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4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23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33篇
内科学   17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4篇
外科学   222篇
综合类   105篇
预防医学   4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3篇
中国医学   52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71.
目的 探讨原位肝移植术后早期急性肾功能衰竭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方法 对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施行的516例同种原位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件分析.总结肝移植术后早期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发生情况.结果 共发生早期急性肾功能衰竭106例(20.5%),其中属轻度21例,中度40例,重度45例.分别采取了纠正肾前性因素、调整免疫抑制方案、药物疗法和血液净化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其中有21例重度肾功能不全者术后需行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在本组资料中,原发病为重型肝炎患者75例,术后36例合并ARF,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原发病(P<0.05);4例术前存在重度肾功能不全者,术后有3例发生ARF,明显高于其他术前轻-中度肾功能不全者的术后ARF的发生率(P<0.05).106例肝移植术后早期ARF患者,术后1个月内死亡37例,病死率为34.9%,且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值≤20分组的1个月存活率显著高于MELD值为20~30分组和>30分两组.结论 肝移植术后ARF的防治是一个从术前评估到术后管理的系列过程;术前完善对患者的评估,术中采取多方面措施保护肾脏功能,术后减少药物性肾功能损害和必要时行CRRT治疗是肝移植围术期防治ARF的重要步骤.  相似文献   
472.
马毅 《北方药学》2011,8(7):101-102
导诊台是近几年来根据门诊患者的特点,而产生的一种新的工作模式,导诊护士的主要功能就是方便患者就医,为患者排忧解难,根据病情急、缓缩短就诊时间,为病人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赢得患者的信任和好评,发挥好医院的窗口功能.  相似文献   
473.
肝移植术后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及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和处理方法.方法 对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施行的776例同种原位肝移植(OL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原位肝移植术后消化道出血的诊治经验.结果 776例肝移植患者中共发生术后消化道出血18例(2.3%).其中消化性溃疡出血8例(44.5%),胃底食管静脉曲张急性出血3例(16.7%),胃十二指肠炎出血3例(16.7%),胆道出血3例(16.7%),空肠憩室出血伴穿孔1例(5.6%).分别采取积极的非手术治疗和经内镜直视下局部止血治疗、血管栓塞治疗和手术探查等措施,除死亡5例(27.8%)外,13例患者临床治愈,术后平均随访3.5年,除1例于术后2年死于移植肝癌复发外,其余均健康存活.结论 OLT术后可能出现不同部位的消化道出血,病死率较高:一旦发生,应尽快寻找出血部位并及时做出正确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474.
目的:探讨经鼻肠管内营养支持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在13例SAP患者中应用复尔凯螺旋型鼻肠管于空肠内滴注短肽型肠内营养混悬液进行营养支持,监测血清白蛋白及住院日.结果:全组均无组显低蛋白血症出现,缩短住院日及病程.结论:简便的操作技术,先进的肠内营养治疗理念,提高了SAP患者治疗的安全性、高效性,缩短住院日.  相似文献   
475.
经椎间孔腰椎体间融合术在腰椎翻修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治疗腰椎术后失败综合征(failed back surgery syndrome,FBSS)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3年10月-2007年12月,应用TLIF治疗36例腰椎FBSS患者。男19例,女17例;年龄46~68岁,平均52.6岁。病程3个月~15年,平均1.6年。2次手术者25例,3次手术者10例,5次手术者1例。共融合50个节段,其中L4、512例,L5、S110例,L3、4和L4、5双节段8例,L4、5和L5、S1双节段6例。术前常规行腰椎正侧位和屈伸动力位X线片、CT及MRI检查,诊断为腰椎全椎板减压术后继发腰椎不稳1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18例,腰椎滑脱术后复发6例。结果 1例术中发生硬膜破裂,经缝合修补,术后无脑脊液漏发生。1例术后1周发生切口深部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1例术后3d因切口形成血肿出现一过性单根刺激症状,经对症治疗均治愈;其余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永久性神经损伤或症状加重者。33例获随访,随访时间18~72个月,平均35.2个月。术后12个月患者均达椎间融合,无螺钉断裂和椎间融合器移位、沉陷。术前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为(14.2±4.1)分,术后18个月为(23.9±2.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5,P=0.01)。临床效果评价获优23例,良7例,可3例,改善率为90.9%。结论应用TLIF技术治疗腰椎FBSS,简化了腰椎翻修手术的操作环节,降低了手术危险,减少了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476.
目的:探讨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损伤机制并比较保守与手术治疗效果。方法:自2006年至2008年对48例(52足)跟骨关节内骨折,分为2组:保守治疗组和手术治疗组。保守治疗组30例,男26例,女4例;年龄2~73岁,平均(49.2±8.5)岁;行手法复位、撬拨、外固定治疗,并进行早期功能锻炼。手术治疗组18例,男14例,女4例;年龄26~66岁,平均(50.1±19.3)岁;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通过测定疗前与疗后跟骨高度、宽度、B觟hler角及Gissane角进行疗效评定,对保守与手术方法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均获随访,时间8~18个月,平均12个月;术后负重时间3~6个月,平均4个月;平均12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治疗后2组跟骨高度、宽度、B觟hler角及Gissane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按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标准评估踝关节功能,保守治疗组优18例,良6例,可5例,差1例;手术治疗组优4例,良7例,可6例,差1例。2组疗效比较,保守治疗组疗效优于手术治疗组(P〈0.05)。结论: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直观,恢复跟骨解剖形态,保守治疗恢复解剖形态同时可进行早期功能恢复、早期愈合,同时避免了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477.
