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96篇 |
免费 | 14篇 |
国内免费 | 16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1篇 |
临床医学 | 17篇 |
内科学 | 4篇 |
特种医学 | 13篇 |
外科学 | 13篇 |
综合类 | 25篇 |
预防医学 | 2篇 |
药学 | 106篇 |
中国医学 | 4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5篇 |
2021年 | 10篇 |
2020年 | 11篇 |
2019年 | 9篇 |
2018年 | 11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7篇 |
2015年 | 10篇 |
2014年 | 13篇 |
2013年 | 19篇 |
2012年 | 13篇 |
2011年 | 12篇 |
2010年 | 15篇 |
2009年 | 7篇 |
2008年 | 9篇 |
2007年 | 7篇 |
2006年 | 10篇 |
2005年 | 3篇 |
2004年 | 11篇 |
2003年 | 4篇 |
2002年 | 7篇 |
2001年 | 4篇 |
2000年 | 8篇 |
1999年 | 6篇 |
1998年 | 4篇 |
199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21.
目的:建立抗高原缺氧药雪莲黄酮胶囊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定性鉴别雪莲的主要有效成分芦丁和绿原酸;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制剂中总黄酮的含量,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中芦丁的含量,色谱柱为Hypersil ODS2 C18柱(150 mm ×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40:60),流速:1 ml/min;柱温为室温,检测波长为340 nm。结果薄层定性鉴别的斑点清晰,分离效果良好;总黄酮含量在9.84~59.04μg/ml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7),平均回收率为99.32%,RSD为1.47%(n=6);芦丁含量在4~120μg/ml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98%,RSD为1.35%(n=6)。结论本实验简便易行,结果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22.
目的 研究7-羟乙基白杨素对PC12细胞的抗氧化作用,并对其保护机制进行探讨。方法 使用CCK-8试剂盒检测PC12细胞的存活率,筛选出7-羟乙基白杨素作用的最佳浓度进行实验。之后将PC12细胞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缺氧组、白杨素组和7-羟乙基白杨素组。使用微量酶标法测定细胞培养基中LDH活性,DCFH-DA染色观察细胞内ROS含量,同时使用试剂盒对细胞内MDA、SOD和CAT水平进行测定,提取细胞总蛋白通过Western blotting检测评价Nrf2及其下游蛋白表达量。结果 缺氧后PC12细胞存活率显著下降,经7-羟乙基白杨素预处理后可获得改善;白杨素组和7-羟乙基白杨素组上清液中的LDH和细胞内ROS、MDA含量与缺氧组相比显著降低,SOD和CAT含量与缺氧组相比显著升高,同时发现7-羟乙基白杨素在各个方面的保护作用都明显强于白杨素。缺氧条件会使Nrf2、Keap1、HO-1、NQO1蛋白表达增加,7-羟乙基白杨素干预后可以进一步提高它们的蛋白表达。结论 7-羟乙基白杨素具有比白杨素更好的保护效果,它可以通过激活Nrf2/ARE通路减轻PC12细胞由于缺氧造成的损伤。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不同手术方式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03例环状混合痔临床资料,分别采用分段外剥内扎、外剥内扎加肛门括约肌侧切、PPH、PPH加外痔切除术。结果平均住院时间8 d;术后并发尿潴留13例;肛门剧痛5例;残留外痔11例,随访2个月~2年,均无大出血、肛门狭窄及切口感染。结论依临床特点采用个体化术式治疗环状混合痔,可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满意度。 相似文献
24.
目的:确定雪莲总黄酮胶囊最优成型工艺条件,为其工业化生产提供依据。方法:以休止角、吸湿率、堆密度、临界相对湿度为考察指标,对辅料种类(乳糖、β-环糊精、可溶性淀粉、微粉硅胶、微晶纤维素)及辅料加入量进行筛选,确定最优成型工艺条件并进行验证试验。结果:以微粉硅胶为辅料所制处方颗粒的休止角和吸湿率结果更符合要求,其最佳加入量为10.0%(与雪莲总黄酮浸膏配比为1∶9),选用0号胶囊。颗粒的临界相对湿度为62%,最优成型工艺条件所制3批样品颗粒的休止角为31.8°、堆密度为0.308 5 g/ml、临界相对湿度为62.13%、崩解时限为18.67 min、水分为7.8%(RSD≤1.15%,n=3),均符合胶囊的质量要求。结论:本试验确定的成型工艺操作简单、方便可行,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25.
目的 研究7-羟乙基白杨素(7-HEC)对高原脑水肿(HACE)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大鼠高原脑水肿模型,测定大鼠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及丙二醛(MDA)的含量,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凋亡、周期及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探究7-HEC对高原脑水肿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缺氧模型组大鼠脑组织中MDA含量显著上调,SOD活力显著下调,周期蛋白CyclinD1、CyclinE1、CDK6、CDK2,凋亡蛋白Bcl-2、PARP,自噬蛋白LC3-B相对表达下调,凋亡蛋白Bax,自噬蛋白P62的相对表达上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缺氧模型组相比,7-HEC给药组MDA含量下调,SOD活力显著上调,周期蛋白CyclinD1、CyclinE1、CDK6、CDK2,凋亡蛋白Bcl-2、PARP,自噬蛋白LC3-B的相对表达上调,凋亡蛋白Bax,自噬蛋白P62的相对表达下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7-HEC对高原脑水肿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控细胞周期、自噬、凋亡以及氧化应激等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26.
27.
藏紫菀为藏药。对藏紫菀的研究进展进行文献整理和介绍,以期为该植物的进一步研究利用提供参考。以藏紫菀或紫菀为主题词在中国知网和Pubmed等数据库中检索相关文献,从藏紫菀的植物来源、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质量分析4个方面进行综述。结果表明:藏紫菀资源丰富,药用价值较高,含有丰富的三萜及三萜皂苷、黄酮、肽类及挥发油、氨基酸及矿质元素等化学成分。具有祛痰镇咳、抗肿瘤、抗菌抗病毒、止痛、抗氧化、肾保护作用及钙拮抗活性。目前主要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和薄层扫描法检测紫菀酮的含量来控制藏紫菀的质量。随着藏紫菀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制剂及质量控制的进一步研究,藏紫菀的药用潜质将不断被发现,为扩大应用和新药开发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28.
下消化道出血急诊结肠镜检查62例临床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求下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及早期诊断方法.方法 对下消化道出血62例采用急诊纤维结肠镜检查.结果 发现可能出血病灶47例(75.8%),其中有活动出血或近期出血39例(83.0%),见到出血各次疾病中,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17例(27.4%),大肠息肉10例(16.1%),恶性肿瘤5例(8.1%),痔4例(6.5%),急性肠黏膜病变3例(4.8%),血管畸形1例(1.6%),阿米巴痢疾1例(1.6%).慢性结肠炎8例,结肠媳室1例,观察不清4例,未见病变8例.同时镜下局部喷洒止血药物16例,电凝止血8例.结论 对下消化道出血的早期诊断首选结肠镜检查,熟悉下消化道出血的病因特点、掌握纤维结肠镜操作技术,可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