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1.
[目的] 通过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分析,揭示了补肾固齿丸治疗肾虚血热型牙周病的有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等数据库及平台检索补肾固齿丸复方中各味药材的所有有效成分及相应靶标,在人类基因数据库(Gene Cards)及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OMIM)平台检索疾病相关靶基因,构建补肾固齿丸“活性成分-成分对应靶标-牙周病靶标”网络,进一步筛选进行网络拓扑学分析,并对有效核心成分及关键靶标进行分子对接,分析小分子配体与受体的结合能力。[结果] 筛选出12个活性成分,25个靶标,关键靶标3个,分别为雌激素受体(ESR1)、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磷酸肌醇3-激酶α(PIK3CA)。这些成分及靶标基因通过对核受体活性、蛋白激酶活性、酶激活剂活性、生长因子结合、血红素结合、内肽酶活性、蛋白质同二聚活性等的调节,参与细胞肿瘤抗原(P53)及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调控过程对牙周病的治疗起到重要作用。分子对接分析发现,3个关键靶标与12个活性成分(Quercetin、Aureusidin、Physcion等)均具有一定的亲和力。[结论] 补肾固齿丸通过复杂的网络调控对肾虚血热型牙周病的起到有效治疗作用,该研究为更进一步探索其治疗相关证候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提供了研究思路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溶血性贫血是临床常见疾病,发病原因具有多样化,发病率也逐年上升。临床常用免疫抑制剂或切除脾脏进行治疗,虽有一定的疗效,但也伴随着明显地机体损伤和不良反应等问题。中药对溶血性贫血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在提高疗效的同时也减少了不良反应,具有疗效高、作用温和、价格低廉等优势。该文对溶血性贫血的发病机制以及中药复方、单味药和单体成分治疗溶血性贫血的药理作用与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疾病临床合理治疗及中药作用机制现代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建立降糖甲胶囊的薄层定性和定量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的黄芪、黄精、地黄进行鉴别;同时采用薄层扫描法测定黄芪甲苷的含量。结果薄层斑点显色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黄芪甲苷平均回收率为97.56%,RSD=1.20%。结论结果准确,方法重复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指标。  相似文献   
14.
乳香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乳香提取物的化学成分。方法:超临界萃取乳香有效部位,采用硅胶柱层析,制备薄层层析等色谱方法,分离乳香提取物的化学成分。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观察化合物3、4对肿瘤细胞的抑制增殖作用。结果: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经波谱方法鉴定为西松烯A(1),verticilla-4(20),7,11-triene(2),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3),3-羰基-甘遂烷名,24-二烯.21-酸(4),花生酸(5),棕榈酸(6),硬脂酸(7),1,2-二羟基十九酮-3(8),单棕桐酸甘油酯(9)。结论:化合物7~9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对lgel-7402细胞有抑制增值作用,化合物4对MCF.7,SMMC.7721,K562Hela细胞右抑制增殖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裸花紫珠中鞣质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以没食子酸为对照品,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裸花紫珠中鞣质含量,用磷钼钨酸试液显色后,于760 nm测定供试品溶液中总酚和不被吸附的多酚的吸光值,标准曲线法求得鞣质含量。结果:本方法在1.082-10.82μg/mL线性范围内吸光度与鞣质含量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1,n=6),平均回收率为97.69%,RSD%为1.96%,n=6。结论:该方法简单易行,结果可靠,可用于裸花紫珠中鞣质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裸花紫珠95%乙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MCI,C_(18)等柱色谱方法对裸花紫珠中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并经波谱数据分析和文献对照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裸花紫珠叶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木犀草苷(1),木犀草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2),木犀草素-4'-O-β-D-吡喃葡萄糖苷(3),芹菜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丁酯(4),木犀草素-3'-O-(6″-E-咖啡酰)-β-D-吡喃葡萄糖苷(5),木犀草素-4'-O-(6'-E-咖啡酰)-β-D-吡喃葡萄糖苷(6),木犀草素-7-O-(6″-E-咖啡酰)-β-D-吡喃葡萄糖苷(7),木犀草素-7-O-(6″-E-阿魏酰)-β-D-吡喃葡萄糖苷(8)。结论:化合物4为首次从该植物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裸花紫珠提取物抗大鼠术后腹腔粘连的作用。方法将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玻璃酸钠(阳性药物)组,裸花紫珠低、中、高剂量组共5组,采用纱布法进行造模。术后观察大鼠一般情况,各组于术后14 d观察粘连情况,采用Phillips评分法对腹腔粘连进行分级。结果各组分级评分与对照组比较,裸花紫珠高、中、低剂量组和阳性药物组均能显著降低大鼠术后腹腔粘连(P<0.05,P<0.01),尤其以裸花紫珠高剂量组和阳性药物组预防粘连作用最强。结论裸花紫珠提取物具有较好的抗术后腹腔粘连作用。  相似文献   
18.
紫珠属Callicarpa L.植物来源于马鞭草科,世界上该属植物有190余种,我国现有46种,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以南各省[1].  相似文献   
19.
颜冬兰  叶惠煊  黄胜  龙飘  翁徐谦  李睿媌  陈波  姚守拙 《中草药》2019,50(20):4957-4961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HPLC-ELSD)法同时测定补血生乳颗粒中的黄芪甲苷、阿魏酸、芍药苷、甘草酸、王不留行黄酮苷、柚皮苷、新橙皮苷、桔梗皂苷D的方法。方法采用Diamon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0.1%甲酸水溶液-乙腈,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 mL/min;柱温30℃;检测器:ELSD,漂移管温度40℃。结果各成分在52 min内分离良好,线性范围均为62.5~1 250.0μg/m L(r0.995 0);样品各成分平均加样回收率95.51%~99.47%,RSD为0.31%~3.70%;8种成分日内精密度和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3%;重复性RSD为0.94%~2.11%;供试品溶液在18 h内稳定性良好,RSD在0.98%~2.86%。6批样品中王不留行黄酮苷、芍药苷、阿魏酸、柚皮苷、新橙皮苷、桔梗皂苷D、黄芪甲苷、甘草酸质量分数分别为0.550 7~0.584 3、19.657 9~19.952 1、0.350 5~0.384 7、18.794 7~19.557 3、12.124 7~12.414 2、0.610 7~0.631 3、0.238 8~0.274 3、2.750 4~2.852 2 mg/g。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补血生乳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0.
茯苓的加工炮制工艺主要以传统加工模式为主,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与传统加工的对比研究较少。研究中药炮制规范的关键控制工艺必须关注中药饮片炮制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变化以及活性成分在体内的代谢过程。通过对国内外近10年相关文献的检索,简要总结茯苓的加工炮制工艺、化学成分分析及体内代谢的研究进展,为茯苓炮制工艺的现代化研究、产业链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