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3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27篇
耳鼻咽喉   11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6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47篇
内科学   114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51篇
综合类   144篇
预防医学   78篇
眼科学   12篇
药学   38篇
中国医学   89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目的观察芍药苷(PF)的神经保护作用,为阿尔茨海默病(AD)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体外培养PC12细胞,用Aβ1-40诱导α7nAChR缺失,建立AD早期细胞模型;用不同浓度(50、100和200μM)的芍药苷预处理,光镜观察细胞形态,MTT比色法测定细胞活性,MTB比色法测定细胞内Ca2+含量,免疫细胞化学法观察α7nAChR的表达情况。结果芍药苷预处理组细胞活性、α7nAChR平均灰度值(AVG)均随芍药苷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且Aβ1-40+PF100μM组和Aβ1-40+PF200μM组增加明显(P〈0.05);芍药苷预处理组细胞内Ca2+含量均降低(P〈0.05)。结论芍药苷抑制细胞内Ca2+超载和Aβ1-4040的神经毒性作用,改善PC12细胞的活性,保护α7nAChR,是其防治AD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22.
目的比较氯普鲁卡因与利多卡因用于硬膜外阻滞的效果. 方法将40例拟在硬膜外麻醉下施行下腹部、盆腔部择期手术的妇产科患者,随机分入氯普鲁卡因组和利多卡因组各20例.行硬膜外穿刺置管,分别注入2%氯普鲁卡因5ml或2%利多卡因5ml.5min后,如无全脊麻现象,再予2%氯普鲁卡因或2%利多卡因10ml,观察心率、血压、呼吸次数和氧饱和度及阻滞起效时间、痛觉消失与持续时间、硬膜外阻滞范围. 结果利多卡因组麻醉起效时间为4.13±1.51min,痛觉消失时间为10.27±2.31min.氯普鲁卡因组分别为2.00±0.65min和7.76±1.95min(P均< 0.01),麻醉持续时间:利多卡因组为47.27±11.82min,氯普鲁卡因组为52.00±8.40min(P<0.05).两组阻滞范围相同.用药后10、30、60min,利多卡因组收缩压均显著低于用药前(P<0.01),氯普鲁卡因组仅在用药后10min低于用药前水平(P<0.05). 结论氯普鲁卡因用于妇产科硬膜外阻滞麻醉较利多卡因起效快,痛觉完全消失快.在阻滞范围和持续时间上二者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23.
目的 观察柴胡四金方联合脐针治疗浊毒内蕴型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10月—2020年10月于河北省中医院肝病科门诊就诊的浊毒内蕴型胆囊结石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5例予柴胡四金方联合脐针治疗,对照组35例予金钱胆通颗粒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12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及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Ca2+、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水平变化,比较2组治疗12周后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2组中医症状积分及血清AST、ALT、GGT、Ca2+、TC、TG、ApoB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各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2组ApoA1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均<0.05),且治疗组ApoA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7%(30/35),高于对照组的68....  相似文献   
124.
目的通过对近5年细辛脑注射液致不良反应报告的回顾性研究,探讨该药品产生不良反应的类型、规律及趋势。方法检索CNKI、维普期刊数据库与Google、百度等搜索引擎,统计细辛脑注射液致不良反应病例报告。结果共发现细辛脑注射液致不良反应报告128例,其中全身过敏样反应66例(过敏性休克34例),消化系统损害27例,皮肤及其附件损害26例,其他不良反应9例,儿童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比例占87.5%。制剂处方中的吐温-80是导致其过敏性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结论细辛脑注射液致不良反应引起高度重视,须尽快开展该药品的安全性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25.
