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2.
摘要:目的:探讨电针联合 BMSCs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血管新生的机制研究。方法:采用全骨髓贴壁法分离、传代大鼠BMSCs;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形态;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绘制生长曲线;流式细胞仪对BMSCs表面抗原(CD90、CD45)进行鉴定。将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BMSCs组、电针+BMSCs组,制备MIRI模型。假手术组只结扎不穿线;模型组、电针组采用心肌内直接注射生理盐水的方法;BMSCs组、电针+BMSCs组将BMSCs移植到梗死边缘区;分别在移植后3d、7d、14d三个时间点采用生化仪对心肌酶CK-MB、cTnI含量进行测定;TTC染色测定梗死面积;光镜下观察病理形态学改变;荧光标记观察BMSCs增殖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组织CD31、SDF-1蛋白表达。结果:倒置显微镜显示细胞增殖较为活跃,细胞增大,形状以梭形、多角形及星形为主,形态呈“旋涡样”,MTT显示细胞生长曲线呈S形,流式细胞仪鉴定细胞表面抗原CD45阳性率小于5%,CD90阳性率大于90%,表明细胞纯度较高、均一性良好。再灌注后,随着时间的延长,各个治疗组均能够降低大鼠心肌酶CK-MB、cTnI及心肌梗死面积的水平,电针+BMSCs组效果最显著(p<0.05);病理形态学显示电针+BMSCs移植能够减少炎性细胞浸润,改善心肌纤维紊乱;荧光标记显示BMSCs移植后,随着时间的延长,BMSCs在心肌内生长增殖,其中电针+BMSCs组效果显著;免疫组化染色后CD31、SDF-1呈“棕黄色或黄褐色”即阳性表达,新生血管呈棕黄色。各个治疗组CD31、SDF-1蛋白表达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电针+BMSCs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其他治疗组(P<0.05)。结论:电针诱导BMSCs移植后对心肌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电针治疗促进BMSCs在心肌内生长增殖,有效减少MIRI大鼠的心肌酶 CK-MB、cTnI水平,减小心肌梗死面积,改善MIRI心肌组织病理形态及超微细结构损伤,增加微血管密度,促进缺血区边缘血管新生有关。 相似文献
53.
54.
55.
56.
目的:通过测定游离脂肪酸(FFA)、白介素-6(IL-6)、干扰素(INF)等脂肪细胞因子的浓度,从而探讨西洋参活性成分对胰岛素抵抗脂肪细胞模型脂肪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方法:通过高糖高胰岛素刺激,建立胰岛素抵抗脂肪细胞模型,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罗格列酮组、20(R)人参皂苷Rb1组、20(R)人参皂苷Rb2组、人参皂苷R3组、拟人参皂苷F11组、西洋参复合成分组。药物干预培养24h后,检测各组脂肪细胞因子的浓度。结果:与模型组细胞FFA分泌量比较,20(R)人参皂苷Rb1组、20(R)人参皂苷Rb2组、西洋参复合成分组、罗格列酮组FFA分泌量明显降低,差异极显著(P<0.01),拟人参皂苷F11组也有显著差异(P<0.05),其余无统计学差异;与模型组细胞IL-6分泌量比较,罗格列酮组、拟人参皂苷F11组、西洋参复合成分组、20(R)人参皂苷Rb1组细胞IL-6分泌量均降低,差异极显著(P<0.01),其余无统计学差异;与模型组细胞INF分泌量比较,人参皂苷R3组、西洋参复合成分组、20(R)人参皂苷Rb1组INF分泌量明显降低,差异极显著(P<0.01),拟人参皂苷F11组、罗格列酮组也有显著差异(P<... 相似文献
57.
龟贞地黄饮治疗女童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43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滋肾阴、降相火立法,观察龟贞地黄饮治疗女童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的疗效。方法:将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患儿66例,随机单盲分为观察组、对照组两组(各43例),观察组口服龟贞地黄饮,对照组口服醋酸甲地孕酮,两组均以6个月为1个疗程,1个疗程以后统计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显效12例,有效2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8.37%;对照组显效13例,有效2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0.69%。观察组疗效与对照组相当(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雌激素及生长激素水平显著下降,子宫、卵巢显著回缩。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龟贞地黄饮治疗女童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颈痛宁丸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模型家兔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的影响。方法:采用家兔颈椎横突侧面注射硬化剂法,制备椎动脉型颈椎病模型。造模前后对所有家兔进行TCD检测,观察脑血流速度变化,以确定模型制备成功。取成模家兔40只,随机分为5组。颈痛宁丸高、中、低剂量组给予不同浓度的颈痛宁丸;阳性对照组给予颈复康颗粒;模型组给予等容积生理盐水。另取健康家兔8只组成空白对照组。灌胃给药4周后,对各组家兔行TCD检测。并将各给药组家兔左侧椎动脉、右侧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速度与模型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用药后,各给药组与模型组比,左侧椎动脉Vm、右侧椎动脉Vm、基底动脉Vm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颈痛宁丸高剂量组左侧椎动脉Vm、右侧椎动脉Vm、基底动脉Vm与模型组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P0.01),颈痛宁丸中剂量组左侧椎动脉Vm与模型组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颈痛宁丸有提高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59.
60.
术后胃肠功能紊乱是最常见的腹部术后并发症。"肚腹三里留"为"四总穴歌"之一,首见于明代朱权《乾坤生意》。其理论认为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之合穴,胃腑之下合穴,善治肚腹诸疾。现代医家运用足三里穴位治疗手法众多,主要包括针刺、电针、灸法、穴位注射、穴位埋线、穴位敷贴、中频透药等,具有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小、操作便捷等优势。本研究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基于"肚腹三里留"理论,从足三里穴的认识、治疗手法、临床应用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足三里穴治疗胃肠功能疾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