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分米波与透明质酸钠预防屈肌腱粘连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比较分米波与透明质酸钠防治肌腱粘连和促进肌腱愈合的作用. 方法取6月龄雄性白色来亨鸡96只,体重(2.24±0.07)kg.于左足第Ⅲ、Ⅳ趾制备肌腱损伤模型,随机分为3组(n=32):分米波照射组(A组),模犁制备后第1~21天行分米波照射,频率915 MHz,功率8 W,辐射距离10 cm,每日1次,每次10 min;透明质酸钠组(B组),模型制备后即刻予1.2%透明质酸钠0.5 mL均匀涂于肌腱缝合处;对照组(C组)未作处理.术后观察动物一般情况;术后14、28 d,行大体、透射电镜及组织学观察:于7、10、14、18、21、28 d取材,行生物力学测试. 结果 各组动物术后切口愈合良好,无感染及死亡.大体和组织学观察示A、B组腱周有较疏松粘连,C组腱周广泛粘连;透射电镜观察示A、B组胶原纤维较C组排列规则.生物力学测试示术后各时间点最大拉伸断裂强度、最大延伸率、拉断肌腱粘连带功耗A、B组均优于C组(P<0.05).术后14、18 d最大拉伸断裂强度、术后18、21 d最大延伸率以及术后18、21、28 d拉断肌腱粘连带功耗,A组均优于B组(P<0.05),余时间点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分米波和透明质酸钠均能有效促进肌腱愈合,预防肌腱粘连,且分米波操作简便、作用持久. 相似文献
62.
目的 探讨马德隆畸形的治疗方法。 方法 2 0 0 0年3月~2 0 0 3年11月,治疗7例马德隆畸形,其中男2例,女5例,年龄18~2 3岁;原因不明5例,外伤史2例。桡骨尺倾角37~70°,掌倾角大于16°。手术分别在前臂远端尺桡侧作纵行切口,对尺骨实施段切,桡骨楔形截骨,矫正畸形,双十字钢丝纵向加压固定尺骨,髓内针对桡骨矫形并固定。腕关节位于休息位,紧缩尺侧腕伸肌腱。 结果 术后7例腕畸形均改善,桡骨尺倾角减小到2 0~2 4°,掌倾角<15°。7例均获随访9个月~3年8个月,平均2年;与术前比较患者腕部畸形全部矫正,腕痛消失,腕关节活动及前臂旋转功能接近正常;腕关节背伸有力。 结论 尺骨段切、桡骨远端截骨、改善内固定及加尺侧腕伸肌紧缩术治疗马德隆畸形,对消除畸形、减轻腕痛、改善功能,以及减少下尺桡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前臂远端蒂复合血管网皮瓣的血供特点及临床疗效。方法2000年2月~2003年12月,应用包含深筋膜、皮神经及浅静脉的前臂远端蒂复合血管网皮瓣修复掌指关节以近、近侧腕横纹以远的手及腕部伴肌腱或骨外露创面26例,男17例,女9例。年龄18~56岁。急诊修复16例,择期修复10例,皮瓣范围10 cm×5 cm~18 cm×7 cm。结果术后26例皮瓣完全成活,随访3~8个月,皮瓣质地优良,不臃肿,耐磨,腕及手指功能恢复良好;两点辨别觉6~10 mm。结论皮神经、浅静脉营养血管网与真皮下及深筋膜血管网经穿动脉相互联系,构成三维立体轴向的血供,是皮瓣成活的解剖基础,蒂部远端的主干血管穿支是皮瓣的血供来源。手术操作安全,成活率高,质地优良,适合修复腕手部皮肤缺损。 相似文献
64.
目的 了解糖尿病人扳机指的发病特点,并对类固醇激素鞘内注射、手术这两种治疗方法的远期疗效予以评价。方法 对63例糖尿病人142个扳机指,并以63例非糖尿病人80个扳机指作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对照组类固醇激素鞘内注射治愈率明显高于糖尿病组,有显著性差异;糖尿病组中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患者局部注射及手术治愈率均高于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患者,但无显著性差异;对照组手术治愈率高于糖尿病组,无显著性差异。糖尿病组多指受累发生率及弥漫型扳机指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糖尿病人特别是IDDM病人扳机指比非糖尿病人扳机指治疗难度大,多指受累及需手术缓解症状的可能性大。 相似文献
65.
