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6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探讨RNA干扰斑点型POZ蛋白(SPOP)基因表达对人膀胱癌T24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方法 采用阳离子脂质体转染试剂Lipofectamine 2000将靶向沉默SPOP基因的小干扰RNA(siRNA)序列siRNA1和siRNA2分别转染至T24细胞株(siRNA1组和siRNA2组),设转染随机序列的T24细胞为对照组,采用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各组转染48 h后的SPOP mRNA及蛋白水平,细胞增殖活性检测试剂盒(CCK-8)检测细胞体外增殖活力,Transwell迁移试验及划痕试验观察各组的迁移能力。 结果 对照组、siRNA1组和siRNA2组的SPOP mRNA相对表达量为1.012±0.025、0.281±0.023和0.274±0.053,蛋白相对表达量为0.712±0.153、0.358±0.073和0.317±0.084,siRNA1组和siRNA2组的SPOP mRNA和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siRNA1组和siRNA2组SPOP mRNA和蛋白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siRNA1组和siRNA2组的增殖活性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siRNA1组和siRNA2组的增殖率随转染时间的延长而增加(P<0.05);Transwell迁移试验结果显示siRNA1组和siRNA2组的穿膜细胞数分别为(128.6±9.3)个和(134.5±8.6)个,均高于对照组的(92.5±8.4)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划痕试验结果显示siRNA1组和siRNA2组的划痕愈合率为(89.1±4.5)%和(93.7±5.1)%,均高于对照组的(32.6±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SPOP与膀胱癌的恶性行为有关,可能发挥抑癌基因的作用,如抑制增殖及迁移。  相似文献   
12.
1 病历摘要 患者男.30岁。因头颈部反复出现脓疱疹、疣状损害4个月.躯干,四肢出现脓疱疹20d.于2006年5月23日入院、患者于4个月前无诱因于头颈部出现毛囊性红色丘疹、丘脓疱疹.经抗生素治疗,皮损痊愈,3个月前额郜、枕部再次出现毛囊性丘疹及脓疱疹.予中药治疗10d后病情好转,遂给予抗生素治疗至脓疱干涸、结痂、脱落。20d前皮损再次复发。[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羊毛状发1例     
患者女,20岁.白出生后头发即稀疏、卷曲、柔软,头发颜色灰白.患者自有记忆以来未曾剪发过,头发缓慢生长至10cm左右便基本停止生长,平时头发易缠绕,不易梳通,轻拔毛发即脱落.患者无智力及骨骼发育异常.既往体健,足月顺产.平素月经规律.其父母非近亲结婚,家族成员中无类似疾病患者.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一念珠状发家系Ⅱ型毛发角蛋白(hHB)基因的突变情况。方法在取得遗传学研究知情同意书后,采集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外周血并提取基因组DNA。运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hHB1和hHB6所有外显子,进行DNA直接测序,然后与GenBank中登记序列进行比对分析。结果该家系患者未发现已报道的10种hHB致病突变,但发现该家系hHB1基因外显子1第154位存在(G/C)杂合峰,以C为主,编码氨基酸为CGA(精氨酸R));与该家系无关的50人份测序为同样(G/C)杂合峰,但以G为主,而GeneBank中氨基酸编码为GGA(甘氨酸G),证实为非同义cSNPs(第154位G/C,G52R)。结论该家系念珠状发患者的致病基因不同于现已报道的10种hHB致病突变,在他们hHB1外显子1存在非同义cSNPs。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改进护理流程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7月期间该院收治的10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改进护理流程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为80%,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改进护理流程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5例ACS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氯吡格雷75mg/d、阿托伐他汀10mg/d;同时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5000U,每12h1次,连续7d。治疗前后观察心绞痛发作频率、心电图ST段位移、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等。结果治疗组用药后心绞痛发作频率由(8.3±2.1)次/月减为(1.8±1.4)次/月(P〈0.01);ST段位移由(1.70±1.13)mm降为(0.37±0.71)mm(P〈0.01);APTT用药前后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治疗前后各指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心绞痛发作频率、ST段位移治疗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ACS病人,尽早联合应用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低分子肝素治疗,可以减少心绞痛发作频率。  相似文献   
17.
医学英语专业是医学院校为顺应医学事业发展而设立的交叉学科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对探索专业教育发展及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分析某高校2007~2012届医学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数据,探讨医学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同时对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及职业生涯指导提出建议,并对医学英语专业定位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8.
19.
例1,男,年龄10个月,体重9kg.因发热、咳嗽3天入院.入院诊断为支气管炎.因患儿哭闹,静脉输液前肌注氯丙嗪9 mg,4小时后患儿出现烦躁不安,啼哭,两眼球上翻凝视,头向后仰;四肢肌张力增高伴有震颤.查体:T:38C,神志清醒,前囱平软,双眼球向上凝视,活动受限,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存在,无颅神经受损征,吞咽正常,颈强直.心(一),双肺可闻及散在中小湿罗音,四肢肌张力增高,伴有无规律震颤.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布氏征和克氏征均阴性.腰穿显示脑脊液澄清,无色透明,颅内压正常,常规检查及涂片检查未见异常,经对症治疗3小时后消失.  相似文献   
20.
<正>1临床资料患者女,46岁。腰腹部,四肢出现红斑伴痒1d。患者因口腔牙龈炎静脉输注甲硝唑溶液250mL。约6h后于右侧腰部出现红色斑疹,8h后左大腿、双小腿、足踝部、双手指、足趾背等处亦出现相同皮损伴瘙痒。近2年常服用甲硝唑,均无异常反应。患者2年前曾有磺胺类药物过敏史,曾诊断为固定性药疹。此次皮损与上次皮损类似,遂以药疹自行口服抗过敏药物(氯雷他定片10mg)治疗1次。否认食物过敏史,家族中无类似病史。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情况:右侧腰腹部、左大腿、足踝部、双小腿、手背、足趾背等处散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