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6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0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归纳与总结小儿泄泻的脐疗药物的功效分类规律,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检索脐疗治疗小儿泄泻的相关文献,归纳、分析与总结后得出关于小儿泄泻在脐疗用药方面的功效分类规律.结果:温里药的应用频次是最高的.结论:小儿泄泻脐疗以选取温里类药物为主,其次为收涩类药物,补虚类药物和化湿类药物.  相似文献   
92.
脐诊是中医特色诊法,本研究通过整理古代文献,认为脐诊的方法有望、问、切之不同,脐诊可以确立治法宜忌,指导用药,判断预后,临床应用广泛。其理论渊源可分成以经典藏象系统为理论背景和以解剖部位为理论基础两类,且后者被后世发展应用较多。  相似文献   
93.
《急救广生集》,又名《得生堂外治秘方》,清·程鹏程纂辑。本书作为外治文献专书,内容相当丰富,大致总汇了清代嘉庆前千余年的外治经验和方法[1]。书中详载多种外治法,本文仅以鼻疗为例进行论述。鼻疗是指以鼻腔作用为用药或刺激部位,以激发经气,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调节脏腑功能,从而防治疾病的一种疗法[2]。《理瀹骈文》云:"纳鼻而通十二经"。  相似文献   
94.
目的:观察针刺十七椎等多穴对中重度原发性痛经患者的镇痛疗效。方法:选取中度原发性痛经患者37例,重度原发性痛经患者44例,在疼痛时针刺十七椎、地机、三阴交、次髎穴,留针30 min,比较针刺前和进针5 min、10 min、20 min、30 min及起针后30 min、60 min、120 min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分值的变化。结果:针刺镇痛效应从针刺5 min开始显现,并随着留针时间的持续,针刺镇痛效应逐渐增强至起针后120 min。结论:针刺十七椎等多穴对中重度原发性痛经具有明显的即刻止痛效应,与原发性痛经患者的疼痛程度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95.
目的 观察隔药灸脐法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0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例.治疗组采用隔药灸脐法,对照组采用隔淀粉灸脐法,比较2组治疗前后局部体征评分量表及治疗前后分值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2组局部体征总评分以及单项体征评分如子宫活动受限或压痛、左侧附件区压痛,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局部体征总评分、宫体压痛评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隔药灸脐法对于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局部体征改善疗效较好,对于局部体征总体状况、宫体压痛单项体征的改善优于隔淀粉灸脐法.  相似文献   
96.
通过查阅针灸对炎性反应中Toll样受体(TLRs)影响的现代实验研究文献,从针刺、艾灸、其他疗法及联合疗法等方面综述不同针灸疗法对炎性反应中TLRs及其mRNA的影响,分析现存问题并提出解决思路。研究发现,不同针灸疗法均能下调炎性反应中病变部位TLRs及其mRNA的表达,通过调控炎症因子的释放,减缓炎症反应;隔药灸脐法能促进施术部位(神阙)TLRs的表达,以激发穴位的静息状态促进启动信息传导机制。本研究为开展相关实验研究及指导临床提供一定的参考。参考文献31篇。  相似文献   
97.
针灸对机体的调节机制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与难点,针灸如何通过经络与穴位将信号传导至病变部位依旧在不断的探索之中。以经络腧穴为切入点探讨总结针灸信号传导机制的研究进展,发现针灸对局部的物理刺激,涉及肌肉、筋膜、神经、肥大细胞、钙离子、P物质、5-羟色胺、组胺、ATP等之间的关系,随后转化为生物信号,引起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改变。  相似文献   
98.
目的:比较单穴与多穴对原发性痛经针刺镇痛的临床疗效,以优选出治疗原发性痛经的较佳穴位。方法:将6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单穴组、多穴组、对照组各20例,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比较三组之间的疗效。结果:三组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单穴组和多穴组治疗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疼痛时针刺单穴(十七椎)和多穴(三阴交、次髎、地机、十七椎)治疗原发性痛经均有较好疗效且效果相当,可以单纯选取十七椎进行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99.
目的:分析归纳原发性痛经辨证分型与针刺补泻方法运用规律,为临床针刺治疗原发性痛经的共性技术研究提供依据。方法:查阅中国医用信息资源系统(维普)数据库中所有用针刺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文献,对涉及到辨证分型与补泻方法的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结论:痛经尤其是原发性痛经以实证为主,气滞血瘀和寒湿凝滞是较多见的原因,针刺治疗多用泻法,且以提插捻转泻法为主。  相似文献   
100.
《理瀹骈文》为我国第一部系统论述外治法的专著,该书将脐部与心口、丹田并列为外治三大施治部位,尤其对脐部的运用重视有加,该部位施治方法多样,治疗疾病众多,为后世脐疗法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