66.
神经生长因子对胎兔许旺细胞培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应用神经生长因子培养胎兔许旺细胞,观察许旺细胞生长的情况。方法:实验于2002-02/2004-05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中心实验室和细胞培养室完成。怀孕28d的新西兰白兔,剖腹取出胎兔,取胎兔坐骨神经,剥干净外膜,用植块加差速贴壁联合法培养胎兔许旺细胞,纯化传代后的胎兔许旺细胞分成2组培养,一组加含神经生长因子的培养液,即实验组,另一组加常规培养液,即对照组。细胞传代后24h在每个培养皿中随机选取3个视野,开始初次细胞计数,以后在统一视野每天进行许旺细胞计数。增殖指数=各次观察细胞数/初次观察细胞数。结果:实验用剖腹取出胎兔8只,坐骨神经16根。60个观察视野,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在第6天见细胞从胎兔神经组织块周围爬出。②第8天细胞沿组织块向外生长,可见大量梭形的胎兔许旺细胞;第14天植块周围细胞长势最好。③有两种细胞,一种为细胞形态梭形,有突起,多为双极,偶尔可见3个细长突起,胞核呈椭圆形,胞体周围有光晕,即生长晕,为许旺细胞。偶尔可见另一种细胞,胞体大,呈扁平状,外形不规则,突起短而多,细胞核较浅,核仁明显,有2~3个核仁,为成纤维细胞。④根据许旺细胞特有的特征性形态以及细胞免疫组化染色可证实为许旺细胞。⑤实验组许旺细胞的分裂增殖速度明显比对照组加快犤传代培养后第3天:(1.41±0.12),(1.05±0.10);第4天:(1.85±0.26),(1.21±0.22);第5天:(2.36±0.43),(1.23±0.32);第6天:(3.52±0.11),(1.94±0.33);第7天:(6.25±0.38),(3.14±0.27),P<0.001犦。结论:用神经生长因子可促进胎兔许旺细胞生长分裂,能够获得大量的胎兔许旺细胞,满足组织工程对许旺细胞的需求;此外胎兔许旺细胞作为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也可以减轻免疫排斥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67.
目的:经外周导入携带LacZ基因腺病毒载体(AdLacZ),示踪大鼠尺神经、正中神经轴突及其靶运动和感觉神经元。方法:经尺神经或正中神经近断端导入AdLacZ,然后吻合神经。在转染后不同时间点取出C4-T2脊髓节段、DRGs连同臂丛神经,行X—gal染色,计数被标记的脊髓和DRGs神经元数目、部位及其范围;观察相应神经根及周围神经轴突被标记情况。结果:载体所导入神经同侧的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和DRGs感觉神经元被转基因产物β-gal标记;由尺神经、正中神经所标记的神经元分别在C7-T1及C6-T1节段;各神经相应的神经根及神经干轴突被标记,轴突被标记长度可达吻合口远端。不同神经所标记的神经元数目不同,随着时间推移标记物逐渐消退。结论:Ad介导的LacZ基因能从远距离特异、高效地逆行标记尺神经、正中神经的靶神经元,然后又顺行标记该神经。这对臂丛神经解剖学研究、臂丛神经损伤和再生机制的研究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8.
应用微型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12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设计应用微型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介绍几种手术方法,研究这些治疗方法的可行性与科学性,探讨它们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设计微型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早期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自1993年开始应用微型皮瓣126例(共144个皮瓣)。结果:144个皮瓣成活141个,成功率97.9%,术后随访3个月至6年,手指的外观及运动和感觉功能均比较满意,按Swanson评定标准:手失能<5%。结论:微型皮瓣用于修复手部皮肤缺损,可以缩短病程,便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对于患者手部功能及外观的恢复具有很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9.
对18例儿童外伤性示指掌指关节脱位患者进行了治疗观察,分析了导致难于闭合复位的原因;介绍了示指掌指关节脱位后所造成的解剖变异;经切开复位后,进行了随访,结果提示:功能恢复良好,但偶可造成骨骼的发育异常。 相似文献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