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8篇
  免费   191篇
  国内免费   55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333篇
中国医学   313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81篇
  2022年   105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王岩  马双成  王雅雯 《中国药事》2009,23(8):770-773
目的介绍我国进口药品注册检验工作。方法从法律法规、工作内容、指导原则等多方面简要介绍进口药品注册检验管理的方法与经验。结果与结论通过对现阶段管理方式的分析,为进一步改进我国进口注册检验工作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62.
HPLC法测定肿节风中异秦皮啶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肿节风药材中异秦皮啶含量。方法样品经甲醇加热回流提取,采用HPLC法测定。色谱柱为Alltima C18柱;流动相:乙腈-0.1%磷酸溶液(20∶80);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344nm。结果异秦皮啶在0.021~0.128μg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4);平均加样回收率(n=5)为99.4%,RSD=2.62%。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快捷,灵敏度高,可用于肿节风中异秦皮啶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63.
目的 建立以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1B1(OATP1B1)和OATP1B3为作用靶点的何首乌肝毒性成分快速筛选方法。方法 使用Discovery Studio 2.5软件将何首乌主要单体成分(48个)与OATP1B1/OATP1B3蛋白进行分子对接,以OATP1B1和OATP1B3主要转运底物胆红素作为阳性对照,对目标化合物进行虚拟筛选;采用CCK-8法考察芦荟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AEG)、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EG)、大黄素甲醚-8-O-β-D-葡萄糖苷(PG)、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TSG)处理24 h后对人源肝永生化肝细胞HepaRG的毒性强弱,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qRT-PCR)技术测定4种化合物对HepaRG细胞的OATP1B1和OATP1B3 mRNA表达量的影响。结果 与OATP1B1对接结果显示,polygonumnolide B3、cis-emodin-physcionbianthrones、polygonumnolide B2、大黄素甲醚-8-β-D-(6''-O-乙酰基)-葡萄糖苷、trans-emodin-physcionbianthrones、大黄素-3-甲醚-8-O-β-D-葡萄糖苷、polygonumnolide B4、大黄酚-8-O-葡萄糖苷、EG、大黄素-1-O-β-D-葡萄糖苷、AEG、大黄酚-8-O-β-D-葡萄糖苷、大黄酸-8-O-葡萄糖苷高于胆红素打分值的80%,可被初步认定为潜在毒性成分;与OATP1B3对接结果显示,trans-emodin-physcionbianthrones、PG、polygonumnolide A4及虎杖苷高于胆红素打分值的80%,可被初步认定为潜在毒性成分。CCK-8实验进一步证实AEG、EG及PG均具肝细胞毒性作用,半数抑制浓度分别为16.10、49.43、69.44 μg·mL-1,与分子对接结果一致。与对照组比较,AEG、EG均可显著下调OATP1B1的mRNA表达水平(P<0.05);PG可显著下调OATP1B3的mRNA表达水平(P<0.05)。结论 以OATP1B1/OATP1B3分子对接技术为切入点,可有效预测何首乌潜在肝毒性成分,实现快速高效的高通量筛选,为中药安全性评价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64.
目的 考察肉桂多次ig给予肾阳虚大鼠后,鉴定大鼠肾脏、血液、尿液、粪便中原型成分和代谢产物。方法 采用ip氢化可的松方法制备大鼠肾阳虚模型,造模成功后按照生药量1.35g·kg-1·d-1ig肉桂提取物,连续15d。末次给药后,收集大鼠血浆、尿液、粪便和肾组织样品,进行UPLC-LTQ-Orbitrap-MS分析。根据色谱保留时间、精确相对分子质量、多级质谱碎片信息结合文献报道对各样本中的成分进行确认,并推测代谢物的代谢途径。结果 从肾阳虚模型大鼠各样本中共鉴定出24个成分,其中3个原型成分,21个代谢产物,包括12个原花青素类、8个木脂素类、2个二萜类、2个有机酸。结论 肉桂成分在肾阳虚大鼠体内代谢广泛,代谢途径主要包括甲基化、硫酸化和葡萄糖醛酸化反应。尿液中检出的化学成分最多,其次为血液、肾组织、粪便。长期给药情况下以原型存在于靶器官和血中成分很少,推测代谢物发挥药效的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65.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川射干中8个异黄酮成分(射干苷、鸢尾甲苷A、鸢尾甲苷B、野鸢尾苷、鸢尾黄素、鸢尾甲黄素B、鸢尾甲黄素A、野鸢尾黄素)的一测多评含量测定方法(QAMS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使用Agil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250 mm×4.6 mm, 5μm),以乙腈为流动相A,以水(含0.55%甲基-β-环糊精和0.1%磷酸)为流动相B,以0.1%磷酸为流动相C,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66 nm,柱温为35℃。以鸢尾黄素为内参照物,采用多点校正法,分别建立射干苷、鸢尾甲苷A、鸢尾甲苷B、野鸢尾苷、鸢尾甲黄素B、鸢尾甲黄素A、野鸢尾黄素7个待测组分与鸢尾黄素的相对校正因子。采用校正因子计算8批川射干样品中7个待测物的含量,与外标法进行比较,验证QAMS法的准确性和可行性。结果:8个待测组分的线性范围分别是25.00~800.00、2.50~80.00、3.06~100.00、1.53~50.00、6.12~200.00、1.53~50.00、1.53~50.00、1.53~50...  相似文献   
66.
