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2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28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1篇
口腔科学   12篇
临床医学   79篇
内科学   44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138篇
预防医学   38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46篇
中国医学   46篇
肿瘤学   2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观察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经桡动脉穿刺途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可行性、近期疗效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选择年龄70岁以上因ACS住院接受PCI术的老年患者,术前经检查桡动脉搏动良好,Allen试验阳性,适宜行桡动脉置管,并选择经桡动脉穿刺PCI者51例为桡动脉组,对照组97例为同时期年龄70岁以上采取经股动脉穿刺PCI的ACS者(股动脉组)。观察两组PCI成功率和近期临床疗效以及与穿刺有关的并发症的发生率,记录和统计患者术后绝对卧床时间和住院天数。结果两组血管病变特征基本相同。桡动脉组PCI的成功率为94.1%,股动脉组为96.9%,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造影剂用量和X线曝光时间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两组心功能和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穿刺有关的并发症的发生率桡动脉组(2.0%)显著低于股动脉组(21.7%)(P<0.01)。桡动脉组术后平均绝对卧床时间和平均住院天数均明显短于股动脉组(分别P<0.01和P<0.05)。结论与经股动脉穿刺相比,老年ACS患者经桡动脉穿刺途径PCI具有相同的疗效,但术后患者卧床时间短,恢复快,与穿刺有关的并发症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在提高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入院到溶栓时间(DNT)达标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急诊科成立QCC活动小组,开展以提高AIS患者DNT达标率为主题的QCC活动,按照QCC活动步骤实施和评价,运用多种方法,分析导致患者DNT延长的原因,根据原因制定相关对策,比较活动前后DNT≤45 min的达标率。结果:开展QCC后,DNT达标率由46.70%提高到92.30%,圈员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得到了明显提升,服务质量意识和创新观念深入人心,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显著增强。结论:QCC活动开展后有效缩短了患者DNT,提高了DNT达标率及救治效率,降低了患者致死、致残率,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质量,同时也提高了医院脑卒中救治水平及国内影响度。  相似文献   
43.
2005年5月~2007年5月,我们治疗18例新生儿重症肺炎患儿,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4.
探讨化疗合G-CSF动员前,后患骺髓及外周血CD34^ 细胞表达CD44,CD49d,CD62L及趋化因子CXCR4的动态变化,用免疫荧光直接三角标记和流式细胞术测定G-CSF动员前,后骨髓及外周血CD34^ 细胞的CD44,CD49d,CD62L及趋化因子CXCR4的表达,观察输注各表达亚群细胞数与移植后造血重建的关系。结果发现,动员后骨髓中CD34^ CD44^ 和CD34^+CD49d^ 细胞的百分比较动员前明显降低, 而外周血中二的比例则显升高;动员前,后骨髓中CD34^+CD62L^+和CD34^+CXCR4^ 细胞的变化并不明显,而外周血中前明显增加,后则显减少。输入CD44^+,CD49d^ ,CD62L^ 及CXCR4^ 的CD34^+细胞的量与移植后血中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恢复的时间未表明有显的相关,结论:G-CSF动员可下调骨髓CD34^+细胞的CD44,CD49d,CD62L及CXCR4的表达,从而进入外周血循环,输注这些细胞的临床意义有待累积更多病例的分析。  相似文献   
45.
背景学习记忆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生物现象,参与学习记忆的物质以及与学习记忆有关的脑区虽然研究较多,但是,其机制仍没有完全阐明.目的探讨不同学习记忆能力大鼠的不同脑区抗氧化酶活性的差异,以揭示学习记忆能力与特定脑区抗氧化酶活性的关系.设计以实验动物为对象,完全随机设计实验.单位济宁医学院生物化学教研室.材料实验于2001-03/2004-01在济宁医学院生化教研室及苏州医学院完成.wistar大鼠40只,15月龄,雄性,体质量580~650 g.干预学习记忆能力的检测在MG-2型三等分辐射式迷宫中进行.大鼠受电击后直接逃至安全区为正确反应,连续10次有9次正确即达到了学会的标准,观察指标有达标所需反应次数及正确反应率.达标所需反应次数低于(或等于)40次者为学习能力好.否则为学习能力差.24 h后重复检验,观察其记忆保持情况.连续3次均能正确反应者为记忆能力好,否则为记忆能力差.学习能力、记忆能力均好组(10只);学习能力、记忆能力均差组(12只).其余被淘汰掉.主要观察指标两组大鼠大脑皮质、小脑、纹状体、海马、下丘脑5个脑区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结果学习记忆能力均差的大鼠与学习记忆能力均好的大鼠比较皮质、海马、纹状体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降低(t=3.82,4.50,6.76,P<0.01);过氧化氢酶活性在皮质、海马、纹状体、下丘脑4个脑区均显著降低(t=4.75,7.06,10.88,17.28,P<0.001);各脑区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海马、皮质、纹状体、下丘脑可能均参与学习记忆过程,这些脑区的抗氧化酶活性与学习记忆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6.
高级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及其受体(Receptor of AGEs,RAGE)在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神经病变和糖尿病肾病等.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见习护士规范化培训的方法,以提高护理队伍的整体水平。方法:将2009年应届毕业的50名新护士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5人。对照组采用我院传统方法进行培训,实验组采用规范化方法进行培训;培训结束进行操作理论考核、护士形象礼仪现场演示考核和日常工作现场答辩。结果:实验组护士的理论考核成绩、操作考核成绩、考核一次性通过率、现场答辩的应对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规范化培训调动了见习护士的积极性,提高见习护士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技能,为其独立上岗奠定了基础,有利于见习护士的培养。  相似文献   
48.
噻唑类化合物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物学活性支架,具有广泛而强有力的生物学活性。本文着重突出阐述了最新噻唑类化合物的重要性,认为它具有十足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9.
目的 探讨Alu序列甲基化与乳腺癌转移潜能的关系.方法 用亚硫酸氢盐修饰联合限制性内切酶分析法(combined bisulfite restriction analysis,COBRA)、亚硫酸氢盐修饰结合直接测序法(bisulfite sequencing,BSP)检测两株转移能力不同的乳腺癌细胞系MCF7和MDA-MB-435S中Alu甲基化状态,每个样品挑取10个克隆测序.结果 MCF7和MDA-MB-435S中Alu甲基化水平均明显低于报道的正常人体细胞Alu甲基化水平,但MCF7中Alu的甲基化水平明显高于MDA-MB-435S.同时,Alu甲基化位点在基因组中分布不均匀.结论 乳腺癌的转移潜能可能与Alu序列的去甲基化以及去甲基化位点的分布相关,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50.
临床上,一些静脉不清楚的小儿患者、肥胖儿患者、长期输液患者或输入各种抗癌药物作用时,使血管壁弹性越来越差,充盈不良的患者,给静脉穿刺带来很大困难.如何提高静脉输液质量和穿刺成功率,减轻病人痛苦,笔者在临床上采用了硝酸甘油热敷小静脉输液穿刺,效果很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