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5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4篇
基础医学   17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103篇
综合类   54篇
预防医学   27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手术松解治疗跟骨骨折后距下关节僵硬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4年9月至2006年12月共治疗跟骨骨折后距下关节僵硬患者10例,其中男性8例,女性2例.年龄18~48岁,平均36岁.除2例为双足受累外,其余均为单足病变.根据AOFAS后足活动度分级标准,手术前10足为Ⅲ级,2足为Ⅱ级;AOFAS后足功能评分术前为71.4分.术中患者取侧卧位,分别建立外侧、前外侧、后外侧3种入路,逐步松解前方关节囊、距下关节外侧间隙、跟腓韧带、后方及后内侧关节囊.最后进行手法松解.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24.5个月.末次随访时, AOFAS后足活动度分级标准9足后足活动度提高到Ⅰ级,3足提高到Ⅱ级,未见Ⅲ级病例.AOFAS后足功能评分术后为90.6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所有患者均在术后1~3个月(平均1.8个月)恢复原工作. 结论 关节镜下手术松解治疗跟骨骨折后距下关节僵硬具有微创、操作简单、疗效确切的优点.  相似文献   
32.
HIZ与椎间盘造影在椎间盘源性腰痛诊断中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目的对比MRI T2WI上HIZ(high intensity zone)与椎间盘造影对椎间盘源性腰痛的诊断价值。方法2006年9~2007年12月,对43例严重下腰痛患者进行MRI检查以及椎间盘造影术,对MRI T2WI存在HIZ表现的患者以及椎间盘造影阳性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3例患者中,26例患者的31个节段有HIZ表现(60.5%,26/43),其中17例造影阳性,阳性率为65.4%(17/26);17例无HIZ表现的患者中4例造影阳性,阳性率为(23.5%,4/17)。43例患者中,共计21例患者23个节段造影阳性,阳性率为48.8%(21/43)。结论慢性下腰痛患者中HIZ对椎间盘源性腰痛有较高的提示作用,但确诊仍需椎间盘造影术予以明确。  相似文献   
33.
踝关节骨折病人距骨向后半脱位是导致创伤性踝关节炎及踝关节骨折预后不良的重要原因,解剖学研究认为腓骨及下胫腓联合韧带对距骨向后方的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CT检查对后踝骨折的分型、手术指征、手术入路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可将后踝骨折分为3种类型。CT检查测量后踝骨片大小是必要的,因为X线片测量对后踝骨片大小的评估很不准确。虽然大多数学者认为累及关节面〉25%的后踝骨片为手术指征,但这一观点正受到质疑。由于下胫腓后韧带的作用,后踝骨折片常随外踝的复位而复位,有学者提出此时无论骨折片大小均不需对后踝进行内固定。伴发距骨脱位的骨折、闭合复位失败的移位骨折、内踝延伸型后踝骨折均有明确的手术指征。  相似文献   
34.
籽骨系统包括胫腓侧籽骨及相关肌肉韧带,其中拇短屈肌、拇收肌、拇展肌在籽骨系统生物力学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籽骨的各种病理变化如籽骨骨髓炎、籽骨骨折、多分籽骨、籽骨骨膜外软骨瘤与拇外翻的发生可能具有一定关系。籽骨脱位和半脱位在拇外翻发生发展机制中占据重要地位,其影像学分级系统被部分学者用于拇外翻术前诊断和术后预后的评估,但至今仍不为大多数骨科医生所熟识。基于X线前后位片的籽骨分级系统,测量的精确性受到质疑,而籽骨轴位片同样可能存在误差,至今仍没有一种完善的籽骨脱位和半脱位测量的影像学技术。籽骨旋转角和MRI评估籽骨系统是近年来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35.
