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41篇
内科学   6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0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65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17篇
肿瘤学   5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 探讨增强扫描与否对基于4DCT勾画的胸段食管癌原发肿瘤各时相GTV差异及对IGTV构建的影响。方法 25例胸段食管癌患者,胸上段8例、胸中段9例、胸下段8例,自由呼吸状态下序贯完成普通4DCT与增强4DCT扫描,同一勾画者按照同一标准先在平扫4DCT各图像上勾画GTV并构建相应IGTV。1个月后同一勾画者再在增强4DCT图像上勾画GTV并构建相应IGTV。结果 基于增强扫描图像勾画的靶区变异系数小于平扫图像勾画的(P=0.000),但胸上、下段食管癌患者二者的GTVz轴长度、GTV、IGTV均相近(P=0.529、0.110;P=0.158、0.416;P=0.147、0.615),而对胸中段食管癌患者二者的GTVz轴长度、GTV、IGTV不同(P=0.005、0.035、0.021)。结论 对胸中段食管癌患者,增强4DCT扫描可减小靶区勾画误差并可构建相对精确的IGTV,而对胸上、下段食管癌患者靶区勾画及IGTV构建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2.
目的:观察陈以平经验方——益气补肾利湿泄浊方治疗GN的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的方法将入选的病例分为治疗组35例、对照组20例。在基础治疗上,对照组口服别嘌醇片,治疗组口服别嘌醇片联合陈师的经验方——益气补肾利湿泄浊方;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相关指标的改变。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UA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治疗组UA降低幅度优于对照组;SCr治疗组治疗后明显降低,对照组则无明显变化。结论:益气补肾利湿泄浊方可显著降低UA、SCr,改善肾功能,此作用优于单用别嘌醇。  相似文献   
33.
目的 应用品管圈活动降低产后随访核心项目缺失率.方法 自2015年5月起在妇产科实施以"降低产后随访核心项目缺失率"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运用品管圈工具和方法,进行现状调查、要因分析、真因验证、拟订对策并实施,将产后宣教、电话随访、随访流程、质量控制纳入标准化,经审批通过后形成标准化作业书,并进行检讨与改进,解决随访缺失问题.结果 产后随访核心项目缺失率由活动前的33.87%降低至活动后的1.82%.结论 本次活动不仅规范了产后随访流程,还通过品管圈活动提高了团队建设的凝聚力,切实改善了科室存在的质量问题,营造了科室自我管理的氛围,提升了产科护士的综合能力,促进了产科临床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34.
目的 基于锥形束CT(CBCT)探讨乳腺癌保乳术后调强放疗(IMRT)疗程中在线校正分次间位移变化规律。方法 选择保乳术后行全乳IMRT患者18例,共获取452次CBCT图像,获取CBCT校正前后分次间三维方向位移及摆位误差,分析分次间三维方向位移曲线。 结果 患者分次间位移幅度变化较大,同一患者不同方向的分次间位移幅度差异也较大。疗程中左右(LR)、前后(AP)和头脚(SI)方向分次间位移差异最大为0.22、0.49和0.48 cm,CBCT校正后LR、AP和SI方向位移差异最大为0.16、0.21和0.17 cm,CBCT在线校正降低了放疗疗程中患者SI方向的分次间位移(-0.08 cm 和0.03 cm,t=-2.373,P<0.05)和LR、AP、SI方向的随机误差(t=5.302、6.689、4.812,P<0.05),系统误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BCT校正前后放疗疗程中患者分次间位移无明显规律性。结论 对于保乳术后IMRT患者,通过自动像素-解剖结构密度配准实施CBCT在线校正降低了放疗过程中患者头脚方向的分次间位移和三维方向的随机误差;由于个体差异性的存在,CBCT在线校正前后患者分次间三维方向位移离散度较大。  相似文献   
35.