背景:肝移植后胆管和血管方面的并发症是肝移植失败的主要原因,磁共振胆道成像常用来诊断胆道并发症.目的:对比钆贝葡胺增强胆道成像和磁共振胆道水成像对肝移植后胆管并发症的诊断价值.方法:80例肝移植后患者,均行钆贝葡胺增强后胆道成像和磁共振胆道水成像,对比其对肝移植后胆道显示及胆道并发症的诊断价值,所有诊断均经临床证实.结果与结论:80例患者,胆道水成像71例胆道显示良好,增强胆道成像59例胆道显示良好,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胆道显示水成像优于增强胆道成像.胆道狭窄34例,胆道水成像准确诊断23例,增强胆道成像准确诊断30例,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胆道狭窄诊断增强胆道成像优于水成像.提示磁共振胆道水成像和钆贝葡胺增强胆道成像诊断活体肝移植后并发症各有优缺点,联合应用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478.
经后路椎体次全切除及重建治疗严重胸腰椎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经单一后路椎体次全切除、椎弓根钉固定结合前中柱钛网植骨一期三柱重建治疗严重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 采用经后路椎体次全切除、椎弓根钉固定结合前中柱钛网植骨重建治疗严重胸腰椎骨折患者44例,男35例,女9例;年龄19~66岁,平均37.3岁;T111例,T125例,L120例,L211例,L35例,L42例。骨折按AO分型:A3型24例,B1和B2型共17例,C1型3例。神经功能ASIA分级:A级10例,B级17例,C级10例,D级7例。通过对术前、术后即刻、术后2年时神经功能和矫形效果的比较分析临床疗效,总结早期并发症并分析其原因。
结果 44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4~ 58个月,平均38.9个月。术后2年随访时,除1例术前A SIA分级为A级的患者损伤未恢复外,其余43例神经功能均有A SIA分级1~2级的恢复。术后影像学检查显示减压和复位效果满意。43例(97.7%)于末次随访时未见内固定松动征象,矫正度维持良好。并发症包括:术中大出血(>1500ml)9例,一过性神经根损伤4例,脑脊液漏3例,固定松动钛网塌陷、矫正度严重丢失1例,钛网位置不良3例,医原性游离骨块遗留椎管内2例,浅层感染1例。
结论 经后路椎体次全切除及重建治疗严重胸腰椎骨折的方法具有减压充分,融合效果良好的优点,是一种较好的替代前、后路联合手术的术式。  相似文献   
479.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腹腔内出血的原因和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施行的638例同种原位肝移植(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tation,OLT)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原位肝移植术后腹腔内出血的诊治经过.结果 638例肝移植患者共发生术后腹腔内出血53例,发生率为8.3%(53/638).53例患者分别根据出血的原因、部位和严重程度采取相应的止血措施,其中对31例考虑为凝血功能障碍所致创面或肝周渗血而仅行非手术治疗,另22例为外科因素所致的术后活动性腹腔内出血,在应用止血药物、输血和积极扩充血容量等抗休克治疗无效后则中转二次探查止血手术.53例腹腔内出血患者死亡12例,死亡原因主要是严重感染和多器官功能衰竭;其余41例治愈且无并发症发生.与腹腔内出血相关的病死率为22.6%(12/53).结论 OLT术后可能出现不同部位的腹腔内出血,死亡率较高;临床上须掌握术后腹腔内出血的常见原因,一旦发生则应及时做出正确的治疗选择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480.
背景:胰肾联合移植已经被公认为是糖尿病(包括1 型和2 型)合并终末期尿毒症的有效治疗手段,由于胰腺为高免疫原性器官,合理的免疫抑制治疗是保证胰腺移植成功的关键.目的:探讨胰肾一期联合移植后免疫抑制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纳入2005-01/2009-06 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器官移植中心完成胰肾一期联合移植的患者9 例,其中男5 例,女4 例,胰液引流均采用空肠引流方式.术后采用白细胞介素2 单克隆抗体诱导的四联免疫抑制方案:白细胞介素2 单克隆抗体+他克莫司+麦考酚酸+激素,并逐渐过渡至单用他克莫司维持治疗.回顾性分析以上9 例患者围手术期及长期随访情况.结果与结论:胰肾一期联合移植后,除1 例早期死亡外,其余8 例患者移植后1 周内肌酐降至正常水平,移植后停用胰岛素时间为(11.5±3.5) d,空腹血糖恢复至正常时间为(15.4±6.3) d.8 例患者随访4~50 个月期间,共有4 例发生移植肾急性排斥,其中1 例在接受床边血液透析过程中并发心脑血管意外后家属放弃治疗,其余3 例患者经抗胸腺细胞球蛋白或激素冲击治疗后移植肾功能均逆转恢复,随访过程中未发现移植胰腺排斥.说明胰肾联合移植是治疗糖尿病合并终末期糖尿病肾病的有效方法,术后早期采用白细胞介素2 单克隆抗体诱导的四联免疫抑制方案并逐渐过渡至单用他克莫司维持治疗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