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68篇 |
免费 | 11篇 |
国内免费 | 9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篇 |
儿科学 | 2篇 |
妇产科学 | 2篇 |
基础医学 | 11篇 |
口腔科学 | 5篇 |
临床医学 | 33篇 |
内科学 | 2篇 |
神经病学 | 109篇 |
特种医学 | 7篇 |
外科学 | 8篇 |
综合类 | 68篇 |
预防医学 | 6篇 |
药学 | 18篇 |
2篇 | |
中国医学 | 9篇 |
肿瘤学 | 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3篇 |
2022年 | 5篇 |
2021年 | 6篇 |
2020年 | 4篇 |
2019年 | 4篇 |
2018年 | 4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5篇 |
2015年 | 19篇 |
2014年 | 7篇 |
2013年 | 6篇 |
2012年 | 29篇 |
2011年 | 26篇 |
2010年 | 21篇 |
2009年 | 20篇 |
2008年 | 24篇 |
2007年 | 14篇 |
2006年 | 13篇 |
2005年 | 17篇 |
2004年 | 12篇 |
2003年 | 15篇 |
2002年 | 9篇 |
2001年 | 7篇 |
2000年 | 5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1篇 |
1993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Rathke囊肿(附7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Rathke囊肿的临床表现、影像学、内分泌检查、手术疗效及病理结果 ,探讨其特点和规律.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6年1月至2007年3月间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71例Rathke囊肿的病例资料.结果 Rathke囊肿女性多发(男:女=1∶1.5).临床表现以头痛、视力视野障碍、内分泌障碍为主.蝶鞍X线检查扩大者3例,其余正常.MRI检查T1WI可为高、低、等信号,T2WI 71.2%为高信号,部分病例增强后囊壁强化.术后33例头痛症状、25例视力视野障碍、6例内分泌障碍症状缓解.术后垂体功能低下者2例,一过性尿崩症8例,电解质紊乱7例.术后复发1例.结论 Rathke囊肿术前诊断困难.但影像学检查有助于诊断.症状性囊肿应手术治疗,手术效果良好,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22.
目的 研究促甲状腺激素(TSH)型垂体腺瘤的临床诊断和治疗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19例TSH型垂体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14例,女性5例;年龄20~70岁,平均40.5岁;病程1~228个月,平均55个月.15例患者因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症状就诊,其中12例被误诊为原发性甲亢并口服抗甲亢药物治疗,另3例入院后很快确诊.4例患者因头痛和视力视野障碍等肿瘤占位效应就诊.在12例误诊患者中,2例行131I放射性核素治疗,1例行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所有患者均行经蝶垂体腺瘤切除术.结果 病理均为垂体腺瘤,免疫组化TSH阳性17例,阴性2例,生长激素阳性2例,泌乳素阳性1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阳性1例.术后MRI显示肿瘤全切除15例,肿瘤残留4例.随访时间6个月~7年,平均3.6年.术后3个月内甲状腺激素水平各项均正常13例,其中2例3个月后复查TSH再次升高,但MRI未见肿瘤复发,行垂体放疗后甲状腺各项激素均正常.手术治愈率11/19,手术加放疗治愈率13/19.结论 对合并TSH升高的甲亢患者的筛查是提高TSH型垂体腺瘤的早期诊断的关键.治疗采用以手术治疗为主,垂体放疗和生长抑素为辅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3.
目的 对多激素分泌性垂体泌乳素腺瘤的克隆状态以及激素分泌谱进行分析。方法 对26例女性垂体泌乳素腺瘤患者(单激素分泌性PRL腺瘤7例,多激素分泌性PRL腺瘤19例)进行肿瘤标本的免疫组化分析,并且提取DNA行HUMARA分析。结果免疫组化分析提示本组多激素分泌性垂体PRL腺瘤具有10种不同的激素分泌谱,现代分子生物学HUMARA克隆分析提示11/13例(85%)多激素分泌性垂体PRL腺瘤为单克隆起源。结论 结果提示垂体泌乳素腺瘤除了分泌泌乳素外,还可以分泌多种垂体激素,而且绝大多数多激素分泌性垂体腺瘤的起源是单克隆性的。 相似文献
24.
蝶骨嵴内1/3脑膜瘤的手术治疗和术后并发症处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蝶骨嵴内1/3脑膜瘤的手术治疗及术后下丘脑损伤的综合处理。方法18例蝶骨嵴内1/3脑膜瘤,均采用翼点为中心的额颞入路。结果本组全切除肿瘤9例,次全切除8例,部分切除1例。术后下丘脑损伤5例,昏迷5例,偏瘫6例,尿崩症5例。随访3个月至5年,痊愈4例,良好8例,未愈3例,恶化3例,无死亡。结论①肿瘤的供血以颈外动脉为主时,应行血管栓塞;②肿瘤与周围神经血管多有蛛网膜相隔,显微手术可提高肿瘤全切除成功率;③及时纠正下丘脑损伤,减少死亡率;④未全切除的病例术后应行放射治疗。 相似文献
25.