目的:从全基因组层面对大麻(Cannabis sativa)TIFY基因家族进行鉴定与功能分析,为解析大麻TIFY家族基因功能及其对大麻素等次生代谢产物生物合成的调控机理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已有大麻基因组数据,通过NCBI,PlantTFDB,MEME及TBtools等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鉴定大麻中的TIFY家族基因,并对其编码蛋白的理化性质、系统进化、基因结构、染色体定位及组织差异表达模式等进行分析和可视化作图。结果:该研究共鉴定到大麻TIFY家族基因成员14个(CsTIFY1~CsTIFY14),分属于TIFY,JAZ,ZML和PPD共4个亚家族,其核酸序列长度为365~1 369 bp,编码氨基酸长度为118~442 aa,等电点为4.64~9.96。14个CsTIFYs不均匀的分布在8条染色体上,亚细胞定位预测其蛋白均定位细胞核中。CsTIFYs基因的启动子区具有多种非生物胁迫响应的顺式作用元件,可参与植物的不同生长发育和非生物胁迫调控。转录组表达热图分析表明,CsTIFYs在不同大麻品种的雌花及同一品种的花、苞片、茎、叶中均存在表达差异。结论:该研究从全基因组水平鉴定到大麻CsTIFY家族转录因子14个,并对其结构特点和表达模式进行研究,预测大麻CsTIFYs可能在大麻的JA信号转导通路、非生物胁迫及大麻素生物合成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将对大麻中TIFY家族的基因功能研究以及大麻优质品种选育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26.
一患,男,30岁。腹泻2年。西医结肠镜检查诊断:慢性结肠炎。便溏如水,日数行,面黄体倦,辨作脾虚泻。方用参苓白术散,不愈;渐见形寒恶风,腹中冷痛,改投四神丸,仍不愈。详查症形,述少腹处冷凝作痛,形若碗大,喜熨  相似文献   
127.
黄芪皂苷类有效成分提取分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芪甲苷和总皂苷是中药黄芪中的特征性成分,目前黄芪药材及含黄芪的单方与复方中药制剂多以黄芪甲苷和总皂苷含量为质量评价指标。关于黄芪中皂苷类成分的前处理方法的文献报道比较丰富。本文对近年来黄芪皂苷类成分提取分离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归纳,列举并对比了水提法、醇提法、微波辅助提取法、柱前衍生化法、超临界CO2萃取法等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为黄芪及其制剂中皂苷类成分的分离提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8.
张红兵  施耘  马伟  刘群 《广东医学》2008,29(8):1305-1306
目的观察重度烧伤患者休克期血浆脑钠素(BNP)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按烧伤面积分组:<30%TBSA或Ⅲ度<10%的为A组,30%~50%TBSA或Ⅲ度10%~20%的为B组,>50%TBSA或Ⅲ度>20%为C组。随机选取伤后6h内入院的年龄18~50岁的烧伤患者每组各20例。留取患者伤后24,48,72h静脉血标本,检测BNP。同期留取20例18~50岁整形患者术前静脉血标本作对照。进行分析比较。并观察重症烧伤患者的补液量与BNP的关系。结果重度烧伤患者伤后72h血浆BNP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重度烧伤休克期BNP含量的变化与补液量及烧伤面积有直线相关性。结论BNP值能敏感的反映心功能的变化。烧伤患者BNP值与烧伤伤情密切相关。重症烧伤患者早期BNP值升高反映其隐匿性心功能不全的存在,对重症烧伤患者的临床救治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9.
目的:探讨水浴振荡法提取蛇床子的最佳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设计法,以温度(A)、提取时间(B)、乙醇浓度(C)为主要因素优选提取条件,并以蛇床子素的含量为考察指标,运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含量,色谱条件为ODS柱,流动相为甲醇-水(80∶20),柱温为25℃,流速1mL/min,检测波长为322nm。结果:C因素(乙醇浓度)具有统计学意义,其它因素影响不显著。结论:蛇床子水浴振荡提取的最佳工艺为A3B3C3,即55℃,95%乙醇,每次提取3h,含量可达10.5mg/g。  相似文献   
130.
升麻是东北地区重要道地药材之一。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量增大,导致升麻野生资源日益减少。目前,升麻人工栽培技术研究处于探索阶段,并未形成完整的栽培体系。因此,可直接以无公害种植标准对升麻药材进行无公害种植生产研究并推广。为了指导无公害升麻药材生产,生产安全有效、质量稳定的中药材,本文依据本课题组多年研究结果,结合升麻药材的生长特性和研究现状,探索建立升麻药材无公害栽培技术体系,促进升麻药材无公害、标准化、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