背景:有研究表明大鼠脑组织提取液能够促进大鼠成骨细胞和骨髓基质干细胞的增殖。目的:观察跨种属脑组织固有成分对体外培养大鼠成骨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提取猪和大鼠大脑灰质、白质、垂体、肢体肌肉组织,分别制成匀浆提取液,并设空白对照组,各组提取液分别用于培养大鼠成骨细胞。比较各种组织提取液对成骨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与结论:与空白对照相比,猪和大鼠的大脑灰质、白质和垂体组织提取液均显著促进了成骨细胞的增殖(P<0.05),各组间比较显示猪和大鼠的大脑灰质较白质、垂体和肌肉组织提取液促进成骨细胞增殖的能力更加显著(P<0.05)。结果证实,猪脑组织提取液能跨种属促进大鼠成骨细胞的增殖,其中以大脑灰质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36.
韧带松弛度对外翻成因的影响顾湘杰马昕鲍根喜夏军陈劲松桂鉴超(上海医科大学华山医院骨科200040)外翻是常见的足部畸形,常见于女性,男女比约1∶3~10[1]。外翻的病因仍未明了,遗传、穿不当的鞋和女性较男性松弛的韧带被认为是主要因素[2]。我...  相似文献   
37.
慢性胃炎对血液学的影响临床已有报道,本文观察分析了胆汁性胃炎小鼠末梢血常规变化.(1)Hb于用去氧胆酸钠的第45天时明显降低,与第15天比较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而第15天与第30天比较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用去氧胆酸钠  相似文献   
38.
目的 研究局部使用外源性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对骨骼肌钝性打击伤后愈合速度,质量和对内源性IGF-1和IGF-2的基因转录的影响。方法 1%硫喷妥钠(每100g体重0.5ml)麻醉后,对大鼠右下肢腓肠肌内侧面中段实施钝性打击伤,而后在创伤局部实施皮下肌膜外注射药物,以此分为:生理盐水组(对照组)和IGTF-11.5μg组(对照组),每组均作以下分析;mRNA分析;组织学分析;电镜超微结构分析。结果 伤后实验组比对照组更早形成基底板层保护膜,更早更多地激活成肌细胞,生成肌丝,形成肌管,融合成肌纤维,愈合质量也较好,实验组内源性IGF-1及IGF-2的mRNA含量均较对照组提早升高。结论 局部注射外源性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可以使内源性的IGF-1和IGF-2的基因转录提早;可以刺激成肌细胞增生,促进肌管形成,加速肌管融合成肌纤维,加速骨骼肌创伤后修复过程,改善愈合质量。  相似文献   
39.
正《霸王别姬》是根据李碧华的同名小说改编的一部经典电影,围绕两个京剧艺人半个世纪的悲欢离合,讲述了对传统文化、人的生活状态以及人性的思考与领悟。其中,张国荣、张丰毅、巩俐三位主演通过精彩的演绎,将程蝶衣、段小楼、菊仙三人的爱恨情仇演绎得淋漓尽致。本文将从由张国荣扮演的"不成魔,不成活"程蝶衣的性别嬗变的角度来分析儿童性心理创伤对儿童性别认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40.
背景:外翻是老年人常见的前足疾病,其手术方法超过130种,但是目前对于手术矫正籽骨位置的重要性尚存争议。目的:探讨改良Lapidus手术中对第一跖骨籽骨系统恢复的必要性和有效性。方法:本组21例(29足)外翻患者,均为女性,年龄46~71岁,平均60.3±9.6岁。常规测量术前、术后外翻角(HVA),第一、二跖骨间角(IMA),胫侧籽骨位置(TSP),胫侧籽骨到第二跖骨轴线的距离与第二跖骨长度的比值,分析TSP与外翻的相关性以及手术对于恢复TSP的效果。结果:对于外翻足,与HVA及IMA明显相关,术后患足TSP显著减小。手术前后籽骨的绝对位置无显著性差异。TSP结论:改良Lapidus手术可以有效地恢复第一跖骨籽骨系统,术前应常规评估TS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