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2篇 |
免费 | 10篇 |
国内免费 | 4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4篇 |
临床医学 | 23篇 |
内科学 | 14篇 |
皮肤病学 | 1篇 |
神经病学 | 3篇 |
特种医学 | 1篇 |
综合类 | 17篇 |
预防医学 | 5篇 |
药学 | 16篇 |
中国医学 | 31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2篇 |
2014年 | 1篇 |
2013年 | 1篇 |
2012年 | 4篇 |
2011年 | 1篇 |
2010年 | 6篇 |
2009年 | 8篇 |
2008年 | 8篇 |
2007年 | 12篇 |
2006年 | 17篇 |
2005年 | 14篇 |
2004年 | 8篇 |
2003年 | 8篇 |
2002年 | 6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1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临床药学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服务中职业风险的特殊性,具有多样化、高频率、控制难、严重性强的特点。如何加强风险控制是一个新的课题,成当务之急摆在了我们药学工作者面前。 相似文献
82.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综合方案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疗效。[方法] 采用前瞻性、多中心、中央随机、平行对照试验的设计方法,606例患者分别用中西医结合综合(试验组274例)和西医加中药安慰剂(对照组263例)治疗,并观察神经功能缺损、生存质量、中医症状体征积分等。[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患者治疗治疗21d后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中医综合治疗方案可以改善患者21、60、90d的症状和体征(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方案对急性缺血性中风有确切疗效,作用靶点在降低神经功能缺损和改善患者症状及体征。 相似文献
83.
辨证治疗急性脑出血6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急性脑出血为临床急危重症之一,属祖国医学“中风”范畴。我院自1988年以来,以中医辨证施治为主治疗该病62例,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1 临床资料 62例均为住院病人。其中男41例,女21例;年龄最小38岁,最大79岁,平均59岁;发病至就诊时间:1~3天45例,4~7天15例,8~14天2例。全部病例符合中华医学会1986年全国第2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订的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84.
85.
清热解毒法治疗大、中等面积急性脑梗死及对CD62P、TNF-α、IL-6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法治疗大、中等面积急性脑梗死(ACI)的疗效。方法将65例大、中等面积AC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3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加清热解毒中药和醒脑静注射液,对照组32例给予西医常治疗加胞二磷胆碱注射液;测定两组治疗前后血小板CD62P阳性表达率与TNF-α、IL-6水平,并与30例健康人组作对照相关分析,同时观察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结果ACI患者CD62P表达与TNF-α、IL-6均显著高于健康人组,ACI患者CD62P表达与TNF-α、IL-6水平呈正相关;实热证患者CD62P与TNF-α、IL-6水平明显高于非实热证患者;治疗组治疗后CD62P与TNF-α、IL-6水平的降低较对照组显著,总有效率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清热解毒法对大、中等面积ACI的作用机制与其抑制血小板活化增强、减轻细胞因子介导的中枢神经系统免疫应答及炎症损伤等有关。 相似文献
86.
87.
对以清开灵注射液为主,配合银翘散治疗急性扁桃体炎体温达39℃以上的46例进行观察。结果痊愈36例,好转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1.3%。平均退热时间为51.3小时。 相似文献
88.
90.
电针对高血压大鼠脑缺血后神经黏蛋白表达和行为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电针对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RHRSP)脑缺血-复流不同时间神经黏蛋白表达、行为学评分的影响.方法 采用环形银夹使SD大鼠的双侧肾动脉狭窄,制成RHRSP,再用线栓法制成一侧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用免疫组化、Zea Longa评分等方法观察电针对脑缺血2 h后复流1 d、7 d、14 d、30 d不同时间点大鼠脑组织神经黏蛋白表达、行为学评分的干预作用,并与模型组对照.结果 缺血2 h再灌注1 d,对照组脑缺血区周围出现神经黏蛋白阳性表达细胞[(21.17±2.44)个/cm2],7 d明显增多[(33.62±4.39)个/cm2],14 d达到高峰[(55.17±6.84)个/cm2],30 d下降[(17.83±3.42)个/cm2].电针组神经黏蛋白阳性表达细胞在7d[(24.19±3.82)个/cm2]、14 d[(39.78±5.26)个/cm2]、30 d[10.96±2.17)个/cm2]时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脑缺血复流1、7、30 d,电针组大鼠行为学评分[(1.39±0.50)、(0.50±0.51)、(0.19±0.13)分]明显低于对照组[(1.83±0.38),(0.94±0.42)、(0.27±0.24)分],P<0.05.结论 电针促进RHRSP脑缺血损伤区神经功能的修复作用,可能与其下调神经抑制因子神经黏蛋白的表达等机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