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4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8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2年   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山楂药理与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楂(Crataegus L.)为蔷薇科(Rosaceae)山楂属植物,落叶稀半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全球大约有250种^[1]。主要分布于北温带大约在北纬30度到50度之间的东亚、欧洲和北美洲等地^[2]。我国约有16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不同产地白茅根的总酚酸含量。方法以没食子酸为对照品,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采自11个不同产地白茅根中总酚酸的含量,检测波长为695 nm。结果不同产地白茅根中总酚酸的含量存在差异,其中产于江西九江的白茅根总酚酸含量最高(3.48 mg.g-1),其次是产于南昌的白茅根(3.09 mg.g-1),其他产地总酚酸含量也均超过了2.10 mg.g-1。结论测定方法稳定,该研究可为白茅根总酚酸的合理开发利用及质量控制提供可借鉴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山楂叶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山楂(山里红)叶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选择山里红叶中某一特定化学成分(牡荆素2″-O-鼠李糖苷),比较该成分与总黄酮的含量关系,计算其比值,以该比值为换算因子,通过测定该成分的含量推算出山里红叶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期16个山里红叶样品中牡荆素2″-O-鼠李糖苷与总黄酮的含量成显著正相关(r=0.950,P<0.01),且总黄酮与牡荆素2″-O-鼠李糖苷的含量比值(换算因子)为1.9493±0.2002。结论:可以将牡荆素2″-O-鼠李糖苷的含量乘以换算因子求算出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期山里红叶中总黄酮的含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山里红(Crataegus pinnatifida Bge.var.major N.E.Br.)叶中多元酚类成分对大鼠中性粒细胞呼吸爆发的抑制活性.方法:以佛波豆蔻酸乙酯(PMA)为刺激剂,鲁米诺为发光剂,通过化学发光法比较山里红叶中11种主要多元酚类成分对大鼠中性粒细胞呼吸爆发的抑制作用.结果:11种多元酚类成分对大鼠中性粒细胞呼吸爆发表现出不同的抑制活性.黄酮类成分活性最强,其次是绿原酸,表儿茶素活性最弱.黄酮类成分既可抑制大鼠中性粒细胞呼吸爆发,又可清除呼吸爆发后产生的自由基;而绿原酸则对呼吸爆发的抑制作用较弱,主要是直接清除呼吸爆发产生的氧自由基;表儿荼素则只能清除呼吸爆发产生的自由基,对呼吸爆发本身没有抑制作用.结论:山里红叶中多元酚类成分对大鼠中性粒细胞呼吸爆发具有明显的抑制活性,其中主要活性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不同肌内效贴贴扎方式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手肿胀程度、肩痛、上肢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分为对照组、A组、B组、C组,每组15例。4组患者均予以康复训练和常规药物治疗,A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手部爪形+腕部I形+肩部I形贴扎,B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手部爪形+腕部I形+肩部Y形贴扎,C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手部爪形+腕部I形+肩部Y形+肩部I形贴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治疗后),采用排水法计算患者双手体积差,用远红外热成像仪测量患者双手温度差,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Fugl-Meyer量表(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患者的肩痛、上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结果 治疗前,4组患者双手体积差、双手温度差、VAS、FMA、M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组内治疗前比较,4组患者治疗后双手体积差、双手温度差、VAS、FMA、MBI评分均有所改善(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A组、B组、C组双手体积差、双手温度差、VAS评分减少、FMA评分增加(P<0.05)。C组治疗后FMA评分[(27.69±6.91)分]高于对照组[(12.87±3.04)分]、A组[(20.57±6.16)分]、B组[(18.64±5.73)分](P<0.05)。4组治疗后M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康复训练和肌内效贴均可有效减小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的双手体积差和双手温度差,减轻患肩痛,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在康复训练基础上,进行手部爪形+腕部I形+肩部Y形+肩部I形贴扎还可提高患者患侧的上肢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6.