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是推动中药现代化发展的基础和关键。与传统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化学分离-结构鉴定-生物活性”的研究模式不同,近年来涌现出了“组分互作-聚集体结构-生物活性”研究的新范式。本文是基于中药药效物质微纳组装的最新研究进展,并以中医药理论的“整体观”和“系统观”为指导,从聚集体的视角出发提出“中药软物质科学”这一新兴交叉学科领域。系统阐述了中药软物质的定义、研究思路和方法、表征技术、研究挑战以及理论和现实意义,希望从不同的角度认识中药治疗疾病的物质基础,同时也希望能为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乃至中药现代化进程提供更广阔的理论和实践平台。  相似文献   
67.
丹参中丹酚酸B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参中丹酚酸B的含量测定方法。色谱柱LichrospherC1 8(5 μm ,2 5 0mm×4 6mm) ,流动相 :甲醇 -乙腈 -水 -冰醋酸 (4 0 :1 0 :5 0 :1 ) ,流速 :1ml/min ,检测波长 :2 80nm ;丹酚酸B的线性范围为 1 2 8~ 8 0 0 μg ,r=0 9999;平均回收率为 1 0 1 1 1 % ,RSD为 1 84 % (n =5 )。说明本法操作简单 ,分析快速、准确、灵敏度高 ,重现性好 ,可用于丹参药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8.
目的 对板蓝根中外源性有害残留进行全面检查和风险评估,为板蓝根的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仪和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仪测定33种禁用农药,免疫亲和柱-高效液相色谱-柱后光化学衍生法测定4种黄曲霉毒素,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测定5种重金属及有害元素,离子色谱法测定二氧化硫,并采用靶标危害系数法对安全风险做出评估。结果 64批样品中33种禁用农药和黄曲霉毒素B1、B2、G1、G2均未检出。二氧化硫低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规定限度(150 mg·kg-1),64批样品及板蓝根品种中二氧化硫和Pb、Cd、As、Hg、Cu的靶标危害系数均远低于1。基于风险评估结果提出板蓝根中Pb、Cd、As、Hg、Cu的限度分别为2、1、2、0.2、20 mg·kg-1。结论 板蓝根中外源性有害残留风险低。  相似文献   
69.
目的:测定健骨生胶囊中葛根素、芍药苷的含量。方法:应用HPLC法。结果:胶囊中葛根素含量为0.02毫克/粒,芍药苷含量为0.16毫克/粒。结论:本法灵敏、快速、专属性及重现性较好。  相似文献   
70.
 目的 研究建立南柴胡与混伪品锥叶柴胡的鉴别方法。方法 采用植物鉴定、药材性状鉴别、薄层色谱鉴别及DNA分子鉴定方法,对南柴胡及其混伪品锥叶柴胡进行鉴别研究。结果 南柴胡与锥叶柴胡在植物形态、药材性状、薄层色谱方面有较明显的区别,DNA分子鉴定表明,南柴胡和锥叶柴胡的最小种间K-2-P距离大于种内最大K-2-P距离,NJ树中柴胡的不同基原样品各聚为一支,南柴胡与锥叶柴胡等其他混伪品分别表现出单系性,可明显区分开。结论 本实验在对南柴胡及锥叶柴胡原植物形态学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找出了两者主要的鉴别特征,同时采用药材性状鉴别、薄层色谱鉴别与DNA分子鉴定手段相结合的方式模式,建立了南柴胡和锥叶柴胡的鉴别要点。DNA分子鉴定技术是传统鉴别技术的重要补充,具有很大的潜力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