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8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7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26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制作犬假体腹主动脉瘤,评价其生物功能性和生物相容性,为腹主动脉瘤的实验研究提供动物模型。方法将2种直径(29,6 mm)的人工血管用0号丝线缝合成梭状假体主动脉瘤植入犬腹主动脉,术后5个月剖检假体动脉瘤,检测其生物功能性和生物相容性。结果模型手术成功率76.9%(10/13),手术全程用时(2±0.5)h,血管吻合时间为(50±12)min。术后5个月,假体腹主动脉瘤血流通畅,瘤体无渗血,腔内无血凝块,表现出良好的生物功能;假体腹主动脉瘤外有组织,内有血管内皮细胞生长,表现出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结论本假体腹主动脉瘤具有良好的生物功能性和生物相容性,该模型可用于腹主动脉瘤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52.
目的观察艾灸预处理天枢穴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大鼠结肠TLR4/TRIF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艾灸预处理防治UC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8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隔药灸预处理组和温和灸预处理组.采用4%葡聚糖硫酸钠水溶液连续饮用7 d制备UC模型.隔药灸预处理组、温和灸预处理组先干预7 d后,模型组、隔药灸预处理组、温和灸预处理组再制备UC模型.采用HE染色法,观察大鼠结肠组织病理学变化;应用免疫组化、免疫印记技术检测大鼠结肠TLR4、TRIF、TRAF6、IRF3、IKK的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结肠黏膜结构损伤较正常组明显加重;隔药灸预处理组和温和灸预处理组,结肠黏膜结构损伤较模型组明显改善.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结肠TLR4、TRIF、TRAF6、IRF3、IKK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隔药灸预处理组、温和灸预处理组结肠TLR4、TRIF、TRAF6、IRF3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隔药灸预处理组结肠IKK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艾灸预处理天枢穴能下调UC大鼠结肠TLR4、TRIF、TRAF6、IRF3蛋白表达;下调TLR4/TRIF信号通路相关分子的蛋白表达可能是艾灸预处理防治UC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TVS)及宫腔镜(HS)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2011年5月接受TVS、HS和病理检查的疑似子宫内膜病变患者192例,与病理结果对照,评价两种方法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诊断符合率,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TVS诊断子宫内膜异常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3.60%(161/172)、55.00%(11/20)、94.71%(161/170)、50.00%(11/22);HS诊断子宫内膜异常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7.67%(168/172)、90.00%(18/20)、98.82%(168/170)、81.82%(18/22)。HS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TVS;HS及TVS对子宫内膜增生、内膜息肉、黏膜下肌瘤、内膜癌、内膜萎缩的诊断符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慢性非特异性子宫内膜炎、未见异常者的诊断符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TVS可作为子宫内膜病变的首选检查方法,为HS提供导向;TVS与HS相结合,有望成为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54.
目的:评估子宫托治疗盆腔器官脱垂(POP)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方法对2012年2月至2014年1月就诊于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妇科门诊并使用子宫托的POP患者进行电话随访,填写患者盆底症状影响量表PFDI-20、生活影响量表(PFIQ-7)的部分内容,采集患者子宫托使用情况。采用配对秩和检验对患者子宫托治疗前后进行检验及效果评估。结果共有46例患者采用子宫托治疗,其中,32例完成随访,占69.56%,治疗前症状影响量表总体评分为19(3-30),治疗后总体评分为5(0-30),P值〈0.05;生活质量影响量表治疗前总体评分为12(0-33),治疗后评分为0.50(0-32),P〈0.05,治疗成功率为84%。结论子宫托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5.
