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31.
黛力新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功能性消化不良 (Functionaldyspepsia ,FD)又称非溃疡性消化不良 (Non ulcerdyspepsia ,NUD) ,是消化系常见病 ,国内占胃肠专科门诊 1 / 3以上 ,西方国家患病率高达 2 0 %~ 4 0 %。主诉上腹不适如隐痛、早饱、胀满等消化不良症状 ,但应用胃镜、上胃肠道钡餐造影 ,腹部B超和各项化验检查 ,除可能有轻度胃炎外 ,常无异常所见。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目前国内外学者认为FD与胃肠动力障碍、胃电活动异常和神经精神因素导致的内脏神经敏感性增高有关 ,因此 ,除促胃肠动力药外 ,近年来还… 相似文献
32.
功能性消化不良50例心理障碍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精神心理因素与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关系.方法采用自填量表评分对50例FD患者进行抑郁量表(SDS)与焦虑量表(SAS)测定.结果二种量表评分显示FD患者抑郁性心理障碍发生率为72%,焦虑性心理障碍发生率为80%.男女患者焦虑性心理障碍和抑郁性心理障碍的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而女性伴有抑郁性心理障碍的FD患者与男性患者年龄比较,女性明显大于男性,年龄较大的女性FD患者容易伴发抑郁性心理障碍.结论FD的发病与心理因素有关,普遍存在抑郁和焦虑情绪对FD的治疗应包括解释、疏导和必要的心理治疗. 相似文献
33.
HP根除影响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预后的临床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根除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对胃食管反流病(gastro 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GERD)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98例GERD患者,均为HP阳性,试验前均行胃镜检查评估食管炎程度及胃粘膜组织病理学改变,然后所有患者随机分为2组:HP根除组49例,接受HP清除三联疗法;对照组49例,仅服用奥美拉唑(20 mg,每日2次)。1周后所有患者开始连续8周的奥美拉唑(20 mg/d)初始治疗阶段,8周后症状缓解及糜烂性食管炎愈合患者开始奥美拉唑10 mgd的维持治疗阶段,直至试验第12个月。初始治疗后症状未完全缓解或内镜下食管炎未完全愈合、维持阶段症状或内镜下食管炎复发为失效病例。试验结束时所有患者均行胃镜复查及14 C呼气试验。结果:试验前共有33 例患者(33.7%)内镜检查发现糜烂性食管炎;试验结束后HP根除组47例患者HP转阴(95.9%),HP阳性组3 例转阴(6.1%),两组HP根除率差异显著(P<0.01);HP根除组16例失效,HP阳性组有7例失效,两者相比差异显著(P<0.05);然而,HP阳性组患者胃体萎缩及胃体肠化较HP根除组明显增多。结论:HP根除可降低质子泵抑制剂(PPI)治疗GERD的疗效,同时HP根除对患者胃体萎缩及胃体肠化有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34.
川芎嗪联合内镜下曲张静脉套扎术预防食管静脉破裂出血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川芎嗪联合内镜下曲张静脉套扎术 (EVL)预防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再出血的疗效。方法 对 45例联合治疗组 (EVL联合口服川芎嗪 )和 41例对照组 (单用EVL)患者进行前瞻性对照研究 ,治疗后随访 2年观察两组食管静脉曲线破裂再出血率和病死率 ,两组治疗前后门脉高压性胃病 (PHG)的发生情况 ,并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测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结果 随访 2年 ,对照组再出血率显著高于联合治疗组 ,分别为 48.8%和 2 2 .2 % ,病死率也高于联合治疗组 ,分别为 39%和 2 0 % ,两组中ChildC级患者的再出血率和病死率无显著差异。曲张静脉经治疗闭塞后 ,在对照组PHG的发生明显增加 ,而联合治疗组则不然。用川芎嗪 4周后门静脉血流量、脾静脉血流量、门静脉内径和脾静脉内径分别下降 ( 114 6 .2± 391.2 )ml/min、( 5 31.1± 32 1.2 )ml/min、( 1.4± 0 .3)cm及 ( 1.0± 0 .2 )cm ,与用药前相比有显著差异 ,临床上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川芎嗪联合EVL可有效预防食管静脉破裂出血 ,并能减少门脉高压性胃病的发生率 ,这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可供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5.
肝硬化患者血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水平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肝硬化患者血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及其意义,测定了30例肝硬化患者(ChildA级10例,B级11例,C级9例)及10例正常对照组血浆CGRP含量。结果表明,肝硬化患者血中CGRP较正常组显著增高(P<001)。提示CGRP的过量增高可能是肝硬化血流动力学紊乱等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