调强放射治疗在宫颈癌术后治疗中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调强放射治疗(IMRT)用于宫颈癌术后提高靶区受照射剂量,减少并发症的价值。方法 对2002年6月至2006年6月山东省肿瘤医院20例宫颈癌术后患者放疗前均给予2-3个周期化疗,并行全程IMRT,每日1次,每次1.8-2.2Gy,每周5次,给予处方剂量50-60Gy,中位剂量54.5Gy;同时拟设计该20例患者的普通2野放疗计划,拟给予相同的处方剂量,比较危险器官(OAR)受照射剂量;选取同期23例接受普通放疗的完整病例,比较调强放疗和普通放疗急、慢性毒副反应及近期存活率。结果 20例患者均完成全程IMRT,放射治疗计划靶区(planning target volume,PTV)内的平均剂量为56.2Gy,90%的等剂量曲线(中位剂量54.5Gy)可以覆盖99%以上的肉眼靶区(gross target volume,GTV)体积。IMRT与拟行普通2野放疗计划比较,小肠、直肠、膀胱的受照射剂量均明显减小,P均〈0.01;IMRT与普通放疗比较,急慢性毒副反应明显降低,但1、2、3年存活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IMRT技术使宫颈癌术后患者的靶区获得理想的剂量分布,邻近危险器官得到很好的保护,毒副反应可以耐受,但未能提高患者近期存活率。  相似文献   
36.
目的 观察无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髋关节骨性强直的效果.方法 对11例(16髋)AS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随访0.5~5年,术前髋关节强直屈曲为0~65°(平均23.6°),术后以Harris评分膝关节功能.结果术后患者髋关节疼痛消失,屈曲挛缩畸形基本矫正;X线平片示假体位置良好,无松动、无切口及关节内感染.髋关节活动能力明显改善,屈伸60~125°,外展内旋15~50°,内外旋20~45°;Harris评分术前12.5~55.4分,平均34.5分;术后61~95分,平均86.2分.异位骨化1例,BrookerⅠ级.结论 无柄人工全关节置换术是AS髋关节骨性强直重建关节功能的有效方法,该术式创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少,易于翻修,较适合年轻患者.  相似文献   
37.
密闭式回血法降低血液透析中空气栓塞危险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降低血液透析过程中空气栓塞的危险性的作用。方法将20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实验组使用密闭式回血方法,对照组使用开放式回血方法。观察回血时间、回血过程中进入体内生理盐水的量等。结果两组在回血时间、进入体内生理盐水的量、血液透析器的凝血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实验组的血液透析机空气报警次数和穿刺针眼渗血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密闭式回血法可确保血液透析管路的完整性和密闭性,有效降低空气栓塞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全程生理盐水密闭式回血法对降低血液透析中感染危险性的效果.[方法]将20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00例采用密闭式回血法,对照组100例采用传统开放式回血法,观察两组病人回血时间、盐水用量、滤器凝血状况、穿刺针眼渗血、皮下出血、血肿发生率,观察两组病人开始透析、透析6个月、12个月C-反应蛋白(CRP)结果和各种感染发生例次.[结果]病人回血时间、盐水用量、滤器凝血状况两组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穿刺针眼渗血、皮下出血、血肿发生率、两组病人开始透析、透析6个月、12个月CRP结果,各种感染发生例次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全程生理盐水密闭式回血法有效降低血液透析病人各种感染危险性.  相似文献   
39.
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放射治疗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占全部非小细胞肺癌的40%以上,其主要治疗方法为以放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探寻更为合理有效的放射治疗策略是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研究和治疗所关注的焦点,其中包括剂量分割模式的变更,照射剂量的递增,适形调强放疗,联合放化疗等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40.
目的 比较乳腺癌保留乳房术后瘤床同步X射线和电子线整合补量调强放疗剂量学特点,探讨不同补量方式对全乳、心脏和同侧肺脏受照剂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10例患者,将银夹所标记的范围外扩10 mm定义为肉眼靶区(GTV),全乳腺定义为临床靶区(CTV),根据ADAC Pinnacle^3 6.2和Pinnacle^3 7.0分别制定X射线和电子线瘤床整合补量放疗计划,比较两种计划的剂量学参数.结果 X射线和电子线瘤床补量计划的剂量均匀性和适形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受照射剂量≥20 Gy的患侧肺脏容积V20(1ung)及受照射剂量≥GTV处方剂量的患侧肺脏容积V处方剂量(lung)-GT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电子线瘤床补量计划中受照射剂量≥CTV处方剂量的患侧肺脏容积V处方剂量(1ung)-CTV明显高于X射线瘤床补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受照剂量≥30 Gy的心脏容积V30(heart)和受照剂量≥CTV处方剂量的心脏容积V处方剂量(heart)-CTV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X射线和电子线瘤床补量计划中的多数剂量学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电子线瘤床补量计划中受照射剂量≥CTV处方剂量的患侧肺脏容积明显高于X射线瘤床补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