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6篇
内科学   13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47篇
预防医学   18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通过对50例皮瓣移植术患者的术后护理,研究转移皮瓣术后护理规范以及术后观察的要点及重点。方法对2008年4月~2010年4月在我科行皮瓣移植术患者50例进行统计分析,总结术后的护理和观察要点。结果本组患者术后皮瓣一期愈合率82.2%,成活率93.3%。皮瓣愈合时间12~25天,平均17天。结论对转移皮瓣患者制订有效的护理程序以及规范的观察项目,可有效化解术后皮瓣成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通过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可使转移皮瓣顺利成活,减少皮瓣坏死风险,使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22.
目的观察特布他林、布地奈德、干扰素α-2b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6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2例,采用抗炎、解痉、平喘及吸氧等对症治疗;观察组64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特布他林、布地奈德、α-干扰素联合雾化吸入,2次/d。结果治疗5—10d后,观察组虽然在治愈率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在主要临床表现恢复正常的时间上差异显著(P〈0.05)。结论特布他林、布地奈德、干扰素α-2b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3.
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细支气管炎又称喘憋性肺炎,主要由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所致,是一种婴幼儿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疾病,临床表现为发作性咳嗽,喘憋,呼吸困难,而且部分患者可能发展成哮喘,严重威胁婴幼儿的健康。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主要是对症、支持、控制喘憋、病原治疗及免疫疗法。雾化吸入疗法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吸收、起效迅速,疗效高,操作简便,患儿无痛苦等特点,以较小的剂量发挥最大的治疗作用,药物吸收后经肝脏代谢失活,避免了静脉使用对全身系统的影响,副作用少,因而雾化吸入药物治疗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及患儿家长的认可。雾化吸入治疗的药物品种繁多,本文综述除有β受体激动剂、糖皮质激素、胆碱能受体拮抗剂以外的雾化吸入治疗,包括干扰素、肝素、速尿、硫酸镁、利多卡因、吉诺通、前列腺素E1等药物,尽管大多报道治疗有效,仍需进一步临床证实,深入研究作用机理,并注意观察长期的可能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24.
1 病例报告例 1 男 ,46日龄。因反复呕吐 40 d,腹泻 6 d入院。出生后6 d无明显诱因出现呕吐 ,呈非喷射性 ,呕吐物为胃内容物 ,吃奶后即吐 ,曾在当地医院住院 15 d,患儿呕吐减轻 ,6 d前又出现腹泻 ,7~ 8次 / d,为绿色稀水便 ,含奶瓣 ,在儿科门诊静滴头孢噻肟钠 ,口服思密达、米雅等治疗 2 d,病情无明显好转。查体 :t38.1℃ ,P12 0次 / min,体重 3kg,神志清 ,精神不振 ,发育营养差 ,无明显脱水貌 ,心肺听诊无异常 ,腹部皮下脂肪消失 ,腹软 ,不胀 ,未扪及包块 ,大便常规为黄稀便 ,镜检 WBC ,脂肪球 。血生化 :Na 119mmol/ L ,K 4 .37mmol…  相似文献   
25.
先锋霉素Ⅴ和Ⅵ所致血尿1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2年来。我们观察到因用先锋霉素不当所致血尿10例。其中男6例,女4例;最小年龄6个月,最大7岁,婴幼儿7例(占70%)。口服剂量  相似文献   
26.
27.
Graves病患者血清可溶性Fas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可溶性Fas(sFas)在Graves病(GD)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68例GD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sFas及甲状腺自身抗体TRAb的含量。结果:GD患者未治疗组和缓解组血清sFas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2.08±0.82)、(1.11±0.31)vs(0.70±0.50)ng/ml,P<0.001);GD患者未治疗组和缓解组患者血清sFas·TRAb乘积  相似文献   
28.
对31例终末期肝泡型包虫病患者根治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进行总结和分析,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和针对性的预防护理措施。术前重点做好患者的手术风险和潜在并发症的评估,术后有针对性地防范和观察有无腹腔内出血、腹腔胆汁瘘、膈下感染、肝功能衰竭等复杂并发症的发生,配合医生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做到早防范、早发现、早处置,以减少或避免并发症发生给患者带来的身心痛苦、经济负担增加,生存质量下降等,促进患者顺利康复,提高手术疗效和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9.
陈桂花  颜萍  张莉  王理瑛 《全科护理》2011,9(25):2267-2269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辅助治疗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病人的临床应用,总结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MODS病人行CBP治疗的临床资料,比较治疗前后病人的生化指标、平均动脉压、心率、氧合指数和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的变化。[结果]35例病人好转15例(42.9%),死亡20例(57.1%);15例病人治疗后病人的血肌酐、尿素氮、心率和APACHE-Ⅱ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平均动脉压和氧合指数无明显变化。[结论]MODS病人行CBP治疗,可改善病人的血液生化指标,维持内环境的稳定,为进一步治疗争取了时间,从而提高救治成功率;加强血液净化技术对改善MODS病人的预后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0.
目的 探讨社区老年人内在能力的潜在类别分类及其影响因素,为老年人内在能力的提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22年1至7月,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新疆乌鲁木齐市天山区、水磨沟区及经济开发区868名社区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采用Mplus 7.4软件进行潜在类别分析,并对老年人内在能力进行分类。采用SPSS23.0软件进行χ2检验及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868名社区老年人平均内在能力得分中位数为1分(P25,P75:0,2分),内在能力下降625人,检出率为72.0%。认知、心理、活力、感觉和运动领域下降的研究对象分别为122人(14.06%)、36人(4.15%)、95人(10.94%)、428人(49.31%)和249人(28.69%)。潜在类别分析结果显示,社区老年人内在能力可分为3个类别,分别为低感觉-低运动组、高感觉-低运动组、中感觉-高运动组。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以低感觉-低运动组为参照,无配偶(OR=1.929,95%CI:1.067~3.488)的社区老年人属于高感觉-低运动组的可能性更高;≥75岁(OR=0.546,95%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