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4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16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3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83篇
内科学   39篇
皮肤病学   12篇
神经病学   66篇
特种医学   45篇
外科学   48篇
综合类   171篇
预防医学   22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40篇
中国医学   82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目的 探讨生大黄联合连续性血液滤过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并发腹腔高压(IAH)中的疗效.方法 SAP并发IAH患者67例分为3组:A组19例,采用常规治疗;B组23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生大黄水保留灌肠,每日3次,直至肠道功能恢复后停药;C组25例,在B组治疗基础上,行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观察3组患者治疗后第1、3、5、7天的腹内压变化;开始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和首次排便开始24h内排便次数以及治疗后第7天的APACHEⅡ评分和ICU停留时间.结果 C组腹内压降低、肠功能恢复、治疗后第7天的APACHEⅡ评分和ICU停留时间均明显优于A、B组,B组优于A组(P<0.05).结论 生大黄水保留灌肠治疗SAP并发IAH患者,可有效降低腹内压,促进肠功能恢复,联合CVVH则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12.
脊髓型颈椎病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脊髓型颈椎病的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应用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及颈椎后路椎板切除减压术、椎板成形椎管扩大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16例.结果:16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颈椎前路手术恢复满意,颈椎后路手术症状明显改善,二次手术患者生活基本可自理.结论:颈椎前路及后路手术各有其适应证,两者不能互相取代,手术疗效与病程有关,应强调早期手术治疗,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3.
钙离子在逼尿肌收缩机制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钙离子是调节逼尿肌舒缩功能的重要第二信使。逼尿肌收缩强度与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有密切关系 ,逼尿肌舒张常伴随 [Ca2 + ]i下降至静息水平 ;由于Ca2 + 可激活逼尿肌的收缩蛋白 ,其收缩力还与收缩蛋白对Ca2 + 的敏感性高低有关系。  相似文献   
114.
流动纳米树脂预防性窝沟龋充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预防性树脂充填术由于不采用传统的预防性扩展,只去除少量的龋坏组织后即用复合树脂或玻璃离子材料充填龋洞,而未患龋的窝沟使用封闭剂保护.目的:通过应用美国3M公司生产的Filtek Z350流动纳米树脂对窝沟可疑龋、初龋磨除后进行预防性充填,观察并评价其临床效果,探索预防性充填治疗早期窝沟龋的新方法.方法:对196例6~25岁患者磨牙的牙合面窝沟龋在去除龋坏的牙体组织后,采用Eadper prompt自酸蚀粘结技术,用Filtek Z350流动纳米树脂对整个牙面进行预防性充填术,并采用对侧同名牙或邻牙也有窝沟龋者用同一公司生产的ClinproTM可见光固化变色窝沟封闭剂充填作对照研究.结果与结论:随治4年后发现该方法涂膜保留率高,能有效阻止龋病的进一步发展.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术后1,2年时的涂膜保留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而在第3,4年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1、P < 0.05).龋病发生率在1,2年时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而在3,4年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提示Filtek Z350流动纳米树脂预防性窝沟充填是一种有效阻止窝沟早期龋进一步发展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5.