目的总结鞍区原发性间叶组织来源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鞍区原发性肉瘤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合文献,对这一罕见疾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治疗及预后等进行复习。结果术中所见和术后病理证实2例病人分别为纤维肉瘤和软骨肉瘤,临床特点与侵袭性垂体腺瘤差异较大。结论鞍区原发性肉瘤十分罕见,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26.
目的观察糖网明目颗粒提取物对缺氧/高糖状态下血管内皮细胞EA.hy926炎症相关因子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以Co Cl2和高浓度葡萄糖干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A.hy926复制缺氧和高糖模型,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半定量RT-PCR检测炎症相关基因表达,ELISA检测炎症相关蛋白表达。结果缺氧和高糖均能促进EA.hy926细胞增殖,显著上调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α(IL-1α)基因和蛋白表达(P0.05)。药物干预后,细胞增殖能力降低,TNF-α、IL-1α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糖网明目颗粒提取物可能通过调控缺氧/高糖状态下内皮细胞TNF-α、IL-1α等炎症相关因子的m RNA和蛋白表达从而达到防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目的。 相似文献
27.
急性时相蛋白如C-反应蛋白(CRP)、α1-酸性糖蛋白、α1-抗胰蛋白酶、触珠蛋白等是目前临床较为有用的非特异性炎症指标,其中以CRP最具重要的临床意义,其浓度上升是一种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和组织损伤的敏感指标。笔者通过检测129例口腔细菌感染性和非细菌感染性患者血清CRP水平变化情况,以探讨CRP测定辅助诊断口腔感染性疾病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姜黄素衍生物64PH的体内外抗肿瘤活性。方法:MTT法检测64PH对小鼠B16黑色素瘤细胞及人HepG2肝癌细胞的体外增殖抑制作用;采用小鼠移植性肿瘤H22观察64PH的体内抑瘤活性,HE染色观察肿瘤血管新生。结果:64PH对B16 的IC50分别为10.30 μg·ml-1(24 h),3.12 μg·ml-1(48 h), 2.67 μg·ml-1(72 h),对HepG2的IC50分别为5.60 μg·ml-1(24 h),7.60 μg·ml-1(48 h),5.92 μg·ml-1(72 h);低剂量(100 mg·kg-1)、高剂量(300 mg·kg-1)64PH对小鼠H22的抑瘤率分别为26.1%,33.0%,且可明显抑制小鼠H22肿瘤的血管生成。结论:64PH在体内外均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29.
扩大经蝶窦入路颈内动脉海绵窦段显微镜、内镜下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扩大经蝶窦入路颈内动脉海绵窦段的显微镜及内镜下的解剖特点。方法在10具动静脉灌注染料的成人新鲜尸头上模拟扩大经蝶窦手术入路,在显微镜及内镜下观察颈内动脉海绵窦段的走行特点,及颈内动脉海绵窦段与垂体的关系,测量双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在不同水平的距离。结果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分为5段,有3个动脉分支,其在蝶窦外侧壁上形成颈内动脉隆突,与视神经隆突形成视神经-颈动脉凹陷,是内镜手术中确定中线的标志。颈内动脉前曲段的内侧缘距垂体中线的距离为(11.94±1.90)mm(9.02~14.86mm),后曲段的内侧缘距垂体中线的平均距离为(7.96±2.07)mm(5.64~11.58mm)。结论颈内动脉海绵窦段是扩大经蝶窦手术入路中最重要的解剖结构。内镜下扩大经蝶窦手术可清晰显示海绵窦内的颈内动脉及其分支血管和神经等重要的组织结构,是处理由鞍内侵犯海绵窦内侧壁病变的良好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30.
垂体腺瘤生物学行为发生机制的临床病理学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垂体腺瘤细胞增殖和分化的核心过程是DNA复制和细胞分裂,此过程包含了染色体、端粒、DNA倍体、S期细胞比例、DNA片段多态性等的变化;变异的基因转录合成了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酶和(或)相应受体,如拓扑异构酶Ⅱ、Ki-67、Galectin-3、生长抑素受体、P27等,使垂体表型及细胞外基质发生了改变。其生物学行为表现为:垂体瘤细胞出现形态学改变(核分裂相),腺瘤内血窦生长丰富,起源细胞具有分泌特性,部分腺瘤细胞贴壁信赖性丧失而出现侵袭性行为,及腺瘤细胞大量增殖等临床病理学特点。本文就有关内容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