥0.5 kg/wk的10.6%(95% CI:10.1%~11.0%).孕前BMI≥25.0 kg/m2组的新生儿重度窒息发生率高于BMI更低组.在调整了地区、年龄、文化程度、职业、产次、产前检查次数、孕期高危因素、产时高危因素、孕周和出生体重后,以BMI<18.5 kg/m2组为参照组,BMI为18.5~22.9 kg/m2、23.0~24.9 kg/m2和≥25.0 kg/m2组发生新生儿窒息的OR值分别为1.03(95% CI:0.97~1.09)、1.06(95% CI:0.96~1.16)和1.14(95% CI:1.00~1.31).进一步调整孕期增重后,上述OR值分别为1.02(95% CI:0.95~1.09)、1.01(95% CI:0.90~1.13)和1.08(95% CI:0.92~1.28).以孕期体重增加≥0.5 kg/wk组作为参照,孕期体重增加为0.3~kg/wk和<0.3 kg/wk组发生新生儿窒息的OR值分别为1.06(95% CI:1.01~1.12)和1.09(95% CI:1.02~1.20).结论 孕期体重增加<0.5 kg/wk加大新生儿窒息发生的危险,提示临床上宜对妇女孕前的BMI进行监测,并据此进行孕前指导和孕期管理,以保持合理的孕期体重,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危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