利用ISSR-PCR方法分析单叶蔓荆居群的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山东和江西单叶蔓荆的4个居群80个样本进行资源考察和种内遗传变异情况分析。方法: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结果:从100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15条特异性强、稳定性好的引物进行ISSR分析。共获得129个位点,其中多态位点数115个,多态位点百分率为89.15%。利用PopGene软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居群之间的平均多态位点百分率为71.89%,Shonnon表型多样性指数(I)平均值为0.220 4,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结合聚类分析和地理变异规律把种群划分为2个大的种群组:山东居群组和江西居群组。结论:以上结果可为单叶蔓荆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以及物种分化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粉碎分级处理后,粉碎度对穿心莲粉末饮片质量的影响。方法:将穿心莲药材粉碎过药典筛分成不同粗细的粉末,分别用15倍量水回流提取30min,以有效成分穿心莲内酯溶出度、HPLC指纹图谱及总浸出物量为指标,考查粉碎度对这些指标的影响。结果:穿心莲粉碎度在120~150目时,穿心莲内酯的溶出度较大,达到1.757mg/g,为原饮片(0.483mg/g)溶出度的3.64倍,随粉碎度的进一步增加,溶出度变化不大。HPLC指纹图谱分析发现,粉碎度在80~120目时总峰面积达到最大值,此后即下降,大于200目时,总峰面积降低更明显。总浸出物测定结果显示,在80目以上时浸膏得率趋于稳定,随粉碎度的增加变化不大。结论:穿心莲并非粉碎得越细越好,而是在120~150目时,三项指标均基本达到最佳值,故认为此粉碎度为其最佳粒度。为提高其临床疗效、节约药材资源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8.
青少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和成人股骨颈骨折十分多见,其病残率甚高(1),治疗比较困难,目前多以有血供的骨瓣移植治疗。我们在解剖学研究的基础上,自1985年9月以来采用改进后的旋股外侧血管升支蒂髂骨瓣移植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等病损6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微波炮制与传统炮制对牛蒡子药材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4个不同药店的牛蒡子生药材,分别按传统方法及微波法进行炮制,以牛蒡子主要有效成分牛蒡子苷含量及浸出物量为指标,比较传统炮制品及微波炮制品中这两个指标的影响。结果:牛蒡子药材微波炮制品中牛蒡子苷含量明显高于生品和传统炒制品。醇浸出物和水浸出物的浸膏利率也是微波炮制品明显高于生品和传统炮制品。结论:微波炮制可显著提高牛蒡子药材中牛蒡子苷的溶出,并显著提高牛蒡子药材的浸膏得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LC-UV和LC-MS在山楂叶多元酚类成分分析中的应用进行方法学比较。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并联双检测器(VWD和MSD)法。色谱柱为Lichrospher C18(250×4.6 mm I.D.,5μm);流动相A为乙腈,B为0.5%甲酸溶液,梯度洗脱,0-12 min A由11%-17%,12-30 min A由17%-18%,30-45 min A由18%-40%,45-60 minA由40%-100%;流速为1ml/min,三向分流阀分流进入MSD和VWD进行检测;柱温30℃;进样量10μl。结果:LC-MS灵敏度比HPLC法高10倍以上,在检测样品中微量成分时具有很大的优势;另外,LC-MS是根据tR和m/z两项指标来确定成分的类型,对于某些用LC-UV方法不能得到良好分离的组分或在LC-UV图谱上保留时间与对照品相近的其它成分,可以选用选择性离子检测(SIM)进行分析,能避免这些成分的干扰,因而具有高度的选择性和专属性。而LC-UV法操作简便,成本低,流动相选择面较广,因而分离度往往比LC-MS高,在检测样品中具有较好的紫外吸收、较好的分离度以及含量较高的成分时,LC-UV法以其高精密度和高稳定性完全可以达到LC-MS同样的检测结果。结论:LC-MS和LC-UV在山楂叶多元酚类成分的定量分析方面各有特色,可根据不同的检测指标选用不同的检测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