背景:Fe3O4纳米粒子具有良好的磁学特性,SiO2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Fe3O4@SiO2复合纳米粒子有望成为靶向治疗的载体。目的:采用反相微乳液法合成生物相容性的Fe3O4@SiO2纳米粒子。方法:首先,以FeCl3?6H2O、FeCl2?4H2O、油酸、氨水等为原料,采用一壶化学共沉淀法合成油酸修饰的疏水性Fe3O4纳米粒子。随后,将油酸包裹的Fe3O4纳米粒子分散于环己烷中,然后将Triton-X100、正己醇及水在搅拌条件下加入到上述溶液,形成稳定的反相微乳液;在反相微乳液中,以氨水为催化剂,使正硅酸四乙酯水解、缩合,从而获得Fe3O4@SiO2复合纳米粒子。结果与结论:①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显示:采用一壶化学沉淀法合成的Fe3O4具有尖晶石结构,平均粒径约为3.5nm;微乳液法能将SiO2成功包覆于Fe3O4表面,形成平均粒径为40nm的均一Fe3O4@SiO2复合纳米粒子。②磁性能分析显示:Fe3O4纳米粒子包裹后饱和磁化强度下降,但包裹前后矫顽力趋于零,均显示超顺磁性。③MTT结果显示纳米粒子与人脐静脉细胞融合细胞(EA.hy926)共培养24h时Fe3O4@SiO2组吸光度高于对照组(P<0.05);细胞培养48,72h,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果表明经反相微乳液法合成的Fe3O4@SiO2纳米粒子是一种优良的生物材料,其具有稳定、易分散及超顺磁性等特性。  相似文献   
116.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催乳素(PRL)影响的差异。方法:应用Meta分析对7项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PRL影响对照研究的文章进行再分析,评价其合并效应量大小和综合显著性检验。结果:阿立哌唑组自身对照血清PRL水平差异效应极小,y合并=-0.08,95%CI(-0.25,0.06),χ2=2.20,P〉0.05;利培酮组治疗后血清PRL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效应极大,d=3.06,95%CI(0.22,6.21),χ2=85.90,P〈0.01。治疗4周和治疗结束后阿立哌唑组血清PRL水平显著低于利培酮组,差异效应极大,分别为d=-0.72,95%CI(-0.89,-0.49),χ2=18.39,P〈0.05;y合并=-1.07,95%CI(-1.25,-0.88),χ2=4.87,P〉0.05。阿立哌唑组月经紊乱、溢乳现象显著少于利培酮组。结论:阿立哌唑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PRL水平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17.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48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阿立哌唑组75例和利培酮组73例。以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减分率评定疗效同时评定社会功能缺陷筛选表(SDSS)和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以SDSS评定社会功能,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阿立哌唑组与利培酮组在痊愈率、显效率、PANSS评分与SD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阿立哌唑组在体质量增加、内分泌失调与锥体外系方面少于利培酮组,而在兴奋激越与恶心呕吐多于利培酮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长期疗效均好,阿立哌唑不良反应较少,依从性高。  相似文献   
118.
脊膜瘤占椎管内肿瘤的11.4%,在一组78例脊膜瘤报道中,颈段病变占27%。高颈段脊膜瘤报道不多,作者近年来切除5例,本文就其临床特点和手术方法进行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19.
养阴清肺丸是由生地黄、玄参、麦门冬、白芍药、川贝母、牡丹皮、薄荷、甘草8味药组成的中药复方制剂,具有养阴润燥、清肺利咽的功能.主要用于阴虚肺燥,咽喉干痛,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白芍药敛阴泄热,牡丹皮凉血消肿,是该方剂的主要成分之一.现行药品质量标准中无白芍药、牡丹皮中芍药苷的含量测定方法,为了进一步控制产品质量,提高药品标准,本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养阴清肺丸中的主要成分芍药苷的含量,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20.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颈内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0年1月-2011年6月,对140例需要实施中心静脉置管的手术病人随机均分为超声组(采用超声引导经颈内静脉穿刺)和对照组(采用传统体表解剖标志经颈内静脉穿刺),对两种方法进行对照研究,记录从消毒铺巾至成功置入中心静脉导管需要的穿刺时间、穿刺次数、成功率及有无并发症。结果超声组70例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行中心静脉置管首次穿刺成功65例(92.9%),总成功率为100.0%,对照组一次穿刺成功44例(62.8%),总成功率为91.4%,两组首次穿刺成功率和总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超声组的平均穿刺时间为(4.2±1.3)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7.9±2.1)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超声组无并发症发生,对照组为6例(8.6%),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法首次穿刺成功率明显优于传统标记法,且穿刺时间明显缩短,并可避赍.并发症的发生,可见超声引导下经颈内静脉穿刺行中心静脉置管具有安全、有效和不良反应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