目的 依据抗菌药物的PK/PD原理,运用蒙特卡罗模拟法对国内外健康人群及肾功能不全患者应用利奈唑胺的给药方案进行评价.方法 测定我院2013年1-3月144株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收集国内外已发表的利奈唑胺的药代动力学资料,利用Crystal Ball软件模拟5 000例患者的目标获得概率(PTA)和累计反应分数(CFR).结果 对于国外健康人群,当MIC=1时,PTA〉90%;当MIC=2或4时,PTA〈90%.对于国内健康人群,PTA均〈90%.对于国外肾功能不全患者,当肌酐清除率在40~80、10~39 mL/min,PTA均〈90%;对于肌酐清除率〈10 mL/min的患者,当MIC=1时,PTA〉90%,当MIC=2或4时,PTA〈90%.对于国内重症感染患者,当MIC=1时,PTA〉90%;当MIC=2或4时,PTA〈90%.各群体的CFR均〈90%.结论 当MIC=1时,国外健康人群、国内重症感染患者及肌酐清除率〈10 mL/min的患者,给予利奈唑胺600 mg q12h的剂量可达到满意的抗菌活性;而国内健康人群及肌酐清除率在10~39、40~80 mL/min的患者则达不到满意的抗菌活性,应考虑联合用药.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经阴道二维超声和三维超声对宫腔异常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在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生殖与遗传中心就诊患者,以宫腔镜或者宫腹腔镜证实宫腔异常者为观察对象,回顾分析其有创检查前的二维和三维超声检查结果,探讨不同超声检查方式对宫腔异常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 83例怀疑子宫畸形患者,宫腔镜检查证实弓形子宫44例,二维超声检查漏诊6例,三维超声检查全部诊断正确;经宫腹腔镜检查证实不全纵隔子宫23例,二维超声检查误诊5例(均误诊为弓形子宫),三维超声检查全部诊断正确;经宫腹腔镜检查证实完全纵隔子宫4例,二维及三维超声检查全部诊断正确;经宫腔镜检查证实单角子宫12例,二维及三维超声检查全部诊断正确。123例怀疑宫腔病变患者,经宫腔镜及病理结果证实宫腔占位68例,其中粘膜下肌瘤4例,子宫内膜息肉64例,二维超声检查漏诊9例内膜息肉,三维超声检查漏诊5例内膜息肉,二维及三维超声检查正确诊断所有粘膜下肌瘤;经宫腔镜证实宫腔粘连55例,二维超声检查漏诊23例,三维超声检查漏诊18例。结论三维超声检查对子宫畸形的诊断准确率可达100%;三维超声检查对宫腔病变的诊断存在一定的漏诊率,但漏诊率低于二维超声检查;三维超声检查对宫腔异常的诊断准确率高于二维超声检查。  相似文献   
57.
通过总结、分析近十年国内研究桥本甲状腺炎治疗方式的有关文献,从中医认识、名家经验、药对运用、针灸治疗等方面对桥本甲状腺炎治疗作综述,为今后临床治疗桥本甲状腺炎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8.
患者男,66岁.患者自2个月前偶尔于右前臂、右大腿皮下触及肿块,表面皮肤未破溃,包块逐渐增大,无自觉症状,自发病以来,无发热史,体重正常.体检:各系统均正常,全身其余部位未触及硬结及异常.皮肤科检查:右前臂及右大腿皮下可分别触及单发的质硬结节,无压痛,表面皮肤无破溃,硬结表面皮肤与周嗣皮肤颜色无异常.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生化系列及免疫常规均正常.行外科手术切除活检,术中所见,右前臂及右大腿皮下近筋膜组织处肿块,活动度差.  相似文献   
59.
目的 应用速度向量成像(VVI)技术定量分析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孕妇胎儿左室心肌力学,寻找评价胎儿心肌力学最有价值的指标。方法 妊高征组孕妇36例,对照组孕妇54例。应用VVI技术评价胎儿左室心肌收缩期和舒张期6个节段及整体峰值速度、应变、应变率,评价妊高征孕妇胎儿心肌力学的特点,并与对照组参数进行比较。结果 ① 妊高征组胎儿左室收缩期和舒张期节段峰值速度、应变和应变率小于对照组,部分节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妊高征组胎儿左室收缩期和舒张期整体峰值速度、应变和应变率均小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 VVI技术能敏感地反映妊高征孕妇胎儿心肌力学的变化。与节段应变和应变率比较,整体峰值应变和应变率更加敏感,将有望成为评价胎儿心肌力学最有价值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0.
骨桥蛋白在乳头状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mRNA和蛋白质水平检测乳头状甲状腺癌组织中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的表达,探讨其与甲状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收集48例新鲜的乳头状甲状腺癌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OPN mRNA的表达,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组织中OPN的表达.30例甲状腺良性病变及20例正常甲状腺组织作为对照.结果:乳头状甲状腺癌组织中OPN mRNA的表达水平为56.82±49.16,高于甲状腺良性病变组织(19.72±28.56)及正常甲状腺组织(13.76±20.65).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表明,OPN主要定位于癌细胞的细胞质,OPN蛋白表达结果与mRNA基本一致.OPN mRNA的表达与乳头状甲状腺癌的瘤灶数目、瘤体大小、肿瘤淋巴结转移及肿瘤临床分期无明显相关性(P>0.05),病理发现砂粒体的乳头状甲状腺癌OPN mRNA的表达高于末发现砂粒体者(P<0.05).结论:OPN在乳头状甲状腺癌中的表达高于甲状腺良性病变及正常甲状腺组织.乳头状甲状腺癌OPN mRNA的表达量与病理砂粒体的存在相关.OPN在乳头状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